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
星城冬日的清晨,天色灰蒙,呵气成霜。
林家别墅那扇沉重的雕花大门,在林星冉身后缓缓闭合,发出沉闷而决绝的“咔哒”一声,彻底隔绝了门内那个充斥着虚假温情、冰冷算计和令人窒息的“家”。
她没有回头。身上只背着一个简单的双肩包,里面塞着她从林家带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件属于自己的东西——几件常穿的t恤牛仔裤,那件在片场救过急的深灰色连帽卫衣,还有一个小小的、装着身份证和几张零钱的旧钱包。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林家那些昂贵的衣裙、珠宝、奢侈品包,她一件未动,全都整齐地留在那个华丽冰冷的衣帽间里,如同褪下一件从不合身的戏服。
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一股凛冽的自由味道。她站在空旷的车道上,最后看了一眼身后那栋在冬日寒风中显得愈发肃穆而疏离的庞大建筑。这里曾是她一度以为可以停靠的港湾,却最终证明是暗流汹涌的漩涡。假千金林薇薇甜美笑容下的毒刺,亲生父母林正宏和林婉茹看似弥补实则疏离、甚至带着嫌弃的复杂态度……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最终沉淀为眼底一片冰冷的平静。
没有怨恨,没有不甘,只有一种彻底斩断后的释然和清醒。
“再见。”她对着那扇门,无声地吐出两个字。不是告别,而是宣言——与过去那个渴望亲情、一度试图融入却格格不入的“林家真千金”身份彻底告别。
从今天起,她只是林星冉。一个需要靠自己双手挣未来、活得堂堂正正的林星冉。
她拉了拉双肩包的带子,转身,步伐坚定地走向别墅区的大门,再也没有回头。
公交转地铁,再步行一段。当她站在星耀娱乐公司气派的写字楼下时,清晨的阳光刚好穿透云层,洒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她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与之前来签约时的懵懂不同,这一次,她的目标明确。直接找到苏棠,开门见山。
“棠姐,我搬出林家了。”她的语气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以后工作上的事,直接联系我。生活上的,我自己能搞定。”
苏棠正在处理文件,闻言猛地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只背着个双肩包、神色却异常平静坚定的女孩。她瞬间明白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心疼,但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支持。她没有多问一句废话,只是干脆利落地点头:“好。知道了。公寓我已经帮你物色好了两套,安保和环境都不错,离公司也近,下午我让助理带你去看看,喜欢哪套定哪套。公司有新人租房补贴,剩下的,从你后续收入里扣。”
“谢谢棠姐。”林星冉真心实意地道谢。苏棠的这份雪中送炭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干脆,让她觉得温暖而踏实。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棠笑了笑,眼神锐利起来,“离开了也好,清净。正好,有个事要跟你说。水果台那边有个新综艺《田园日记》在找嘉宾,主打慢生活纪实,但需要一些有话题度的新鲜面孔。我觉得风格跟你……嗯,某种程度上有点契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虽然是飞行嘉宾,只录一期,但机会不错,我帮你争取了试镜机会。”
《田园日记》?林星冉愣了一下。这名字听起来跟她这个“沙雕梗王”似乎八竿子打不着。
“放心,”苏棠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是真让你去种地养猪。节目形式是让嘉宾体验乡村生活,但重点是‘体验’过程中的真实反应和互动。以你的性格……说不定能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就算撞不出,老老实实体验生活,刷个脸熟也不错。去试试?”
林星冉只思考了三秒,便重重点头:“去!” 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工作和机会。无论什么类型,她都要牢牢抓住。
试镜很顺利。或许是她身上那种与娱乐圈精致感格格不入的“真实感”,或许是她面对节目组各种“刁难”设定时那副“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就真去种地”的淡定又略带沙雕的气质,打动了导演。她成功拿下了这个飞行嘉宾的名额。
几天后,林星冉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跟着节目组的车,来到了远离城市喧嚣的拍摄地——一个风景如画、却着实有些偏僻落后的南方小山村。
节目录制果然如预想般……充满“挑战”。是真的要下地插秧(虽然只是在已经犁好的田里象征性种几排),是真的要喂猪(虽然只是把饲料倒进槽里),是真的要生火做饭(土灶的那种!)。
其他几位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有的手忙脚乱,有的叫苦不迭,有的努力维持着明星形象却频频破功。林星冉却仿佛鱼儿入了水……呃,或许是泥鳅入了泥潭?
