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对劲!机械帝国的支援怎么还没有来?”复国主义实体驻守在塞浦路斯岛上指挥官大吼
就算这次大远征以一个非常突然的袭击开始,机械帝国这个世界极点国家不可能会反应这么慢。但与此同时,一个猜测也让他注意到了背后可能的事情。
欧罗巴的远征部队这么大规模,为什么机械帝国毫无预警?
要知道机械帝国并非是那种小规模或者中等规模的和平国家,他们是有着连续不断战争史的扩张帝国。对于同为世界极点之一的欧罗巴,他们情报组织不会有任何的懈怠。
更不用说这一次大规模部队调动,进攻塞浦路斯岛的行动已经推到了离机械帝国本土如此近距离的位置。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机械帝国知晓欧罗巴这次行动,并很大可能高层达成协议让机械帝国默许这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而这些事情机械帝国半点都没有透露给复国主义实体,那就意味着双子女皇打算把复国主义实体卖一个好价格。
“特拉维夫总部吗?我这边有重要事情上报。”指挥官拿起炼金通讯器直接上报自己的推测
而这种能算作是奢侈品的东西,在塞浦路斯岛上并没有多少。
这也导致了高层只能联络到团级规模的IAF或者IdF部队,作为复国主义实体的空军单位,炼金通讯器的下发程度要高一点。但他们并没有在塞浦路斯岛战役中发挥哪怕一丁点作用,联合火力打击体系的防空体系是非常吓人的。
就在两栖登陆部队在海面上飘着的时候,针对塞浦路斯岛的大大小小机场攻击就已经开始。大口径舰炮对临近海岸线的机场设施进行破坏,没有打过高烈度战争的复国主义实体明显应对不足。
他们的机库并没有能够有效抵抗406毫米穿甲弹打击的能力,大多数机库被直接灌顶打穿。跑道也遭受了舰炮与巡航导弹的重点关照,起降能力被直接摧毁。
406毫米炮弹在打制导炮弹时,展现了不亚于巡航导弹的精准度。事先高跳低开的渗透部队,用自己的激光引导装置为炮弹进行了有效引导。
侥幸升空的IAF飞机,则是在爬升阶段就被单兵防空导弹给揍下来。手持前卫18单兵防空导弹的渗透部队,能够在敌机爬升至3000米前就能够堵机场将人揍下来。
由于科技线路不同,魔力机械所产生的发动机尾焰红外特征相比欧罗巴的涡喷和涡扇发热量要低。但就算如此飞行器材在升空时的高速让外表与空气摩擦,让外表面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一个断层。
在前卫18的单兵防空导弹导引头看来,那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哇哇哇哇哇~”导引头发出了连续索敌声
“滴~”锁定好的提示音
“嘭!”发射员果断激发,随后立刻转移
单兵防空导弹的发射噪声非常大,就算是冷媒将导弹弹出弹桶再启动火箭发动机的形式。火箭发动机点火时的噪声也能够让发射者需要佩戴隔音耳罩来进行发射,不然噪音甚至会让听力受损。
刚刚进入爬升阶段的IAF飞行员只来得及说一个词就被空炸的单兵防空导弹给做下来了,那个词就是。。。。。。
“mAN!”他已经manba out了。
塞浦路斯岛中段上空,第76空中突击师的伊尔76运输机已经开始了空投。
尾舱门打开,机组成员将安全绳扣在自己的鞍座上。通过目视以及机长的引导找到登陆场,并在下令的那一刻丢出自己手中的引导伞。
折叠在一起的引导伞随着离机后迅速张开成一个小伞花,巨大的阻力通过一条长长的绳索将放置在机舱内的空降战车拽出舱门。机舱的底板已经在登机前就反转变成一排排滚筒,这些放在筏板的空降车是由机内绞盘拖上来的。
bmd4空降战车拽出一段距离后,放置在上方的四个大伞包打开,下一辆的引导伞也被扯出。
搭载车长、驾驶员、炮手和四个步兵的人车一体化空投开始。
登陆场上方,大量显眼的白色伞花开始下降。
而登陆场周围的所有IdF营地,此刻已经变成一片火海。仅仅只有少量零星的枪响在周围传出,没有任何激烈的战斗。
有些营地的人,甚至还没有从睡梦中苏醒就被巡航导弹按死在营房里。在高跳低开的渗透部队侦查下,没有多少营地幸免。仅仅只有零散的哨兵,或者是外出的IdF士兵没有遭到定点打击。
bmd4空降战车下方的筏板开始充气,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给予大量缓冲。车内乘员仅仅只是感觉到像电梯急刹车一样的垂直过载,之后就迅速恢复正常。
爆炸螺栓起爆,炸掉连接筏板的固定销与降落伞连接处。15吨左右搭载100毫米炮与30毫米自动炮的载具,开始向城市飙车。
海岸线的战斗也在快速推进,RAF城市的战斗已经推进到城内。
