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事件带来的紧迫感,让刘远洋和刘洛依将武器升级提到了最优先的位置。营地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充满了各种试验和打磨的声音。
刘远洋选中的那根黑木极其坚硬,处理起来异常困难。他先用石片反复刮削,再用水打湿后放在火边慢慢烘烤,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其微微弯曲,塑造成理想的弓臂弧度。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火候的精准掌控,稍有不慎,木材就可能开裂报废。
刘洛依提取藤蔓汁液的过程同样不轻松。那种藤蔓表皮布满细刺,汁液粘稠且带有一定的腐蚀性。她小心地割开藤蔓,用陶罐收集流出的乳白色汁液,再经过沉淀、过滤,得到相对纯净的粘合剂。她的手指因此被腐蚀得有些红肿,但她毫不在意,反而为成功提取而欣喜。
几天后,弓臂初步成型,野猪獠牙也被打磨得更加光滑,与弓臂末端的凹槽初步契合。最关键的一步到了——粘合。
刘远洋将精心提炼的藤蔓胶均匀涂抹在弓臂凹槽和獠牙根部,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两者对接、压紧,用柔韧的树皮纤维紧紧捆绑固定。
“接下来,就是等待它彻底干透了。”刘远洋看着初步成型的复合弓,眼中充满了期待。这把弓融合了黑木的坚韧、野猪獠牙的刚硬以及天然树胶的粘合力,其性能绝非之前的粗糙木弓可比。
在等待弓身定型的时间里,刘远洋开始制作新的箭矢。他选用笔直细密的硬木作为箭杆,尾部刻出标准的箭羽槽。箭簇则是一个难题,没有金属,他只能将之前收集的、最坚硬的燧石和黑曜石碎片,仔细敲打成尖锐的薄片,再用树胶和细藤丝牢牢捆绑在箭杆前端。虽然比不上金属箭簇,但穿透力已远超之前的简单削尖木棍。
刘洛依负责的野猪皮鞣制也接近完成。经过反复刮削、灰浸、拉伸和烟熏,原本僵硬腥臊的野猪皮变得相对柔软而坚韧,散发出淡淡的皮革和烟熏混合的气味。她将其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用骨针和坚韧的植物纤维线,为刘远洋缝制了一件简易的皮背心和护臂。虽然做工粗糙,但提供的防护力远非布衣可比。剩下的边角料,则被她精心编织,搓制成了一根根异常强韧的弓弦。
七日后,藤蔓胶彻底干透硬化,粘合处牢固无比。刘远洋解下捆绑的树皮,一把造型古朴、带着野性力量感的复合弓呈现在眼前。弓身呈现出黑木的深色纹理,两端镶嵌着微微弯曲、闪烁着冷光的野猪獠牙弓弰,充满了力量感。
他深吸一口气,将刘洛依新搓制的弓弦挂上。拉弦的瞬间,他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弓臂反馈回来的力道沉稳而强劲,远非旧弓可比。他用了七分力,才将弓弦拉至满月状。
他搭上一支新制的黑曜石箭簇箭矢,瞄准五十步外一棵树干上的疤痕。
“嘣——!”
弓弦回弹,发出低沉而有力的震响!箭矢如同黑色的闪电般疾射而出!
“咄!”的一声闷响,箭矢深深钉入了树干,尾羽剧烈颤动!箭簇没入树干近半,威力惊人!
“成功了!”刘远洋难掩兴奋之色。这把弓的射程、威力和精准度,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有了它,无论是狩猎还是自卫,底气都足了许多。
刘洛依也走了过来,看着深深嵌入树干的箭矢,眼中异彩连连。她轻轻抚过冰冷的弓身和獠牙弓弰,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力量,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刘远洋将皮背心和护臂穿上身,虽然简陋,却莫名地让他感到一种战士般的沉稳。他背上新弓,箭囊里插着二十支新箭,整个人气质都为之一变,少了几分书卷气,多了几分丛林生存者的彪悍与锐利。
“有了这些,我们在这片林子里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刘远洋握着刘洛依的手,信心倍增。
刘洛依看着他英挺的模样,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轻轻“嗯”了一声。
武器的升级,不仅仅是战斗力的提升,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挣扎求生的逃亡者,而是开始真正具备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甚至开拓的力量。
当然,他们并未因此而自满。雨林的深邃与未知,依旧让他们保持敬畏。但手中紧握的新力量,无疑给了他们探索更广阔天地、迎接未来挑战的勇气。
夕阳下,刘远洋开始练习射箭,适应新弓的性能。箭矢破空声不时响起,惊飞林间的宿鸟。刘洛依则坐在溪边,继续完善着她的药囊,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目光温柔而坚定。
新的力量,已然握在手中。而他们的故事,也将随着这把凝聚着智慧与勇气的弓,射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