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了,新的时代在废墟与牺牲中艰难地露出了萌芽。盟约总部却没有胜利的狂欢,只有弥漫的悲伤、疲惫,以及一种沉重的静默。
伤亡统计出来了,数字触目惊心。无数熟悉的面孔再也无法出现。广场上,幸存的成员们默默地整理着战友的遗物,为他们举行简朴却庄严的告别仪式。名字被一个个刻在盟约石碑的背面,那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重量。
小符的伤势极其严重,生命之火微弱。丹道宗师们竭尽全力,用尽了九转还魂丹和其他灵药,也只能勉强吊住她一丝生机。“她的灵识透支太甚,近乎溃散……能否醒来,何时醒来,只能看造化了……”一位老丹师疲惫地摇头。她被安置在总部最安静的疗养室,由专人看护。
姜璃的能量体变得极其黯淡,几乎难以维持形态,需要长时间静养才能恢复。洛尘和机械灵能部队损失了大量单位和数据,需要重建。前往静默山谷的核心小队成员个个带伤,修为大损。
白凰花海在经历了最后的能量冲击后,大片的花海枯萎,大地再次焦黑,仿佛倒退回了原点。希望之地似乎又变成了伤痕之地。
悲伤之余,重建工作也必须立刻开始。世界满目疮痍,被绿芒侵蚀的土地需要净化,崩溃的文明需要重建,流离失所的人们需要安置。盟约军团转变为了中建军团,奔赴世界各地。
然而,在这片沉重的氛围中,新生的希望也在悄然发生。
万物共生网络开始缓慢地、温和地运行。它不再强制连接,而是像广播信号一样,向全世界散发出一种充满生机的、包容的能量波动。人们发现,被这种新能量波动笼罩的土地,绿芒的侵蚀残留消退的速度明显加快,甚至一些枯萎的植物也开始抽枝发芽。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白凰花海,虽然大片花海枯萎,但在那些焦黑的土地上,在春雨的滋润下,竟然星星点点地钻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嫩绿色的新芽。它们散发着微弱却坚韧的生命力,与万物网络散发的波动隐隐呼应。
一些原本被完全同化、被认为无法恢复的生物,在新生网络的波动中,眼中的绿芒渐渐褪去,虽然失去了大部分记忆和能力,变得如同初生的婴儿,但却恢复了最基本的自我意识,开始了懵懂的重生。
混沌意识在饱餐一顿后,心满意足地消失了,不知隐匿于世界的哪个角落,但它留下的一丝混沌特性,却融入了世界的能量循环,使得未来的演化多了无数不可预知的变数,却也多了无限的可能。
盟约没有解散,反而因其在最终之战中的表现,赢得了更多种族的信任和加入。它从一个军事同盟,正在向一个致力于世界重建、文明交流、以及共同监督引导万物共生网络发展的泛文明联合体转变。
时代翻开了新的一页。伤口依然疼痛,失去的永难挽回,未来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但确确实实,新的芽,已经从旧的尸骸上,顽强地探出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