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林向阳深知,在未来的动荡中,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个稳固的、基于互信和互助的邻里关系网络,有时比物资储备更为重要。它能在关键时刻提供信息、声援,甚至是一处暂时的避风港。因此,在默默进行物质准备的同时,他更加刻意地、却又不着痕迹地,开始编织和巩固四合院里这张无形的人际关系网。
他的策略清晰而明确:重点团结“老实人”和“可团结对象”,与“掌权者”保持良性互动,对潜在的“麻烦源”则敬而远之或巧妙制约。
**核心层:老实人与可团结对象**
* **秦淮茹一家:** 这是林向阳重点维系的关系。他继续通过妹妹林向红“分享”零食和学习用品,维持着与棒梗、小当的友好。他偶尔会“无意间”提醒秦淮茹一些生活小窍门,比如哪种野菜能吃,如何延长白菜的储存时间。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父亲林大山,在厂里对秦淮茹也多有照应,分配工作时适当倾斜,让她能多拿些计件工资。秦淮茹感念于心,将林家视为真正的依靠,贾张氏虽然嘴上依旧不饶人,但也不敢再对林家说三道四。
* **后院的赵婶一家、前院的李家等:** 这些是院里普通的工人家庭,本性善良,不惹是非。林向阳让母亲在日常交往中多与他们走动,交换些菜苗、咸菜,互相借个针头线脑。林家修缮下水道带来的便利,也让这些人家承情。林向阳本人见到这些长辈,必定礼貌问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友善,积累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阎埠贵:** 这位“文化人”虽然算计,但本质不坏,且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和“知识外衣”提供者。林向阳维持着与他的“交易”,但不再仅限于物质,有时会“请教”他一些历史典故或文学问题,满足其虚荣心。同时,也通过他组织的读书会,与院里其他一些向往知识的居民保持了良好联系。
* **傻柱:** 傻柱性子直,恩怨分明,是院里一股重要的“武力”和“舆论”力量。林向阳继续用“失传菜谱”吊着他,偶尔夸赞他的厨艺,让傻柱始终觉得林向阳是“自己人”,是懂得欣赏他价值的“知音”。有傻柱明里暗里的维护,院里等闲没人敢找林家麻烦。
**中间层:掌权的大爷们**
* **一大爷易中海:** 林向阳对易中海始终保持尊敬,但不过分亲近。遇到院里大事,他会认真听取易中海的意见,偶尔在技术或道理层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看法,既展示了能力,又维护了易中海的权威。易中海欣赏他的才华和稳重,视其为可以信赖的晚辈和潜在的接班人,在许多事情上会不自觉地偏袒林家。
* **二大爷刘海中:** 对这位官迷,林向阳敬而远之。见面客气打招呼,但绝不深谈,更不给他任何攀附或利用的机会。刘海中见识过林家的“能量”和与易中海的关系,也不敢轻易造次,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和气。
* **三大爷阎埠贵:** 关系已归入核心层管理,既是信息源,也是团结对象。
**外层:警惕与制约**
* **许大茂:** 此人已被彻底震慑和“收买”,目前处于积极巴结状态。林向阳乐见其成,偶尔给他一点无关紧要的“甜头”(如电影好位置),让他持续保持这种姿态,但内心始终对其保持警惕,绝不交心。
这张关系网并非刻意营营役役的结果,而是林向阳在过去一年多里,通过一次次真诚的帮助(如接济秦淮茹)、共享的利益(如与阎埠贵交易)、展示的能力(如解决技术难题)和恰当的距离感(如对几位大爷),自然而然形成的。
它无形,却真实存在。
当林向红和院里其他孩子发生小摩擦时,不用林家出面,自然有邻居站出来主持公道;当林家需要临时借用个什么工具时,几乎家家都愿意行个方便;当外面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消息时,也总有人会悄悄给林家递个话。
这种牢固的邻里情谊和广泛的人脉,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它让林家虽然备受关注,却并非孤立的靶子,而是深深嵌入大院肌体的一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
林向阳深知,在未来的风浪中,个人的突出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他精心编织的这张网,就像一层富有弹性的保护垫,既能缓冲外部的冲击,也能在内部形成支撑。它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但能极大地增加生存的几率和回旋的余地。
他依旧每天上学、读书,在院里安静地行走,与邻居温和地交谈。但在那平静的外表下,他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已经将棋盘上的棋子,摆放在了最有利于己方的位置。四合院这个小世界,已然在他的经营下,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实堡垒,静静等待着时代洪流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