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轻轻合上桌上的计划,缓缓起身,走到窗边。窗外夜色沉沉,偶有几声虫鸣打破寂静。他凝视着黑暗,心中默默思索着计划的每一步。此刻,破局的希望虽已在握,但前路荆棘密布,保守势力的警惕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利刃,随时可能斩断他的努力。而他,只能在这暗流涌动中,小心翼翼地前行,期待着黎明的曙光。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洪书坚毅的面庞上。他早早便起身,开始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推行那些温和的经济政策。支持改革的官员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如同精密齿轮中的各个部件,在洪书的统筹下,默契协作。
在京城繁华的商业区,简化商业税收流程的政策率先落地。原本繁琐的手续被大幅精简,商户们无需再在各个衙门之间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政策实施的第一天,商户们便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光是交税就得折腾大半天,现在可好,一会儿就办完了,这新政策真是好啊!”一位绸缎庄的老板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在城郊的几个乡镇,鼓励农副业发展的政策也在稳步推进。官府提供了种子、农具等物资支持,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农艺师下乡指导。田野间,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有了官府的帮忙,咱这庄稼肯定能长得更好,日子也会越来越有盼头!”一位老农望着绿油油的农田,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洪书一边关注着政策的实施情况,一边安排人手将这些成功案例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册。每一个数据、每一段商户和农民的反馈,都成为了他手中有力的武器。
数日后,洪书精心挑选了保守势力中的几位关键人物,将整理好的成功案例呈递给他们,并诚挚地邀请他们一同前往实地考察。“诸位大人,这些政策实施后成效显着,还望各位大人移步,亲眼看一看。”洪书恭敬地说道。
起初,这些保守势力成员心存疑虑,对洪书的邀请并不感兴趣。“哼,不过是些花架子,能有什么实际效果?”一位保守派官员冷哼道。但在洪书的再三劝说下,他们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
考察的第一站是京城的商业区。当他们看到商户们生意兴隆,街道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的景象时,不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这变化竟如此之大?”一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官员喃喃自语道。
接着,他们又来到城郊的乡镇。田间农作物茁壮成长,农舍里家禽家畜肥壮,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位老农热情地迎上来,说道:“多亏了官府的好政策,今年俺们这收成肯定差不了!”
亲眼目睹这些实际成果后,部分保守势力成员的态度开始有所松动。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决反对,而是陷入了沉思。洪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他知道,机会来了。
回到京城后,洪书趁热打铁,再次邀请这些保守势力成员以及朝堂上的其他官员,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全面经济改革的事宜。朝堂上,气氛较之前有所缓和,但仍弥漫着一丝紧张。
洪书站在众人面前,神色从容,他缓缓说道:“诸位大人,通过这段时间的试点推行,大家也看到了这些经济政策的成效。简化商业税收流程,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增加了税收收入;鼓励农副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稳定了民生。若能将这些政策全面推广,假以时日,我朝经济必将蒸蒸日上,国力也将大幅提升。”
一位态度有所松动的保守势力官员皱着眉头问道:“话虽如此,但全面推行,风险不可不虑。万一出现问题,如何收场?”
洪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大人所虑极是。但我们在试点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且,我们可以逐步推进,先在部分地区扩大试点范围,观察效果后再全面铺开。如此,既能降低风险,又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洪书凭借着详实的数据、清晰的规划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终于说服了一部分保守势力。他们不再坚决反对,使得部分经济发展政策得以通过。
朝堂上,支持改革的官员们面露喜色,相互对视,眼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洪书望着众人,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终于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然而,洪书也清楚地知道,这场战斗并未结束。仍有一些顽固派坚决抵制,他们如同礁石,阻挡在经济改革的道路上。后续的经济改革之路依旧充满挑战,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退朝后,洪书独自一人走在宫廷的长廊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望着远处的宫殿,心中思索着该如何应对剩下的阻力。是继续用事实说话,逐步瓦解他们的防线,还是另寻他法,突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