高欢率军自大王山东出、抵达滏口(邯郸),并宣称要北上信都,讨伐渤海郡高氏兄弟。
消息很快传到遍冀州。
信都(邢台),刺史府。
一间密室里。
代理刺史封隆之、前河北大使高乾并排而坐。
封隆之长子封子绘陪座下首,负责斟茶。
这次是机密会谈,屏退了所有下人。
封隆之:“乾邕老弟,对高欢的动向,你怎么看?”
乾邕是高乾的字。
高乾:“祖裔兄,愚弟以为,高欢此子非池中之物,迟早一飞冲天。他有位幕僚是本族嫡系,最近回到老家,我接触过了。可以确定,高欢对河北世族没有敌意。”
封隆之字祖裔。
“真的吗?愿闻其详。”封隆之饶有兴趣道。
高乾:“是这样,那位族人表示,高欢此次打出的旗号,意在摆脱尔朱氏标签。高欢以朝廷军名义东出滏口,是一着好棋。他堵住了尔朱氏的口,让他们无从插手。所以,他只需面对我们……”
高乾说到这,停住,看着封隆之。
封隆之点头:“的确如此。他威慑我们,逼我们和他谈。那依乾邕弟之见,咱们该当如何应对?”
高乾:“祖裔兄,我是这样想的,不如由我和世子走一趟滏口,探探底细。不入虎穴,焉知虎意?赶在高欢下山前去拜见他,看他打算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知道如何应对他了。”
下首的封子绘刚为二人添了茶,坐回原位。此时也抬头望过来。
“老弟说什么?”封隆之惊道:“你和绘儿去见高欢?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高乾笑道:“祖裔兄,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我和世子的生命不会有危险。高欢之前在晋州,那是被尔朱荣关在笼子里。现在他与尔朱氏家族斗智斗勇,好不容易就要蛟龙归海了,这时候在海边杀世子这位龙子龙孙,对他有什么好处?再说了,他想用渤海高氏这块招牌,还得在下同意呀?祖裔兄你说呢?”
这时,一旁的封子绘起身,抱拳对二人道:“父亲,高叔,封绘不才,愿与高叔走一趟滏口,去拉拢这位人杰。咱们眼下的旗帜是已故废帝颁下的,坐实了是当今朝廷的对头,不利于团结中间势力。如果这位高刺史带着朝廷正旗挂在信都城头,这对咱们收税、征丁、拓土等都是极其有利的。”
高乾看看封子绘,微笑点头。回头对封隆之道:“世子所言极是!”
“那就是说,咱们今后认这位豪杰为主啰?”封隆之问。
高乾:“正是。”
“若他肯答应,对咱们有百益无一害。 ”封子绘接着道。
封隆之点头:“行。那就这么定了。你们做点准备,悄悄出发吧。老夫坐镇信都,等你们好消息。”
“好!”
“父亲大人请放心。”
……
高欢率军驻扎釜口后,距离河北大平原一步之遥。
这天,高欢与孙腾两人在军帐小酌几杯。
正在酒酣耳热之时,娄昭掀帘进帐道:“姐夫,孙长史,大营外有人求见,一人自称渤海高乾,另一人说自己是冀州刺史府封大公子。还有二十来名卫士。”
高欢与孙腾对视一眼。
二人同时起身。
高欢道:“快带我们出去迎接吧。”
“是。”娄昭答应着,在前面带路。
心里则在嘀咕:看姐夫和孙长史样子,来人可能是他们在等的人。
高欢、孙腾随着娄昭来到军营门口。
娄昭给四人相互作了介绍,然后退到一旁。
高欢立即抱拳,对着高乾躬身下拜道:“同族后进高欢,拜见族长。”
高乾心里暗喜,于是还正规族礼,答道:“高刺史客气了。你我同族同乡,在下查过了,我与你父澍衍兄是一辈。既如此,在下倚老卖老,叫你一声族侄可行?”
