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驶离印度尼西亚的部落聚居地后,便顺着南来的季风继续向南航行。春日的南海格外顺遂,海风温柔地推着船帆,二十艘 “探索号” 级海船如游鱼般穿梭在蔚蓝的海面,船尾留下的航迹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远远望去,竟似一条连绵的金线,将茫茫大海分割出两道波澜。
“大人,今日风向正南,洋流平稳,船速比昨日快了两成!” 赵海手持测风仪,快步走到李正华身边禀报。
测风仪是李正华改良的物件,铜制的风叶上刻着细密的刻度,能精准测量风速,比旧时靠经验判断的方法可靠得多。
李正华站在旗舰的船首,望着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手中握着一张刚绘制好的简易海图 —— 这是张学士根据连日来的观测,一点点补充的新航线。
海图上,已标注了十余座大小不一的岛屿,有的用红圈标出(表示有人类活动),有的用蓝圈标注(表示暂观测不到人居住),还有的用三角符号标出(表示有特殊物产)。
“让了望手多加留意,尤其是前方可能出现的暗礁和环岛洋流。” 李正华叮嘱道,目光扫过甲板上忙碌的船员。
徐明正跟着老水手周伯学习辨认海鸟 —— 不同的海鸟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海域环境,比如看到信天翁,就说明附近有大型岛屿;看到鲣鸟集群,则可能有鱼群经过,能补充新鲜食物。
“大人,你看!前方有座小岛!” 桅杆顶端的了望手阿福突然高声呼喊,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船队缓缓靠近,只见那座小岛周长不过十里,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岸边的沙滩呈罕见的银白色,海浪拍打在礁石上,溅起的浪花里竟夹杂着细碎的彩色贝壳。
“停船,派两艘小艇上去探查,采集些淡水和植物样本,注意安全。” 李正华下令。小艇很快载着船员出发,半个时辰后返回,带回了满桶的淡水(岛上有一条小溪,水质清甜)、几株从未见过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开着紫色的花朵),还有一筐新鲜的椰子和菠萝。
“大人,这岛上目前没看到人,但植物长得特别茂盛,小溪里还有鱼!” 负责探查的船员兴奋地说,“周伯说,这溪水的水质比咱们船上储存的还好,要不要多装些?”
李正华摇摇头:“不用多装,咱们的淡水舱还有余量,留些空间给后面可能遇到的未知岛屿。让张学士记录下这座岛的位置和物产,标注为‘银沙岛’,日后若是需要补充淡水,这里倒是个好地方。”
接下来的十余天,船队又陆续经过了七八座岛屿。有的岛屿遍布火山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却在山脚下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铜矿;有的岛屿是珊瑚礁形成的环礁,涨潮时大部分陆地会被淹没,退潮后则露出大片的滩涂,上面爬满了螃蟹和贝类;还有一座岛屿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的海鸟,鸟粪堆积如山 —— 周伯说,这 “鸟粪” 是极好的肥料,若是带回大宋,定能让庄稼增产。
每到一座岛屿,李正华都会派小艇探查,采集样本、记录特征,却始终没有再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船员们的情绪却丝毫未减,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发现新岛屿,看着海图上的标记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参与一件 “开天辟地” 的大事。
徐明将这些日子的见闻都记在小本子上,本子里除了文字,还有他画的简笔画 —— 银沙岛的白沙滩、火山岛的铜矿、环礁的螃蟹,甚至还有船员们采集椰子时的样子。
“大人,等回到开封,我想把这些画给爷爷看,让他知道咱们走了多远,看到了多少新鲜东西。” 他拿着本子给李正华看,眼里满是自豪。
李正华笑着点头:“好啊,不仅要给你爷爷看,还要呈给陛下看,让朝廷知道海外有这么多好地方。” 他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忧 —— 船队出发已有一个多月,虽然一路顺风,但物资消耗比预想中快。
管物资的官员昨日禀报,淡水已消耗近四成,粮食虽还充足,但若是继续向南,返程时恐怕会不够用。
这日清晨,管物资的王官匆匆找到李正华,脸色带着几分焦急:“大人,咱们的淡水只剩三成了!虽然还能靠雨水补充一些,但最近几日都是晴天,没有降雨的迹象;粮食还够吃一个月,可若是继续向南,再绕路返航,恐怕会不够支撑到泉州。”
李正华接过王官递来的物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日的消耗:船员每人每日淡水定量两升,二十艘船共一千两百人,每日消耗两千四百升;粮食每人每日两斤,每日消耗两千四百斤。按目前的速度,淡水最多还能支撑二十天,粮食能支撑三十天,可若是继续向南航行十日,再返航回泉州需要二十日,算下来淡水会差五日的量,粮食也仅够勉强支撑。
“赵海,按目前的航向,再向南航行,多久能遇到大型岛屿?” 李正华问道,手指在海图上划过 —— 目前船队所处的位置,已超出上次绘制的海图范围,属于完全未知的海域。
赵海皱着眉,拿出六分仪测量了一下星辰高度,又对照着罗盘,沉吟道:“大人,按洋流方向,再向南十日左右,可能会遇到一片较大的陆地或岛屿。但这只是推测,咱们没有海图参考,若是遇不到,后果不堪设想。”
张学士也上前说道:“大人,海外探索非一日之功,咱们此次已发现十余座岛屿,记录了大量的物产和地形,成果已经很丰厚了。若是为了寻找未知的陆地而冒险,万一粮水耗尽,反而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李正华沉默片刻,目光扫过甲板上的船员 —— 他们虽然依旧精神,但眼底已多了几分疲惫,归乡的念头在每个人心中都悄悄滋长。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决定:“传令下去,船队调整航向,略微偏东,加快速度寻找大型岛屿。若是三日内能找到,就停靠补充物资,记录特征后返航;若是三日内找不到,就直接返航回泉州,不再继续南行。”
“是!” 赵海和众人齐声应下,立刻去传达命令。船队调整船帆,顺着偏东的风向加速航行,了望手们更是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前方的海面,生怕错过任何一座岛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