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卓道:“我咋没提呢,可世子的态度不置可否呀,我看还得你亲自去问吧。”
阿卓觉得十拿九稳,可他也不敢妄下断言。
世子对这个丫鬟似乎是十分纵容,甚至到了宠爱的地步,但他又颇为喜欢逗弄这个丫头。就比如上次去狩猎场时,世子到最后时刻还没松口,似乎就愿意看着小丫鬟着急。
阿卓不知世子这是什么心态,在他看来,世子的这种行为很幼稚,太不符合他的做事风格了,可他就偏偏做了,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好!谢谢阿卓哥了!”
林怀音应了声,一路小跑来到书房。虽然现在时辰还早,可林怀音已经等不及了。然而书房中并没有人,世子这是去了哪里?
林怀音来到寝房,里面静悄悄的。她推开一个门缝往里望,帐幔垂落,看不清里面。
林怀音暗暗奇怪:难得世子一下朝就回来了,可为什么大白天的放下帷幔?难不成是回来补觉的?为的是晚上去河灯节值守?
林怀音不敢打扰,好在现在时辰还早,要不就再等等吧。
林怀音悄悄关上房门,跑回自己的房间做准备。
她把必要的物品都收拾了一下,万一能出去,也省得抓瞎。
原以为世子睡醒后,下午伺候笔墨时,就可以趁机磨世子了,却不想下午时分,世子却坐了马车出了府。
林怀音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看了看今天的天,有些阴沉,暗暗祈祷:晚上可别下雨呀,万一下雨,河灯节的事可就泡汤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林怀音心情焦虑:都这个时辰了,世子怎么还没回来?莫不是已经去了影川河?看来自己白忙活一场了。
就在这时,青崖过来通传,说世子的马车在外面,让她收拾一下,随世子出去一趟。
这个时辰,不会是要带她去河灯节吧?
林怀音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手脚麻利地穿好早上就备好的层层衣物,又将准备好的钱袋、必用物品塞入衣中,直塞得怀里和腰间满满当当的。好在衣服宽大,并不是很明显。
她又对着铜镜整理了下仪容,便匆匆出去了。
沈淮之的马车正停在府外,让林怀音意外的是,今晚阿东和阿西都在。
这两人有日子没见了,也不知在忙些啥?不过看到阿西,林怀音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这人性子阴沉,对她不太友善,还总爱盯着她,令林怀音十分不喜。
林怀音原本以为自己会随车步行,没想到阿卓道:“阿三,快上车伺候世子。”
要在往常,她自然是乐意的,可这两天世子总是阴着脸,林怀音总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面,发出规律的轱辘声。
沈淮之穿着一身绛紫色官袍,玉冠束发,比平日多了几分威严。
他斜倚在软榻上,神情有些倦怠。
林怀音上了马车后,给沈淮之沏了一壶茶。
“世子,用些茶吗?”林怀音问道。
沈淮之摇头,“过来。”他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示意林怀音坐过来。
林怀音小心翼翼坐了过去,模样十分乖巧。其实心中已巨浪翻涌,她怀里揣了这么多东西,可别被沈淮之发现呀。
心中忐忑着,唯恐沈淮之对她动手脚。
“这次终于顺心了?”沈淮之问道。
林怀音一怔,这才反应过来沈淮之应该是在问她能去河灯节,终于顺心了。
林怀音使劲点头,“多谢世子,奴婢欢喜得紧。”
“要怎么谢我?”沈淮之颇为认真地问。
林怀音没料到他会问这个,顿时卡壳了。
怎么谢?她怎么知道,沈淮之既不愁吃喝又不愁穿戴,可以说是啥也不缺。
林怀音不禁犯了愁,挠了挠脑袋,讪笑道:“世子说笑了,奴婢哪有什么送得出手的东西。”
话音刚落,沈淮之忽然抓起她的手,颇为审视地看了看。
林怀音心跳加速,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没敢把手缩回来。
“姑娘家的不都会绣点什么吗?”
林怀音顿时傻了眼:世子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要她给他绣个东西?要知道她可啥也不会呀!
林怀音憋了个大红脸,尴尬地笑了笑:“世子,奴婢笨蠢,那个……嘿嘿……啥也没绣过。”
像她这样的,在府中真不多见。
在林怀音眼里,一针一线绣些花草,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睡个觉呢。
沈淮之松开她的手,重新靠回软榻,眼帘半阖,看不清神色,仿佛刚才的话只是随口而说。
林怀音再傻也明白了世子的意思。
连忙道:“其实,奴婢可以学的,只要世子不嫌弃。”
沈淮之没应声。
就在林怀音以为他是不以为意,懒得理她时,沈淮之忽然从鼻腔轻声“嗯”了一声。
那一声轻得似有若无,好似应允,又好似无意识的轻哼,倒让林怀音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咬了咬唇,终是没说什么。
马车出了西城门,路上行人越来越多,大多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林怀音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心情越来越雀跃,感觉自己就像即将要飞出牢笼、奔赴天际的小鸟。
出了城,走出去不远,就听到了潺潺的水声。
远远看去,只见一条大河蜿蜒在暮色中。
河面上漂浮着五彩花灯,那些花灯顺流而下,宛如坠落凡间的星辰。莹莹灯火点亮了河面,似无数舞动的精灵,在水面翩翩起舞。
随着马车的移动,影川河畔的喧闹声渐渐传入耳中。
一座石拱桥横跨河面,桥上挤满了观赏花灯的人群,桥下穿梭的游船也挂满了彩灯,缓缓划过灯海,搅碎了满河的光影。
河岸两旁挂满了色彩斑斓的花灯,游人如织,孩童嬉笑打闹,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若是仔细观察,也可看到人群中,每隔不远就有一名黑袍长靴、外罩红色坎肩的衙役。
马车来到河岸边一处人少的地方停了下来,可沈淮之并没有下车的意思。
不一会儿,便有衙差首领前来汇报,沈淮之这才下车,与首领交谈。
林怀音则暗暗观察四周。
她发现这座石拱桥的设计十分巧妙:大的桥洞肩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样既可以在水位上涨后方便泄洪,也可减轻桥身自身的重量,有赵州桥的设计理念,只不过是个迷你版。
林怀音看着拱肩上的小桥洞,突发奇想:要是藏在这里,是不是很难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