“族侄高欢拜见族叔。”高欢立即接过橄榄枝,再次行大礼参拜。
这是高骞在两人之间沟通过的事。两人都有心理准备。
高乾笑着扶起高欢,为他重新介绍封子绘。
高欢也为高乾和封子绘重新介绍了孙腾和娄昭。
五人客套几句后,一起到高欢大帐里叙话、饮茶。
当晚,封子绘被单独安置一座军帐休憩。
高乾就在高欢大帐里安铺,与高欢长谈至深夜,方才歇息。
不提。
……
高乾、封子绘回去后,过了一天,滏口高欢军营门口,又来了一队人马,声称要拜见高欢刺史。
领头者自称殷州南赵郡守李元忠。
守卫通报给营防司马娄昭。
娄昭有上次经验,立即赶到军营门口与对方接洽,言辞态度对李元忠非常客气。
他让几位稍等,自己亲自进去通传。
高欢听说是李元忠,便与娄昭一起到门口迎接。
这位李元忠年纪、资格与高乾差不多,他做过胡太后宠臣、清河王元怿的太傅府主簿,也是不折不扣的河北大族首领。
高欢见到李元忠一行人,立即热情邀请对方到自己大帐恳谈。
面子上的工作做完后,李元忠请高欢屏退左右,开启二人单独密探模式。
李元忠直截了当道:“高刺史,老夫就不拐弯抹角了。老夫此来,是想请阁下出山,主持冀州府大局。”
见李元忠顿住,高欢伸手示意对方饮茶,并道:“请前辈继续。”
李元忠端杯意思一下,放下茶杯接着道:“高刺史,据老夫所知,阁下与渤海老家高氏族长高乾邕,以及封祖裔大公子见过面了。封祖裔只是暂代刺史位,他没得到朝廷诏书确认,也不会得到认可。”
他再次稍顿一下,道:“老夫认为,若高刺史此时入主冀州府,朝廷一定不会反对。如果高刺史愿意这样做,那么老夫代表殷州李氏表态,一定全力支持阁下控制冀州相邻的殷州。另外,沧、瀛、幽、定四州,李家也有强大盟友。他们与李家是一致行动人,大家从来都是共进齐退的。也即是说,四州也听高刺史号令。如能达成这样,这些州连成为一片,就是一块很好的基地啊。”
高欢听到这里,大为振奋。
他起身对着李元忠抱拳,弯腰下拜,郑重道:“在下多谢前辈厚爱。”
李元忠此时也已起身,伸手虚虚扶起高欢。
高欢顿了顿,接着道:“实不相瞒前辈,在下确有入主冀州的意思。现在听前辈一席话,在下信心更足了。”
他左手抚胸,高举右手道:“在下立誓:无论发生何事,必定不会辜负赵郡李家。”
李元忠上前,扶住高欢,呵呵笑道:“好,好。看来老夫没有看走眼。阁下胸怀天下,必定前程万里,值得河北各族托付信任。老夫告辞后就回去奔走四州,联络各家。至于滏口边上的相州,咱们在那里没有根基,高刺史当心一二。老夫恳请高刺史早日抵达信都,主持冀州刺史府,以便安定诸州军民之心。也便于号令周边,开疆拓土。”
高欢拱手:“请前辈以及朋友们放心,在下借助各位力量后,一定兢兢业业、图谋大业,为大伙开创一个新的未来。”
李元忠微笑点头,没过多久满意地告辞离去。
送走李元忠后,高欢立即召集中高层军事会议。
与会者有:孙腾、段荣、尉景、窦泰、娄昭、段韶、韩轨、潘乐、高隆之。
高欢宣布:
1、大后天辰时整拔营,向相州府邺城开拔。两天时间准备。
2、前、中、后军阵形、人员不变。
3、抵达邺城后,由窦泰叩城门,礼貌地向相州刺史李诞大人借粮。
若遭拒绝,则强行借粮。
4、除了在邺城的行动,进入河北其它地界,纤毫之物不得侵犯,军士、战马不得踏坏庄稼,违者,立斩!
在座军官跟随高欢这么多年,大致都能理解他的目的,所以无需对他们作过多解释。
不过,高欢当初出兵时,对外宣称是讨伐冀州高氏叛贼。
底下的军士们都在心中憋着一股劲:到冀州后大干一场,大捞一笔。
所以,这些中高层军官散会后,有很繁重的思想工作和准备执行纪律的安排要做。
高欢特意给他们留出两天时间,就是为了让军官们把新的军纪传达下去:从现在起,队伍进入河北后,损坏百姓东西必须照价赔偿。
高欢这次严格要求队伍:在当地世家大族的地盘里,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是要在河北人民群众中营造子弟兵形象。
至于攻打相州府、索要粮草,那是因为相州治所邺城就在滏口陉出口不远处,刺史李诞是尔朱氏家族的一条忠犬,下山时路过那里,顺便敲打、教训一下他,算是向河北大族缴纳一份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