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干什么?我们是在做大数据分析!
一个戴眼镜的负责人试图阻拦。
王大队长指着屏幕上正在运行的黑客工具:用勒索软件做大数据分析?
在现场搜查中,警方查获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黑客工具手册,还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图。
这些人只是最底层的技术支撑。
韩立平检查着扣押的服务器,真正的主脑还在幕后。
与此同时,经侦支队传来紧急消息:
林总,监测到一笔两千万的资金正在通过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
对方很警觉,已经在快速分散资金!
能不能拦截?
难度很大,对方用了虚拟货币和第三方支付...
林风果断下令:
立即联系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请求协助冻结涉案账户!
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出协查请求!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专案组与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技术团队昼夜不停地追踪资金流向,侦查员们摸排着一个又一个线索。
第三天凌晨,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林总,我们锁定了一个关键人物!
韩立平兴奋地报告,这个人在诈骗、赌博、黑客攻击等多个环节都出现过,很可能是国内的总负责人。
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男子的资料:张昊天,35岁,表面身份是某科技公司cEo。
立即对其公司进行秘密侦查!
经过周密调查,专案组在张昊天公司的服务器中,发现了与多个诈骗网站、赌博平台、黑客组织的后台连接记录。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库。
收网时机到了!
林风下达抓捕命令。
在张昊天准备乘机逃往境外的前一刻,民警在机场贵宾室将其抓获。
这个看似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在面对铁证时终于低下了头。
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
张昊天苦笑,只是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摸清了整个网络。
案件的成功破获,揭开了网络黑产的神秘面纱。
但这个庞大的犯罪网络,还远未完全摧毁。
在案件总结会上,林风沉重地说:
这起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网络犯罪已经形成专业化、链条化的运作模式,我们的打击手段也必须升级。
他转向韩立平:
立即着手研发网络犯罪智能预警系统,要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窗外,夜色深沉。
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新的网络犯罪可能正在滋生。
而对林风和他的团队来说,守护网络空间的清明,已经成为新的使命。
更严峻的挑战,已经悄然来临。
张昊天落网后的第三天清晨,省厅党委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林风站在电子沙盘前,激光笔的红点依次扫过全省网络犯罪高发区域。
同志们,7·15系列网络犯罪案件暴露出一个严峻问题。
林风声音凝重,我们的打击模式还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这在与专业化、链条化的网络犯罪对抗时非常被动。
网安总队长韩立平推了推眼镜:
我同意林总的判断。现在网络犯罪已经形成产业链,从技术开发、信息窃取到资金转移,各个环节都有专业团队运作。
刑侦总队的王大队长挠着头:
可我们刑警对网络技术一窍不通啊!上次追查诈骗电话,光查基站定位就折腾了半天。
所以必须改变作战模式。林风切换幻灯片,
我建议成立网络犯罪联合专案组,从网安、刑侦、经侦三个总队抽调精锐,实行一体化作战。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议论声。
一位老支队长皱眉道:不同警种混编,指挥体系怎么理顺?
办案流程怎么统一?
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林风点开组织架构图,专案组设指挥长一名,由我担任。
下设三个作战单元:
网安负责技术支撑,刑侦负责线下抓捕,经侦负责资金追踪。
各单元既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
周厅长缓缓开口:
这个设想很有魄力。但是林风,你要清楚,打破警种壁垒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难也要做。
林风目光坚定,犯罪分子都已经联合作案了,我们警方更不能单打独斗。
经过激烈讨论,方案最终获得通过。
当天下午,省厅正式下发《关于成立网络犯罪联合专案组的通知》。
专案组办公区设在刑侦总队三楼。
韩立平带着网安的技术骨干搬进来时,王大队长正指挥着刑警们腾位置。
老韩,这几台服务器放哪?
一个年轻网警推着设备车问。
王大队长大手一挥:就放墙角!别挡着咱们出现场的通道!
韩立平皱眉:王队,这些是精密设备,需要恒温恒湿环境。
办案子哪那么多讲究!
王大队长不以为然。
林风走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都别争了。
他指着规划图,技术区设在东侧,配备专业机柜和空调。
办案区在西侧,留出装备存放空间。
中间设联合研判区,便于实时交流。
安排妥当后,林风把各单元负责人叫到会议室。
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林风环视众人,我不管之前是哪个部门的,在专案组就要服从统一指挥。
第一次联合研判会就遇到了难题。
网安支队发现一个可疑赌博平台,技术员小刘汇报:
该平台服务器在境外,但运维Ip在本市。
我们建议先进行网络侦查,收集更多证据...
等你们收集完证据,人都跑光了!
王大队长打断道,既然锁定位置了,就应该立即抓捕!
莽撞!
韩立平反驳,没有固定电子证据,抓了人也定不了罪!
眼看双方要起争执,林风敲了敲桌子:
折中方案:
网安组继续网络侦查,固定证据;
刑侦组做好抓捕准备,一旦证据到位立即行动;
经侦组同步追踪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