她插秧插得歪歪扭扭,却一本正经地跟拍她的摄像师傅讨论“这秧苗是不是有点营养不良”; 喂猪时对着哼哼唧唧的小猪仔唠嗑:“多吃点,长壮点,年底就能……” 生火被熏得眼泪直流,脸上还蹭了几道黑灰,却得意洋洋地举着一根烧火棍宣布:“看!人类早期驯服野生火焰珍贵影像!” 挖红薯一锄头下去差点把自己绊倒,摔了个屁墩儿,却就势坐在田埂上,拿起那个奇形怪状的红薯,对着镜头开始即兴表演:“这位红薯兄台,我看你骨骼清奇,必是薯中龙凤,将来不是被烤就是被蒸,注定成就一番风味……”
她完全放飞了自我,将“沙雕”进行到底。没有偶像包袱,没有表情管理,只有最真实、有时甚至有点笨拙却异常鲜活可爱的反应。这种与田园慢生活综艺看似违和、却又奇妙融合的“泥石流”风格,竟意外地制造了无数笑点,让现场工作人员忍俊不禁,也让后期剪辑师如获至宝。
一天的录制结束,虽然累得腰酸背痛,身上沾满了泥点草屑,但林星冉心情却异常畅快。这种脚踏实地的劳累,远比在林家戴着面具勾心斗角要轻松自在。
晚上,节目组安排大家住在村里的民宿。条件简陋,热水时有时无,网络信号微弱。同屋的女嘉宾对着手机信号格唉声叹气,林星冉却毫不在意,洗漱完后,盘腿坐在硬板床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兴致勃勃地研究明天要体验的“传统手工磨豆浆”流程。
窗外是寂静的田野,偶尔传来几声狗吠虫鸣。空气清冷,却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
她拿出手机,信号只有微弱的一格。她点开微博,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刷新了半天,才艰难地加载出来。
忽然,一条带着“爆”字词条的热搜,猝不及防地撞入了她的眼帘——
#沈氏集团战略投资星耀娱乐,强强联合打造文娱新生态#
她的心猛地一跳。沈氏?那个庞然大物?投资星耀?
她下意识地点开词条。里面是官方发布的通稿,用词严谨,格局宏大,分析了行业前景,阐述了战略意义。但在通稿末尾,却附上了一张签约仪式的现场照片。
照片上,星耀的老总正满面春风地与一个人握手。而那个人……
林星冉的呼吸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照片上的男人,穿着剪裁完美的黑色西装,身姿挺拔如松,侧脸线条冷硬利落,鼻梁高挺,薄唇紧抿。他正微微颔首,听着星耀老总说话,眼神深邃,隔着像素屏幕,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股迫人的、上位者的冷冽气场和掌控一切的强大自信。
即使只是一个侧影,即使隔着屏幕,林星冉也瞬间认出了他——慈善晚宴那晚,在二楼露台,那个曾用冰冷审视的目光短暂地落在她身上的男人。
沈聿珩。
原来他叫沈聿珩。
所以,他现在……成了她老板的老板?
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难以言喻。仿佛两条原本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节点,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一下,产生了某种隐晦的交集。她想起晚宴后台那碗来历不明却无比及时的酸辣粉,想起苏棠当时复杂探究的眼神……难道……
她甩了甩头,把这个过于荒谬的猜测抛开。那样一个站在云端、冷眼俯瞰众生的人物,怎么会注意到她这只刚刚爬出泥潭、还在奋力扑腾的小虾米?投资星耀,自然是出于庞大的商业布局考量,与她无关。
只是,命运似乎已经开始悄然转动齿轮。
她关掉微博,将手机扔到一边,重新拿起那张“石磨豆浆使用说明”,试图将那个冷峻的身影和“老板的老板”这个身份带来的微妙压迫感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眼下,更重要的是明天的豆浆能不能磨成功,以及……怎么才能在不把黄豆洒得到处都是的前提下,推动那个看起来沉重无比的石头磨盘。
她深吸一口带着乡村寒意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明亮。
未来的路还很长,也注定不会平坦。林家的阴影或许仍未完全散去,娱乐圈的明枪暗箭只会多不会少,而现在,又似乎隐隐卷入更庞大的资本格局之中。
但此刻,坐在简陋的乡村民宿里,计划着明天怎么磨豆浆的她,内心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平静。
她靠自己,挣来了离开牢笼的自由; 她靠自己,抓住了工作的机会; 她也要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
星光或许遥远,但脚下的路,是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