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婉离开后,林凡终于松了一口气。
尽管这位袁师姐最后那句话带有讽刺意味,但幸好并未因今天迟到的事情过多责备自己。
不过刚才在听闻,自己每月能够获得二十枚灵元及五颗凝气丹。
且自己只是做一些书籍管理与出入登记等简单事宜。
这可比他原先在矿场每月累死累活五枚灵元的待遇要好太多了。
加上每五日就能休息一次,那这样自由活动时间就能大大增加,这不禁让他心中大喜。
想到这里,他望向眼前的各种书架上的典籍,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
自己算是散修出身,一路以来修仙界的事情全是听旁人说,对于很多事还是不了解的。
但此刻,居然能在玄云山这等修仙大派的藏书阁中任职,还能免费博览群书,换作以前简直是不敢想。
如今有了这个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经过一番思考,林凡走向一个书架,拿起一块玉简,模仿袁婉的做法,将灵力缓缓注入其中。
只见玉简上立刻显现出内容,林凡开始阅读。
原来其中记载的是一位玄云山先辈的游历见闻,其中不乏许多香艳往事。
看得林凡是一阵心跳加速,耳垂微热。
之后他把玉简放回原处,又拿起一卷帛书展开,开始细细品读。
而上面记载的是一些稀有灵草与天材地宝的介绍,这倒是让他十分感兴趣。
大概一个时辰后,林凡将帛书缓缓合上,脸上有些失望。
据书中记载,这些稀有灵草曾遍布青罗洲,但随着修仙者增多和肆意采摘,才变得供不应求。
如今只剩下一些险要之地和名门大派的药园才留有一些。
不过这些都是给那些高阶修士准备的,可不是他这般底层散修能够触碰。
正当林凡有些失望之时,眼角余光瞥见一处书架最底层有一本厚重的典籍,其封面隐隐散发着一层幽光。
林凡连忙走过去,弯腰将其抽出,拂去上面的灰尘,看到封面上四个古朴的大字——《玄云古志》。
“玄云倚天青,山月照剑庭,千载无人问,紫薇映斗鸣......”
林凡好奇地翻开书页,念着其中的内容。
随着继续翻阅着,越往后看,他的心跳愈发急促。
......
书中记载,玄云山距开派至今已有三万余年。
其开山祖师玄青子当年惊才绝艳,不仅自创出了《玄云十七剑》与《紫薇九曜》这等顶级功法,更是以不到三百岁的年纪进阶到了元婴期。
此后他只花了千年便踏至元婴巅峰,成为了当年的青罗洲第一人,离那传说中的化神也只差了一线之隔。
若是成功进阶,从此以后,将是无人可挡,玄云山也必将成为超然的存在。
只可惜当年玄青祖师在进阶化神时未扛过最后一道大雷劫,最终含恨陨落。
不过当时也有过传闻,说是玄青祖师并未陨落,而是扛过了最后一道大雷劫,成功进阶化神。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且当年玄云山的人也始终未见其露面。
所以渐渐也就无人当真了,门派传承书中也以陨落记载。
此后玄云山一蹶不振,虽未沦为二流宗门,但也被其他大派压制,一度险些失去青罗五派的名号。
直到万余年前,曾出现过一位元婴巅峰修士中兴门派,但随着其坐化,玄云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玄青祖师除了以上个人成就外,对玄云山的发展也是有着不小的贡献。
为了宗门的未来,他制定了多项规定。
其中之一便是创建传道峰,全面培养弟子,为宗门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原本玄云山秉承玄青祖师有教无类的理念,只要有灵根便可入门,所以每届招收弟子多达数千甚至上万人。
不过因为人数过多导致修炼资源紧张,多数资质平庸的弟子连一粒辅助丹药都难以获得。
虽然弟子们心有怨言,但看在能留在灵气充沛的玄云山修炼的份上,大多选择沉默。
即便如此,玄云山仍传承了三万余年。
......
