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第三天,长浏市地铁站恢复了往日的节奏。早高峰的人流依旧熙攘,但3号安检口的气氛却有些不同。同事们工作的姿态更加挺拔,眼神交流间多了几分默契,就连对乘客的提示声都比往常要响亮些。
林晓梦站在安检机旁,目光习惯性地巡视着排队的人群。她注意到今天的值班表有些异常——李哥请了病假,这已经是他本周第二次请假了。联想到暴雨那天他阴沉的脸色,林晓梦心里明白,这病怕是多半与心情有关。
“晓梦,昨天你建议的那个‘重点物品提示卡’真好用。”小王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安检机,一边回头对她说,“今天早上光是我这个口就避免了三次可能的纠纷。”
林晓梦微微一笑。那是她在整理暴雨事件记录时想到的主意——将最常见的违禁品和限制物品制成图文并茂的小卡片,在乘客排队时提前发放,既减少了解释的时间,也降低了冲突的可能。
“是大家用得好。”她谦逊地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站厅入口。不知为何,今天一早她就感觉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上午十点,客流平峰期,站务主管突然出现在3号安检口,身后还跟着几位穿着公安制服的人员。林晓梦一眼就认出了为首的李警官——地铁公安分局的资深警官,以严谨和不苟言笑着称,平日里到各站检查工作时,连最微小的违规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全体人员请注意,”站务主管的声音在站厅里回荡,“公安部门的领导前来视察工作,请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事们互相交换着紧张的眼神。公安的突击检查向来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站点的安全评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警官严肃的脸上竟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和。他径直走向林晓梦,伸出手:“你就是林晓梦同志吧?”
林晓梦愣了一下,连忙握住那只宽厚有力的手:“是的,李警官。”
“我看了前天暴雨时的监控录像。”李警官开门见山地说,“处置得非常妥当。在那种突发情况下,你不仅保持了安检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效预防了可能发生的踩踏事故,展现了出色的应急指挥能力。”
林晓梦感觉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那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谦虚是美德,但该肯定的也要肯定。”李警官转向在场的所有安检员,“今天我来,是代表公安分局对3号安检口班组提出专项表彰。”
他从随行警员手中接过一面锦旗,鲜红的绒面上,“安全卫士,责任如山”八个金黄大字熠熠生辉。
“在本次突发事件中,3号安检口班组临危不乱,措施得当,充分体现了安检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专业素养。”李警官的声音铿锵有力,“特别要表扬林晓梦同志,她的现场指挥和快速决策,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市地铁系统的应急管理树立了榜样。”
掌声在站厅里响起,起初稀疏,随后变得热烈。同事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小王甚至悄悄对林晓梦竖起了大拇指。
林晓梦接过那面沉甸甸的锦旗,感觉手中捧着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望向身边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张姐的眼角笑出了细密的鱼尾纹,小王兴奋得耳根发红,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小赵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谢谢李警官,谢谢公安部门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微微颤抖,“这份荣誉属于3号安检口的每一位同事。在暴雨那天,是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才确保了乘客的安全。我会永远记得,在危急时刻,我们这个团队是多么团结和可靠。”
她的话语刚落,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热烈持久。林晓梦看到几个同事的眼眶微微泛红,她知道,这一刻的认可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日复一日的枯燥检查,不时遭遇的误解和责难,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
李警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有这样的团队精神,难怪能处置得如此出色。希望你们继续保持,为地铁安全保驾护航。”
公安人员离开后,3号安检口陷入了一种兴奋而又克制的氛围中。同事们围上来,争相触摸那面锦旗,仿佛在确认这份荣誉的真实性。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安检员也能得到公安的专项表彰。”张姐感慨道,“我在这行干了十几年,这还是头一遭。”
“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小赵认真地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好的。”
林晓梦将锦旗郑重地挂在休息室最显眼的位置。鲜红的底色与金黄的流苏,为这个朴素的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
然而,喜悦之中,林晓梦也没有忘记观察周围人的反应。她注意到,几个其他安检口的同事投来羡慕的目光,而站务人员对3号安检口的态度也明显更加尊重。这份来自最严格方的认可,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她在团队中的威信。
午休时,她收到了一条意外的短信,是李哥发来的:“听说公安来表彰了,恭喜。我身体不适,明天继续请假。”
短信的语气平淡,但林晓梦却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复杂情绪。她回复道:“谢谢李哥,这份荣誉有您平日指导的功劳。希望您早日康复。”
放下手机,她轻叹一口气。职场的认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提升自己威信的同时,也可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如何平衡这种微妙的关系,将是她接下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下午的工作中,林晓梦能明显感觉到同事们的变化。大家对安检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对她提出的要求和建议也更加积极配合。就连之前对交叉复核制度最为抵触的小李,也在班后会上主动提出了改进建议。
“我在想,我们的交叉复核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一些?”小李有些腼腆地说,“比如在客流高峰期,可以适当简化流程,确保通行效率;而在平峰期,则严格执行,提高检查质量。”
这个建议让林晓梦惊喜不已:“很好的想法!这说明大家真的在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她当即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这个建议,并邀请大家一起讨论具体实施细则。讨论的气氛热烈而务实,与几周前那种抵触和敷衍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班后,林晓梦与陈默约在书店见面。当她讲述今天发生的事情时,陈默静静地听着,眼中带着欣慰的笑意。
“公安的表彰是你应得的。”听完后,他说,“但更可贵的是,你没有独享这份荣誉,而是将它归功于团队。”
“那本来就是事实。”林晓梦认真地说,“没有大家的配合,我一个人什么也做不了。”
陈默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林晓梦:《谦逊的领导力》。
“真正的领导者明白,荣誉是团队的,责任才是自己的。”他意味深长地说,“你正在成长为这样的领导者。”
回到家,林晓梦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今天的感悟:
“认可是一道光,照亮前路,也映出阴影。
威信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担当。
荣誉是团队的果实,责任是自己的修行。
在成长的路上,不忘提携同行者。”
写完这些,她走到窗前。城市的夜景一如既往地璀璨,但今晚在她眼中却有些不同。那面锦旗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她知道,从今往后,大家会对她和她的团队有更高的期待。
她轻轻抚摸窗台上的小木雕麻雀,忽然想起老工匠那双布满老茧却稳健的手。真正的技艺,不在于一时的绚烂,而在于经年累月的坚持与打磨。安全管理何尝不是如此?今天的表彰不过是漫长职业生涯中的一朵浪花,真正的考验还在日常的点点滴滴。
手机震动,是工作群里同事们还在兴奋地讨论今天的表彰。林晓梦看着那些充满自豪感的留言,嘴角微微上扬。
也许,改变真的在发生——不仅在她自己,也在整个团队中。而这份来自最严格方的认可,如同一阵春风,催生了希望的种子。
她回复了一条消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是的,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她将继续她的工作,继续她的成长,继续在责任与担当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同的是,如今的她,不再是一个人独行,而是有一支越来越团结的队伍与她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