城市范围内并没有像压制滩头阵地一样,使用师级别或者是军级别火力扫荡。恰恰相反落在这里的火力非常少,只有小当量的精准打击火力。
对于城市的整体破坏显得非常有限,这一切都是刻意为之。
RAF城市的东南方向有林际带,登陆部队的步兵能够直接依托树林遮蔽来快速往右穿插。正面则是步兵战车和两栖步战往前顶,但并非是大摇大摆的开过去。
步战在城市外围放下步兵小队,开始拉开间距不至于挤在一起。
之前交手的时候,已经发现有类似RpG-7的仿制品存在。军事援助卡迪亚半岛本就是一把双刃剑,能让卡迪亚人拖住机械帝国与复国主义实体,但与此同时缴获和逆向工程会让对方也能够拥有类似武器。
步兵下车前出搜索死角,步战在后方吊着随时准备支援。
城市巷战的难度在于高楼有大量掩体和射击窗口,只要在建筑物内穿梭就难以观察到行踪与火力扫除掉。
RAF城市之所以没有用重火力轰击,还在于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群能够更轻易的扫清。
如果是一大堆残垣瓦砾,大量破损建筑物会相互叠加出难以搜查的大量死角。
破碎的建筑物与瓦砾也十分影响己方载具的通行,就会面临需要投入大量步兵去绞肉的局面。
而这种步兵绞肉是无法得到伴随重装载具的直瞄火力支援,破碎城市也无法简单通过使用30毫米机炮去歼灭躲在建筑群里的敌人。
使用重火力进行打击则有极大概率会误伤到友军。
如果对通过区域扫除不干净,那么将会面临后方随时可能跳出来的小股敌人袭扰。后勤线和后续工兵梯队等的安全,无法做到有效的保障。
当然让伴随步兵小队前出,不意味着需要在大街上直直的肉侦。
步战直接倒车撞破一栋建筑物的非承重外立面墙,步兵直接通过后门下车突入到楼房一楼里面。
第二小队抄起外挂在车上的进攻桥梯,撞碎二楼窗户左右刮掉碎玻璃,让步兵小队直接突入二楼。
放完人后,步战车立刻开走让后退到战线靠后安全一些的区域。
让步兵小队进入的楼房为最前进的支点,步战车则是后退警戒、切断建筑物周围潜在敌军支援。一旦有需求,步战的低膛压100毫米炮和30毫米2A72自动机炮能有效压制任何非重装载具与步兵。
后退也是为了让步战有更大的仰角去够到进攻楼房的上层区域。
“他们进来了!赶紧过来!”本来在门口准备伏击的IdF步兵小队,听到了步战撞墙动静后反应过来
“别傻愣着,过来过来!”参加过贝鲁特战役的老兵揪着新兵往有动静的地方赶
“别挤在一起!散开散开!”他看见这帮人几乎贴在一起后崩溃了
复国主义实体在阿克萨大洪水后,大量征召士兵的行为让IdF里充斥大量的新兵蛋子。
除了少部分精锐编制,如坚果等渗透特种部队外都挤进大量新人。
这群没有经历长时间训练的人,甚至有些仅仅受训一个星期就被派遣到战场。更雪上加霜的是:塞浦路斯岛进驻的IdF,因为其作用是切断黎巴嫩主旨党与加沙哈马斯的海上走私通道。
这里的兵员素质远远没有现在正在战斗的加沙区域、南黎巴嫩恐惧山脉与戈兰高地方向的IdF军队。
他这个老兵也是因为在南黎巴嫩恐惧山脉战斗后,以度假形式换防到塞浦路斯岛休整的。
本来以为就只是钓钓鱼,对经过的船只开开枪和训练新兵的生活。
结果结结实实撞到了欧罗巴开启赎罪远征的时间节点上。
虽然欧罗巴没有使用整个国家的标志,但他恰恰知道罗西亚曾经使用过的军旗:镰刀锤子红旗。
由工人和农奴组成的罗西亚部队,曾经是作为起义军、叛军存在。而当时已经展露锋芒的欧罗巴闪光,一手带领自己的普鲁士集团军前往华沙,一手对莫斯科发出谈判邀请。
最终双方在华沙结束军事对峙,欧罗巴帝国承认并给予罗西亚特殊地位,条件是罗西亚的外交权被剥夺以欧罗巴的一个大领地存在。
欧罗巴的宪法对罗西亚生效,但具体法律的解释与实行可以与欧罗巴中央政府与罗西亚地方政府协调。
军队并入欧罗巴国防军,但有一部分转化为罗西亚地方警察部队与宪兵部队。
最后决定性是欧罗巴闪光的善意,或者是他的信心。
3年后,罗西亚能够进行全民公投来决定是否继续这一层关系。
结果是肯定的,罗西亚已经是欧罗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期间也需要有人顶住巨大的政治压力。
其中欧罗巴闪光需要顶住的压力尤其巨大,罗西亚红军消灭了罗西亚沙皇的势力,这是通过物理手段实现的。
现在看来只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但在当初可是一件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
帝国时期,血脉联姻与互助互保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坐视沙皇势力被消灭而无动于衷,对于有亲缘关系的欧罗巴皇室来说会被视为软弱。这让普鲁士保皇党和高卢保皇党与皇室成员、南方领的皇室怎么去看待欧罗巴皇室的统治与信任?