直到两千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招收门槛。
据说当时某届仅招收了一百名新弟子,其中七十人资质较差,三十人天资卓绝。
也不知当时玄云山高层是怎么想的,居然把本该可以平分给所有人的修炼资源,全部给了那三十人。
加上平时的门内的传道授课,也只让那些天资出众的弟子听取。
其余的七十人则是,安排在了传道峰山脚,自行修炼,大有放任不管的意思。
起初这些资质平庸的弟子虽有怨言,但想着总比在外当散修强,也就没有说什么。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不仅要忍受天资出众弟子的欺辱,还要承担峰内的各种杂事。
而那些优秀弟子却能安心修炼,享受丰厚的修炼资源。
所以这两部分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同门,不如说是一群奴役与众位富家少爷千金小姐的关系。
长期的压制与不公平分配之下,那些资质普通的弟子由一开始的不满转为了憎恨。
经过将近几年摩擦与矛盾,最终发展成了那次事件。
那是在距离他们入门五年后的某个夜晚。
那七十名弟子竟自发组织起来,趁着夜色将那三十位天资卓越的弟子屠戮殆尽。
事后将所有头颅都摆在山脚之下,而尸体均不知所踪,手段十分残忍。
对于当时的玄云山来说,平时的一切事务基本都由门内筑基修士管辖。
那些结丹期的修士与元婴期老祖平时都在闭关潜修,若非门中出了重大事故与灭顶之灾,他们是无暇理会的。
而传道峰地处偏僻,筑基修士授完课便各自回峰,留这些弟子独自待一起,这才酿成惨剧。
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自然是马上就传遍了整个玄云山,甚至还惊动了当时门内的两位太上长老。
不过当时这两位元婴老祖寿元所剩不多,忙于自身突破,似乎无心理会这些。
只是简单的询问一番后,就把这事交给了掌门与几位结丹修士处理。
不过这件事却有蹊跷,那三十位天资卓越的弟子,在修炼资源与教导皆优越的情况下,为何会被七十名资质平庸的弟子轻易杀害?
门内也调查了此次惨案的来龙去脉。
发现在事发前的一段时间,有一位名叫陈风的弟子,曾去暗中打听过一些关于灵力封禁的内容。
此人虽资质平庸,却心思缜密且擅长谋划。
在遭受长期不平待遇后,他便心生妒忌,数月间暗中观察这三十位弟子的作息习惯。
发现他们每月十五之夜,都会在山顶的灵虚亭附近相聚,交流修炼心得饮酒作乐,也会放下警惕。
借此机会,他联合其他心怀不满的弟子,一起策划了一场阴谋。
期间还不知从何处寻得了一种能够暂时封禁灵力的符箓。
后来他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然说服了剩下的所有人,与他一同进行此事。
等到了十五之夜,陈风提前安排其他弟子悄悄在灵虚亭周围布置。
待他驱动符箓将那些优秀弟子灵力被封禁之时,七十名弟子一拥而上。
他们虽资质平庸,但人数众多,且手持事先准备好的利刃与一些低阶符箓。
那些优秀弟子在措手不及之下,空有一身强大的功法却无法施展,最终惨遭屠戮。
对于陈风的谋划门内高层倒是没有多少意外,不过那件封禁灵的符箓来源倒是十分吃惊。
此物名为封灵符,乃是真宝符一类,蕴含着法宝之能,一看就是出自结丹修士的手笔,
就是筑基期的修士遇到此物也会暂时被封禁灵力,为何他一个小小的炼气修士会有此符,还能够驱使出来?
得到这一结果后,掌门就将此事上报了两位太上长老。
而那两位老祖认为此事在玄云山整个历史上也属于极为恶劣的那一类。
若是不严加惩处,对玄云山声誉和根基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加上那死去的三十人,大多都来自各个修仙家族,也必须要给个交代,至于那件封灵符来源则是并未追究。
最终玄云山将那七十名弟子全部处死,对外宣称这是一场因弟子间矛盾引发的惨案。
对此深感痛心与懊悔,也安排了后事处理,并给予了那些死去弟子的家族一定的补偿与安抚。
此后玄云山彻底改变了招收制度。
只收真灵根为正式弟子,享受丰厚的修炼资源。
伪灵根与废灵根者若达到炼气后期并通过测试,可成为执事弟子。
若连这都达不到,就只能当杂役弟子。
因此每届正式弟子不过百人,但都是重点培养对象。
执事弟子或杂役弟子中若有人筑基成功,可选择一脉加入成为内门弟子。
未筑基者可根据在门中从事年限和表现获得一些特殊修炼资源作为奖励。
往后这两千年来,玄云山内部气氛和谐,弟子间只有些小摩擦,众人都对宗门的归属感极强。
高阶修士数量大增,如今门中更是有着五位元婴老祖,大有欣欣向荣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