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诸国的造船业、火器技术、学术环境等等的确非常的好,在技术上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突破,
如果突破,那么对我们的威胁的确是大,但自身问题也不少。
其一,以西班牙为首的哈布斯堡王朝联盟与以奥斯曼帝国为首的反哈布斯堡联盟的战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了,矛盾已经的无可调和的,
不仅是军事层面,更多的是经济和宗教层面,这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联合。
高才愿意调和,民众也不愿,他们对宗教的信仰偏执到有些疯狂,不与自己信仰相同,那就是异教徒。
其次,奥斯曼帝国等与大明没有矛盾,且自身也是诸多问题,搞不好哪天就自己解体了,一旦解体那就是一群散沙。
即便是未来几十年没有解体,内部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不会轻易对外动手,尤其是得知了我们海军的强大之后。
第三,西葡荷三国虽然表面上一致对外,那是因为海上霸权和殖民地,为了利益他们什么事儿都敢做。
但私下里可没少争斗,西葡为了王位争了二十余年,西荷独立闹了六十余年了。
更别提还有一个新崛起的英吉利,旁边的法兰西是好惹的吗?他不想殖民吗?但被西葡荷英给压制了,机会来了,压都压不住,
而新崛起的英吉利也是问题一大堆,海军中的海盗一系那是尾大不掉,搞不好就是一场内乱。
第四,财政问题,无论是西葡荷,还是英法,他们都太注重殖民地的掠夺,美洲、非洲如此,马六甲和吕宋一带也是如此,而国内自身发展一般般。
没有了殖民地的财政来源,他们撑不了多久的,拖欠军饷会导致兵变,缺少必要的糖、可可豆、烟草等会引发百姓们的不满意,继而引起民怨。
现在郑芝龙他们切断了美洲殖民地运宝舰队的毕竟之路,让诸国失去了殖民地的财政支持,他们想发展都难。
但这里还有两点意外,第一,虽然郑芝龙他们占据加那利群岛,切断了西班牙等国运宝船队的毕竟之路,但他们会不会从英吉利经冰岛抵达北美,然后顺着海岸线南下?
又或者着说从西班牙本土向西直接横渡大西洋抵达对岸,然后在南下,以他们的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无非是成本高一点、时间慢一点,多死一些人而已,反正死的都是奴隶,对他们自身没啥影响,
相对于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财政来源,成本时间等等就不算啥了。”
说到这里,侯恂看向众人:“我们之所以要将欧洲这摊子浑水搅的更浑一些,怕的不是他们的兵力多少,
而是他们开放的学术环境造就出来的人才以及他们现在已经拥有的积累了百余年的火器底蕴。
或许某一位人才在灵光一闪之下搞出了大威力的火器,如陛下所言,一颗炮弹能毁掉一座城市,一颗炮弹能飞出百里精准命中目标。
这一点,诸位都认同吧!”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
以大明如今的实力,欧洲那点人口和兵力,他们是真不放在眼中,而且欧洲本土离着大明五六万里,想要大量远征大明都不可能。
本土优势之下,来多少都是白搭,大明能耗死他们。
可技术这玩意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突破,谁也不知道会搞个什么大威力的或者无法防御的东西出来。
以他们如今的局势,大明不插手,他们能坚持数十年、甚至更久,加上他们感知到了远程爆炸性火器的威力,必定会全力发展。
荷兰的造船已经引领数代战船的换代了,谁知道会不会搞出蒸汽机?
他们争来争去,肉烂在锅里,大明插手,那就是将那些肉捞到大明这里来。
更重要的一点,人才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朝廷的支持,或者说离不开当权者的支持。
现如今的皇帝有魄力、有格局,改革科举,大力支持人才和科技的发展。
说句大不敬的话,谁知道皇帝哪天就驾崩,后继之君也会如此吗?
而且,科举改革损害的是读书人的利益,或者谁世家的利益,现在皇帝能压的住,但后继之君能压住吗?
一连出两代、三代都是贤君的概率太小太小了。
王朝走下坡路是一定的,到时候真的就是无力顾及了,所以皇帝想趁着有机会才会搅乱欧洲,阻止欧洲技术的发展,让大明的技术断层的领先。
如此,即便是他发生了意外,大明依旧能依靠底蕴继续屹立在世界之巅。
皇帝自己很清楚,大臣们也很清楚。
“咱们说完了欧洲后,再来说说最卫拉特四部,按照他们行军路线以及我们的研究,他们最大的可能是去……”
说到这里,侯恂走到一边的地图前,指着一个地方:“唐努乌梁海地区。”
听着这个名字,众人眉头皱了起来,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是有些陌生的,连袁可立这种四朝老臣都是眉头皱了起来。
“诸位可能对唐努乌梁海地区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如果我说安北都护府诸位应该都是听说过的。”
听见坚安北都护府的名字,众人恍然大悟,这个地方或许他们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但这个名字那是必须知道的。
侯恂继续道:“唐以前,这个地方先后为匈奴、突厥等中亚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统治区域。
贞观二十二年,都播等部先后遣使请求唐朝在其地设置唐官,唐朝置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
天宝四年,回纥在唐朝的支持下建立回纥汗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归回纥汗国管辖。
此后的三四百年里,这里的政权屡经变动,一直到了元朝,成吉思汗统一诸部,这里成了岭北行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于蒙古内部权力之争的需要,成吉思汗苦心经营这里,派遣军队驻守屯田,征收赋税等,这里就成了蒙古、汉族、秃巴斯族等诸多民族汇聚之地,繁华一时。”
说到这里,侯恂停顿了一下,用一丝感慨的语气道:“听到这里诸位应该是没啥特别的地方,但到了大明一朝的时候,这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