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的收集和知识的播撒,让林向阳对南锣鼓巷95号院的了解日益深入,也逐渐摸清了院里各户人家的大致情况和邻里关系。除了那些戏份十足的主角,院里也住着一些如同背景板般的老实人家,他们沉默寡言,勤恳度日,却往往最容易在时代的浪潮和院里的风波中受到冲击。
后院的老李家,就是这样的存在。李师傅是轧钢厂的普通工人,为人老实巴交,技术也平平,家里孩子多,老婆身体还不好,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些信息,是林向阳从阎埠贵喋喋不休的抱怨和显摆中,像淘金一样一点点筛选出来的。
这天,林向阳照例在巷口卖菜,阎埠贵又溜达过来,一边挑着品相差但价格便宜的蔬菜,一边习惯性地开始播报“院闻”。
“唉,你是不知道,后院老李家,这回可难了。”阎埠贵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幸灾乐祸,又有点同情的复杂语气,“他家小三子,前儿个晚上发起高烧,抽风,吓死个人!连夜送到诊所,大夫说是急性肺炎,得用盘尼西林(青霉素),那玩意儿金贵着呢!老李把家底都掏空了,还差着不少钱呢!正满世界借钱,可这年头,谁家有余粮啊?”
急性肺炎?盘尼西林?
林向阳心里咯噔一下。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儿童肺炎是足以致命的急症。老李家的情况他了解,确实拿不出这笔钱。院里其他人?易中海或许会管,但恐怕也会有一番说道;傻柱有心无力;贾家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直接拿钱给他们?不行。太突兀,无法解释来源,而且升米恩斗米仇,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也违背了他“低调观察”的原则。
但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可能因为缺钱而耽误治疗?他做不到。系统赋予他能力和知识,不是为了让他冷眼旁观的。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记得,上次签到,系统除了日常物资,还给了几株品相不错的、晒干的中草药,其中有一株是野生黄芪,年份足,品相好,在这个时代,拿到药材铺是能换些钱的。这东西对他用处不大,正好可以用来解燃眉之急。
但如何将这株黄芪“合理”地送到老李家手里,是个问题。
他的目光,落在了正埋头挑菜的阎埠贵身上。一个计划瞬间成型。
“唉,得病可是大事,没钱真能要命。”林向阳附和着叹了口气,随即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对阎埠贵说:“阎老师,说起来也巧,我前两天在城外山上捡柴火,好像看见一株老黄芪,看着年份挺足的,我也不懂这个,就没在意。您说,那玩意儿值钱吗?”
“黄芪?”阎埠贵猛地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可是听说过,野生的好黄芪能卖上价钱!“你在哪儿看见的?具体什么样?”
林向阳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就在西山那边,一个背阴的坡上,长得跟小树似的,根挺粗。我也说不准,兴许看错了呢?”
他描述得模棱两可,但却成功勾起了阎埠贵的极大兴趣。阎埠贵精于算计,对这种“意外之财”最为敏感。
“西山背阴坡……跟小树似的……”阎埠贵喃喃自语,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开了。要是真能找到,岂不是白捡一笔钱?
林向阳见状,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不再多说,继续忙活自己的生意。
第二天,林向阳特意提早了一些来到巷口。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阎埠贵提着一个布口袋,兴冲冲地从胡同里出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向阳!向阳!”阎埠贵凑到车前,神秘兮兮地低声道,“你昨天说的那个地方,我早上去看了!你猜怎么着?真让我找着了!好大一株老黄芪!品相没得说!”
林向阳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羡慕:“真的啊?阎老师您运气可真好!那能卖不少钱吧?”
“嘿嘿,还行,还行!”阎埠贵得意地搓着手,显然收获不小。他看了看林向阳,似乎觉得这好运是林向阳带来的,便难得大方地说道:“说起来,还多亏了你提醒!这样,今天你这菜,给我多称点!”
林向阳笑着应了,称菜时依旧“习惯性”地手一抖,多给了些。
阎埠贵心满意足地提着菜和那株“意外之财”回去了。
林向阳知道,以阎埠贵的性格,肯定会第一时间把黄芪拿去药材铺换钱。而换了钱之后呢?他或许会藏起大部分,但手里突然有了活钱,又刚刚“沾了喜气”,面对院里正在筹钱救孩子的老李家,他会不会……稍微表现一下?
哪怕只是借出一点点,或者假装大方地“赞助”一点,既能落个人情,又能显示自己的“能耐”和“善心”,这对于爱面子的阎埠贵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林向阳所预料。
当天下午,阎埠贵就从药材铺回来了,怀里揣着换来的钱,脸上红光满面。他先是回家藏好了大部分,然后捏着几张毛票,故意在院里人多的地方晃悠,唉声叹气地提起老李家孩子的病,然后“恰好”被易中海听到。
在易中海的“动员”和众人的目光下,阎埠贵“勉为其难”又“深明大义”地拿出了那几张毛票,表示要捐给老李家给孩子治病。虽然钱不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无疑是雪中送炭。
老李夫妇千恩万谢,院里其他人也对阎埠贵刮目相看,觉得这阎老西今天居然转了性。
阎埠贵享受着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既得了实惠,又赚了名声,这运气真是来了挡都挡不住!他完全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一个卖菜少年在幕后轻轻推动的结果。
几天后,林向阳从阎埠贵口中得知,老李家的孩子用了药,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正在慢慢恢复。
听到这个消息,林向阳心中一片平静。
他既没有出面,也没有损失什么(那株黄芪本就是意外所得),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一个濒临绝境的家庭,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
而阎埠贵,这个他手中的“工具人”,还在为自己“好运”和“善举”沾沾自喜,浑然不觉自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一举多得……”林向阳看着阎埠贵远去的背影,嘴角微扬。
这次暗中的援手,让他对自己的“引导者”角色,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信心。他不需要站到台前,只需要在幕后,巧妙地利用人性的弱点和信息的优势,就能拨动命运的琴弦,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种感觉,很好。
他期待着,下一次“投下石子”的机会。而他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变数的四合院里,这样的机会,绝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