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听到她的回答,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娘娘既然已经决定要走东路,微臣即刻修书一封,派遣专门连夜将这封信送往交州。令交州刺史程昱前往嘉峪关接驾护送至徐州境。”
这次她倒是没有反对,而是点头表示同意。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因为无论是哪个州府,如果突然有一支军队出现,都会引起当地的警觉和担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无论是朝廷的大军还是朝中官员的卫队,在跨州出行时,都需要提前通知所经过的属地官员。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如果没有事先通报并知会途经州府的属地官员,那么按照大汉律令,属地官员有权派遣驻地官兵去缉拿这些未通报的军队。
安排好路线与接应事宜,上官云锦又细细嘱咐二人在突厥的诸多注意事项。张丞相和莫将军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回应。
待交代完一切,上官云锦起身,神情严肃道:“二位务必恪尽职守,突厥初定,不容有失。”
二人立刻起身,抱拳行礼,齐声道:“臣等定不负娘娘所托。”
随后,二人告辞离去。上官云锦揉了揉太阳穴,面露疲惫,虽安排妥当,但这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安,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
一夜无话,次日天还未亮,天子卫队已在城外二十里处待命。
王宫内,车驾早已准备妥当,郑千麾下的两百名精兵严阵以待,准备护送他们离开婺城。
以张琛莫厝二人为首的十几名将帅前来拜别,再有就是阿史那库鲁与他的副将姆尔尘,除此之外并未惊动他人。
“请皇帝乘车吧!”
上官云锦轻轻吩咐了一声,范统领当即示意锦衣卫将昏睡中的皇帝从屋内抬了出来。
臣子们见到皇帝被抬出来,急忙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着“万岁”。
待皇帝被稳稳当当地安置在车驾上后,在一旁静静等候的阿史那云裳和洛依,也都带着各自的孩子,登上了为她们准备的马车。
众人准备完毕,上官云锦带着江涵与范天雷骑马而行。
一切准备就绪,在众人的簇拥下队伍缓缓出发,离开王宫。
此时的婺城周边已无战事,一片宁静。天色尚未大亮,城内的百姓们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街道上空无一人。这支队伍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地驶出了婺城。
仲夏夜的天空,看得到有零星萤火虫不时在草原上闪过,散发着微弱亮光。草原上的空旷夜风徐徐吹来,带着一丝凉爽。
二十里的路程转瞬即逝,当他们与天子卫队成功会合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
张琛和莫厝率领着那十几人一路护送着皇帝的车驾,直至此处。与天子卫队汇合,便意味着他们就要真的与皇帝分开了。
上官云锦翻身下马,张琛一行也早已赶了过来。
“娘娘,一路保重啊!”
临别在即,张琛还真有些不舍。
上官云锦看着众人,“诸位放心,本宫定会护陛下周全。你们在突厥也要小心行事,顾全大局。”
“臣等时刻谨记娘娘教诲。”
上官云锦点点头,并未多说,再次翻身上马。
向前走了几步,回头看去,最后一次与张琛等人对视。她轻声说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众卿都回去吧!”
张琛等人闻声,再次跪地,齐声高呼:“恭送陛下,恭送娘娘!”
在天子卫队的严密护卫下,秦狄一行的车驾缓缓启动,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首离别的悲歌。
莫厝站在原地,目光紧随着那渐行渐远的队伍,不禁感叹道:“陛下与娘娘这一走,我这心中当真是有些不舍啊。”
这位一向杀伐果敢的将军,此刻竟然也流露出如此细腻的情感。
张琛长叹口气,道:“突厥初定,陛下与娘娘坐镇,人心才稳。如今他们一走,这担子便全落在你我肩上了。”
莫厝收回目光,坚定道:“丞相放心,有我莫厝在,定护突厥安稳。”
张琛点头,“有将军这句话,我便安心了。只是前路漫漫,不知陛下龙体能否撑得住这一路颠簸。”
莫厝道:“娘娘思虑周全,既选了东路,想必早有应对之法。我们在此担忧也无用,还是做好自己的事,莫让娘娘他们分心。”
张琛深以为然,“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即刻返回,处理突厥事务。”
说罢,两人转身,带着众人朝着婺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