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看着武则天雷厉风行的模样,心里暗暗佩服,却也忍不住问道:
“天后,陛下那边……会不会有异议?”
(?`~′?)
武则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陛下病重,离不开本宫的辅佐。
他心里或许有猜忌,但他更清楚,一旦本宫倒台,朝堂必然大乱,那些隐藏的反对势力会趁机崛起,到时候别说大唐的盛世,就连他的皇位都保不住。”
(
)ノ)`- )
她走到殿内,拿起案几上的一份奏折,正是当年李弘替义阳公主求情的手书。
看着上面稚嫩却坚定的字迹,武则天的眼神柔和了一瞬,随即又被狠厉取代:
“弘儿是个好孩子,仁孝、贤能,可他太心软,太不懂朝堂的险恶。
若他真的登基,恐怕会被那些老臣牵着鼻子走,到时候本宫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v_v??:)
“天后,您当年……真的没有对孝敬皇帝下手吗?”
上官婉儿犹豫了很久,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这个敏感的问题。
(╬◣д◢)
武则天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说道:
“本宫是他的母亲,虎毒不食子。
可在权力面前,亲情有时候就是最没用的东西。
弘儿的死,是天妒英才,是他自己体弱多病,与本宫无关。
但既然世人愿意相信他是被本宫所杀,那本宫不妨就借着这个名声,让那些觊觎权力的人知道,本宫不是好惹的。”
<(。_。)>
当晚,洛阳城就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郝处俊的门生被查出贪赃枉法,证据确凿;
三位上书的御史家里突然被搜出“谋逆”的信件(实则是武则天派人伪造);
当年为李弘诊治的御医被带到朝堂,当众详细说明了李弘的病情,证明他确实是肺痨加重而死。
(︶︿︶)
第二天早朝,裴炎带领一众“挺武派”大臣集体上书,弹劾郝处俊“勾结党羽、妖言惑众、意图谋反”。
证据确凿之下,李治纵然有心维护,也无力回天。
最终,郝处俊被免去宰相之职,贬谪到偏远的岭南;
三位御史被削去官职,流放三千里;
其他参与呼吁彻查的官员,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
一场针对武则天的“疑武派”风波,就这样被她以雷霆手段平息。
朝堂上的官员们见状,再也没人敢轻易质疑武则天,“挺武派”的势力越来越大,武则天的权力也更加稳固。
(?w? )
当天幕上播放出郝处俊被贬谪的消息时,弹幕再次炸开:
?【卧槽!武则天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一夜之间就清算了疑武派!】
? 【这手段也太狠了!伪造证据、杀鸡儆猴,不愧是要当女皇帝的人!】
?【郝处俊也太惨了吧?就因为说了句要彻查,就被流放了】
?【现在没人敢质疑武则天了吧?这威慑力绝了!】
?【李治:我好像是个摆设?(手动狗头.jpg)】
<(。_。)>
紫宸殿里,武则天看着天幕上的弹幕,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的目标是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为了这个目标,她可以付出一切,包括忍受千古骂名。
(╥╯^╰╥)
而此时的上阳宫,李治看着朝堂上的变故,心里充满了无力感。
他知道,武则天这是在杀鸡儆猴,也是在向他示威。
可他病重体弱,根本没有能力与之抗衡,只能眼睁睁看着武则天一步步掌控朝政。
(**)
东宫的李贤得知郝处俊被贬的消息后,吓得浑身发冷。
他更加确定,天幕上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母后为了权力,真的可以不择手段。
他暗中加快了联络亲信的步伐,一场太子与母后之间的权力斗争,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
至于这个位面的李唐究竟会如何发展,无人可知~
七玥这边已经看到了第十二个太子?
【12.李贤(唐高宗太子):
“聪慧却作死”,质疑老妈武则天的统治,被流放后逼死,留下“黄台瓜辞”的悲情诗句,堪称“反骨太子的下场”。】
(*′I`*)
大家都知道,李弘去世后,武则天和李治立了李贤为第二位太子。
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他的生平记事和高光时刻。
公元684年,巴州的一间破旧宅院里,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
被废黜的太子李贤接过内侍递来的三尺白绫,看着窗外萧瑟的秋风,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
谁能想到,这位曾集聪慧与才华于一身的大唐储君,最终会落得被亲妈武则天逼死的下场?
他留下的那首《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自可,四摘抱蔓归”,
更是成了千古流传的悲情绝唱。
(?ˉ??ˉ??)
李贤这位“反骨太子”的一生———
他到底有多刚?
敢直接叫板武则天?
又为啥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看完只能说:
太敢了,也太惨了!(? ? ?? )
说起来,他也是开局即顶配的“学霸太子”,才华碾压同龄人~
(/_\)
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出生于公元654年,比哥哥李弘小两岁。
作为嫡次子,李贤从小就自带光环,再加上他智商超群,妥妥的“学霸级”人物,深得李治的喜爱。
《旧唐书》记载他“容止端雅,读书过目不忘”,简单说就是不仅长得帅,记忆力还逆天,堪称大唐版“学神”。
(七玥又羡慕了:“怎么又一个过目不忘的,古代的过目不忘的人真的那么多吗?”
疑惑.jpg)
小时候的李贤,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他6岁就能背诵《尚书》《礼记》,8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每次父皇考他学问,他都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一次,李治让他讲解《论语》里“吾日三省吾身”,李贤居然举一反三,说~
“作为储君,更要每日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仁孝、是否任用了贤才、是否体察了民情”,
听得李治连连点头,对武则天说:
“这孩子的才华,比弘儿还要出众!”
●)o(●
【七玥吐槽:“我怎么有种永乐大帝对金豆子说的那句“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那种感觉。
不过该说不说的,你看他爹李世民有了李承乾之后却喜欢李泰,荔枝虽然说没有表现出非常喜欢李贤,但这句话其实多少也有那么一点点夸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