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散,广场中央就围满了人 —— 老周手里捧着个陶瓮,瓮口掀开,金黄油亮的肉干香气瞬间飘满全场,是之前猎杀妖兽后晒制的,切成手指粗的条,裹着淡淡的盐粒,看着就有嚼劲;旁边石桌上摆着贡献册,还有个小秤,是老铁头特意打的,用来称肉干分量。
“大伙静一静!” 老周清了清嗓子,举起一块肉干,“这肉干是之前打妖兽晒的,一共攒了二十斤,现在按贡献分换 —— 五分换一两,十分换三两,十五分以上换半斤!以后每月初一、十五各换一次,谁贡献高,谁就能多换肉干,给家里添点荤!”
这话一落,人群立马热闹起来 —— 马大壮凑到陶瓮边闻了闻,咽了咽口水:“好家伙!这肉干看着就香,俺之前守哨攒了八分,再熬两天夜哨,就能换三两,给娃们解解馋!” 阿禾也拉着旁边的妇人算:“俺编十个藤筐记两分,要是一天编二十个,三天就能攒够五分,换一两给俺家阿郎补补,他最近总帮着搬粮,辛苦得很。”
最显眼的是阿福 —— 之前他守哨偶尔会溜号,编筐也磨磨蹭蹭,现在挤到贡献册前,指着自己的三分:“老周叔,俺要是现在去帮老铁头打铁,搬一天铁料能记几分?俺也想换肉干,上次吃还是在黑松坡呢!” 老周笑着点头:“搬一天铁料记两分,要是帮着磨刀,多记一分,你要是真肯干,三天就能凑够五分。”
阿福立马往匠作坊跑,路过羊圈时还顺道帮马大壮喂了羊 —— 以前他见着喂羊的活就躲,现在却主动搭手,马大壮笑着喊:“阿福,你今个咋这么勤快?” 阿福头也不回:“俺要攒分换肉干,再也不偷懒了!”
老铁头听说肉干能换,打铁更卖力了 —— 之前他中午会歇半个时辰,现在啃两口红薯就接着干,阿力帮着拉风箱,问他为啥这么拼,老铁头擦了擦汗:“俺攒够十五分,换半斤肉干,分你二两,再给孙老药送一两,他熬药辛苦,得补补。” 阿力听了,风箱拉得更有劲了。
阿墨也比以前更积极 —— 他娘最近有点咳嗽,想换点肉干煮水喝,以前他一天熬三锅药,现在主动加熬两锅,孙老药劝他歇会,他却说:“孙伯,俺多熬一锅多记一分,早点凑够十分换三两,俺娘喝了肉干水,病好得快。”
孩子们也劲头十足 —— 小宝和小木以前捡满一篮麦粒就歇,现在非要捡三篮才肯停,小木还拉着其他孩子组队:“咱们多捡麦粒,攒够分换肉干,一人咬一口,比野栗子还香!” 傍晚时,孩子们的贡献分都多了半分,围着老周问啥时候能换,眼睛亮晶晶的。
没过几天,偷懒的人就彻底没了 —— 以前编筐磨洋工的妇人,现在手速快了一倍,生怕被别人抢了活;守哨的人再也没缺过岗,阿青之前守夜哨会犯困,现在兜里揣着颗野栗子,困了就嚼一颗,硬撑着盯紧方向,就想多攒分换肉干;连孙老药的药圃都有人主动帮忙浇水 —— 以前得孙老药喊,现在阿福打完铁就过来,还帮着除杂草,说要多攒 “杂活分”。
十五这天,第一次兑换肉干 —— 老铁头攒了十七分,换了半斤肉干,分了阿力二两,送了孙老药一两,剩下的包好揣在怀里,说要等下次兔耳族来,分点给小娃;阿墨攒了十二分,换了三两,回家就给娘煮了肉干水,他娘喝着,眼泪都快下来了;阿福也攒够了五分,换了一两,咬着肉干,直说比啥都香,还保证以后再也不偷懒。
老周看着陶瓮里少了一半的肉干,又看了看贡献册上蹭蹭往上涨的分值,笑着对李猛说:“猛哥,这肉干换得值!现在没人偷懒了,活干得又快又好,备战的物资也攒得更快了。”
李猛望着广场上忙碌的身影 —— 阿福帮着搬粮,阿墨在熬药,孩子们在捡麦粒,每个人都劲头十足,心里踏实极了:“这肉干不只是奖励,更是让大伙知道,肯干就有回报,咱这家园,就是要靠每个人的手,一起挣出好日子。”
夜风里,肉干的香气还在广场上飘,贡献册挂在石墙上,上面的分值密密麻麻,比之前多了一倍。大伙都知道,这肉干换的不只是口腹之欲,更是干活的劲头,是对家园的盼头 —— 只要肯干,就能多攒分,多换肉干,日子就能越来越好,就算黑风洞的妖族来了,也能凭着这股劲,守住这份安稳。
匠作坊的打铁声、熬药的咕嘟声、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歌,歌里唱的,是每个人为了更好的日子努力的模样,是这个家越来越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