能把沙皇势力卖了,那么下一个人会不会是这些人?
但国家在求生存阶段,是一个混乱上升的阶梯。秩序往往只在明面上存在,谁手腕大能大过手有重兵的军头?尤其是在华沙协议后,与罗西亚红军汇合后的欧罗巴闪光,就是欧罗巴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熟知各种外交出彩手段的欧罗巴闪光也并没有拥兵自重,仗着自己手里有重兵去傲慢的让所有人低着头接受。
军事力量是保底,确保不会有人轻易去敢掀桌子。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势力看重的利益点与视角不同,导致他们也许会组成一个方向上一致但利益诉求千差万别的集合体。
找到他们的不同,找到他们所求就能够仅仅通过安抚与合理范围让利就能够解决事情。
内政和外交上,欧罗巴闪光有一个很大的潜规则:求同存异与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不奢求良好的多边关系。
比方说欧罗巴闪光与高卢的新教关系良好,与罗西亚的天主教关系良好,但新教和天主教关系并不怎么好。
但这不会影响到他们共同与欧罗巴闪光保持良好的关系与联络。
这种内政关系与外交关系的路线,是另一种变相的门罗主义。
也就是:我不干涉你的事务,你也不要干涉我的事情。
这种强调双边关系而非多边关系的原则,不需要拉一个大群将各个国家与势力都囊括进来,能够一对一去交涉各个具体的利益诉求。
多边关系可能会陷入一个棘手状况:当一个组织成员与另外一个成员有利益冲突或者是核心利益冲突的时候,作为组织的领袖很有可能需要动用自己的资源去补偿协调,或者按头让一方强行让利。
这是一件不可能持久的事情,欧罗巴现在强大不意味着一直会强大。多边关系维持需要一个强大的极点国家,当这个极点国家衰落时,就会出现一系列危机。
当极点国家向内收缩,不再对组织成员让利的时候,那么这个组织就会立刻名存实亡。
一个看似言听计从的国家国际组织,不是建立在一个意识形态下。那些只是表象,而非维持这个组织运行的逻辑。
跟着大哥有肉吃,和跟着大哥没肉吃是两种心态。
所以欧罗巴的外交联盟一直是推进经济联盟而非军事联盟,经济问题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可以谈出一个双方或者是多方满意的结果。
而政治或者是军事联盟,则会很大概率陷入到虚无历史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宗教信仰冲突等根本无法具体化具象化的矛盾中。
就像是目前欧罗巴的经济联盟中,有一些国家相互接壤但还是维持在敌对状态中。漫长的国与国之间征伐,导致了仇恨一直延烧到现在,谁敢提出议和第二天就会政治生涯死亡或者是物理生命死亡。
而这两个国家都和欧罗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外交关系。
也导致了一个诡异局面:一个国家的商品不能够直接运到另一个接壤国家去贸易,而是需要运到欧罗巴贴牌换包装等再卖过去。
双方对此心知肚明,又保持住这种登不上台面事情的默契。
对此欧罗巴不会主动去要求他们去停战,而是充当一个中间人。
想和谈?场地我这里有,我也可以做担保。
但要欧罗巴主动牵头?对不起,这是你们自己国家的事情,欧罗巴不干涉。
维持这种特殊的双边关系,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你不能够在自己有利的情况下选择插手,总有一天会陷入自己不利的情况下还要插手。
不插手就意味着双重标准,双重标准的存在就会让整个经济联盟变成欧罗巴霸权主义的工具。国力强盛还好说,但国力衰弱就会立刻引起动荡。
为了维持住这种国力强盛,很多的时候会不得不陷入一系列的国际冲突中。加速这种国力衰弱的速度,为了按下潜在的所有挑战者。
这一次赎罪远征的意义在于明确双边关系的原则:我不干涉你的事情,但你也别来干涉我的。
对复古主义实体的惩戒战争,就是为了惩戒他们在鲁昂地区插手欧罗巴的事情,而这明确是欧罗巴的核心利益。
很多时候的国家主权衰退,就是潜在敌人一步步试探中,己方所谓的顾全大局而步步退让让出来的。
伸手砍手,伸脚砍脚。
今天不把复国主义实体重创,明天可能世界其他极点国家的军舰就敢在欧罗巴领海专属经济区边缘蹭。
如果不把这帮越过红线的手剁了,自己的欧罗巴国防军无法将宣言变成行动,那么付出代价的就会是整个欧罗巴所有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