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那是他朱瞻机一手提拔起来的肱股之臣啊!
那是他留给儿子,用来辅佐他开创盛世的国之利器啊!
结果呢?
他的好儿子,用这把利器砍了自己!
“别……”时靖赶紧拦住暴怒的朱棣。
“您息怒,息怒。太祖爷和太子爷已经过去了,您就别再跑一趟了,省得气坏了身子。”
就在这时,两个身影从花园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正是怒气冲冲而去,此刻却一脸疲惫的朱元璋和朱标。
朱元璋的脸色依旧难看,但那股毁天灭地的杀气,却收敛了不少。
他走到朱棣面前,看了一眼地上的碎石,又看了看失魂落魄的朱瞻基,声音沙哑地开口。
“老四,你也知道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对着朱元璋躬身行礼,满脸愧色。
“父皇,儿臣教孙无方,给您,给大明丢脸了!”
朱瞻基也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哽咽。
“太爷爷,孙儿有罪!孙儿生出了这么一个逆子,罪该万死!”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的重孙,心里的火气莫名地消散了大半。
他摆了摆手,长叹一声。
“行了,都起来吧。”
“现在追究谁的责任,还有什么用?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还能真把他弄死不成?”
“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及时止损。”
朱元璋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那小畜牲,咱暂时先不收拾他,让他多活几天。”
“但是!”
他话锋一转,杀气毕露。
“那几个撺掇他发动‘夺门之变’的主谋,一个都别想跑!”
朱瞻基猛地抬头:“皇爷爷的意思是?”
“传咱的旨意!”朱元璋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冰冷得如同寒冬的北风。
“把石亨、曹吉祥那几个逆贼,给咱拖出来!”
“就在午门外,当着所有人的面,五马分尸!”
此言一出,连朱棣都愣了一下。
这……这也太狠了。
就在此时,杨士奇、杨溥等几位内阁老臣闻讯赶来,刚好听到了朱元璋的这道命令。
几人对视一眼,齐齐上前,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揖。
“陛下圣明!”
杨士奇直起腰,神情激动地说道:“石亨、曹吉祥之流,蛊惑君心,构陷忠良,实乃国之巨蠹!”
“若不施以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宵小,不足以告慰忠魂!”
“陛下此举,是为我大明铲除后患,为天下扫清阴霾啊!”
另一位老臣杨溥也跟着附和,他提起于谦,声音中满是痛惜与敬佩。
“于少保,国士无双!”
“力挽狂天倾,功盖社稷。”
奉天殿。
气氛肃杀,落针可闻。
满朝文武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跟鹌鹑似的缩着脖子,连大气都不敢喘。
龙椅之上,端坐的不是朱祁钰,也不是朱祁镇。
而是那个本该长眠于十三陵的男人,大明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身着一身玄色龙袍,面容冷峻,目光如电,扫视着殿下众人。
那股子马上皇帝的铁血煞气,即便时隔多年,依旧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这帮文臣,平日里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今天却一个个哑了火。
在永乐大帝面前玩嘴皮子?
嫌命长吗?
谁都知道,这位爷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是能真刀真枪把你全家送去见阎王的主。
“咱朱棣的江山,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帮跳梁小丑来指手画脚了?”
朱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缓缓站起身,龙袍无风自动。
“徐有贞、曹吉祥、石亨。”
他一个一个地点着名字。
每点到一个,被点到的人就浑身一抖,面如死灰。
“犯上作乱,蛊惑君王,行废立之事!”
“此乃谋逆大罪!”
朱棣眼神一厉,杀气迸发。
“传朕旨意!”
“徐有贞、曹吉祥、石亨三族,夷!”
一个“夷”字,轻飘飘地从他口中吐出,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到了冰点。
夷三族!
这是何等酷烈的惩罚!
满朝文武吓得魂不附体,齐刷刷跪了一地,脑袋磕在金砖上,砰砰作响。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求饶声此起彼伏。
但朱棣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
他的目光,落在了朱祁钰的身上。
朱祁钰站在一旁,也是心神巨震。
他虽然也恨透了这几个人,但从未想过要用如此酷烈的手段。
“还有。”
朱棣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的孙子,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
“长子朱祁镇,顽劣不堪,听信谗言,丢尽了我大明皇室的脸面!”
“此等不肖子孙,不堪为君!”
“次子朱祁钰,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有大功于社稷!”
朱棣的话,掷地有声,回荡在奉天殿的每一个角落。
“自今日起,朱祁钰仍为大明皇帝,君号景泰,任何人不得非议!”
“宣宗胡皇后,贤良淑德,今尊为皇太后!”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这是连孙氏的太后之位,都给一撸到底了!
狠!
太狠了!
不愧是永乐大帝,出手就是王炸,根本不给对手留任何翻盘的机会。
“臣等……遵旨!”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再无人敢有异议。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显得那么可笑。
处理完朝堂之事,一行人来到后花园。
朱元璋背着手,看着满园春色,长出了一口气。
“行了,该解决的都解决了,咱也该回去了。”
他拍了拍朱祁钰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期许。
“你是个好样的。”
“记住,于谦是国之栋梁,一定要重用。”
“还有,对百姓要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你得时刻记在心里。”
朱祁钰眼眶泛红,重重地点头。
“太祖爷放心,孙儿一定做个好皇帝,绝不给您,不给老朱家丢脸!”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把目光转向了朱瞻基,脸色瞬间就垮了下来。
“你个臭小子!”
“看看你生的好儿子!”
“当初咱就说,朱祁镇那小子心术不正,你偏不信,还把他立为太子!”
“现在好了吧?差点把咱大明的江山都给败光了!”
朱瞻基被骂得狗血淋头,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当爹的,儿子犯了错,他这个当老子的,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时靖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想笑。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太祖爷,话也不能这么说。”
“宣宗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国家安定,百姓富足。”
“开创了‘仁宣之治’,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了。”
“要不是英年早逝,大明的国力,肯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