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寒风,像是裹着冰碴子,抽打在脸上生疼。屋外天寒地冻,林家的土坯房里,却因为那台不停歇的缝纫机和灶膛里不灭的火焰,维持着一种艰难的温暖。
李秀兰坐在她那把“舒坦椅子”上,双脚熟练地踩着踏板,手中的布料在机针下飞快地移动。她的客户群体,经过近一年的积累,已经不再局限于林家屯和周边几个村子。名声传开,连镇上,甚至偶尔从北平城里出来的人,也会慕名找来,请她制作衣裳。
这些客户,三教九流,身份各异。有镇上粮店掌柜的婆娘,有保公所小职员的家属,有家里开着杂货铺的老板娘,也有看起来普普通通、言语却颇为谨慎的妇人。
林向阳以前并未过多留意母亲与这些客户的交流,只当是寻常的生意往来和妇人间的闲谈。直到最近,他拥有了【初级洞察术】,才开始更细致地观察。
他注意到,母亲李秀兰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方式有着微妙的差别。
面对粮店掌柜的婆娘,她会适时地夸赞对方带来的布料稀罕、花色好看,顺便感叹一句“现在这好布可不好买,价钱也贵”,往往能引对方抱怨一番粮价和布票的紧张,透露出一些市场供应的信息。
面对保公所职员的家属,她会一边量尺寸,一边像是随口关心地问问“最近公所忙不忙?俺家那口子前几天进城,说盘查好像又严了?” 对方往往会在抱怨丈夫辛苦的同时,透露一些基层管控的动态,比如最近在重点盘查什么路段,或者上面又下了什么新的指令。
而面对那些言语谨慎、气质却不同于普通农妇或商贩家眷的客户,李秀兰则会表现出一种格外的理解和体贴。她不会过多打探对方的家世来历,只是专注地讨论衣服的款式和尺寸,但在量体或者交付成衣时,会用一种只有女人才懂的、带着关切的眼神和语气,低声问一句:“最近……家里都还好吧?没什么为难的事吧?”
这种不带功利性的、纯粹的关怀,往往能敲开对方的心防。对方可能会轻轻叹口气,说一句“还行,就是孩子他爹有日子没信儿了,心里惦记”,或者“劳您惦记,就是最近风声紧,走动不方便”。
这些看似寻常的对话,林向阳如今用【初级洞察术】去感知,却能察觉到其中蕴含的深意。那些“有日子没信儿”,可能意味着交通员在执行任务;“风声紧,走动不方便”,可能反映了敌人加强了某一区域的封锁或搜查。
更让林向阳惊讶的是,母亲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对信息的筛选和记忆能力。她能从那些零碎的、看似无关的闲谈中,敏锐地捕捉到可能与丈夫、儿子所从事的“事业”相关的片段。
这天晚上,林大山从外面回来,脸色有些凝重。一家人吃过晚饭,小向红睡下后,林大山低声对李秀兰说:“上面通知,南边那条备用线路可能暴露了,让咱们这边最近都谨慎点,非必要不启用。”
李秀兰正在收拾针线笸箩,闻言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说:“他爹,我今天给镇上老刘家的媳妇做衣裳,就是她男人在邮电所干活的那个。她量衣服的时候念叨,说她男人这两天被抽调去协助检查往南边去的信件和电报,说是查得特别严,还加了人手。”
林大山眼神一凛:“邮电所?往南边的信件?”
李秀兰点点头,继续道:“还有,前街张寡妇,她娘家兄弟不是在城门口当差吗?上次来取衣服的时候也说,最近对往南边运货的车查得特别紧,连车底板都要敲一遍。”
这两条来自不同渠道、看似毫不相干的信息,与组织上通知的“南边线路可能暴露”的消息,隐隐吻合!敌人很可能确实加强了对南向通信和交通的监控!
林大山深吸一口气,看向妻子的目光充满了惊讶和赞许:“秀兰,你这……消息比我还灵通啊!”
李秀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听着了,顺嘴一说。兴许是巧合呢。”
一旁的林向阳,心中却是翻涌不已。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母亲李秀兰,绝不仅仅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一个手艺精湛的裁缝。在她那温和、甚至有些怯懦的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的细心、敏锐和记忆力!
她利用缝纫这个最不起眼的职业作为掩护,建立了一个以女性为主、覆盖三教九流的信息网络。这个网络不显山不露水,却如同最细密的蛛网,能捕捉到空气中最微弱的震动。她或许不懂得什么高深的情报理论,但她凭借着一个妻子和母亲的本能,以及对丈夫事业的默默支持,将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
父亲林大山是明线上的交通员,负责关键信息的传递和危险任务;而母亲李秀兰,则是暗线中的情报收集者,利用日常生活编织信息网,为父亲的行动提供预警和背景支持。
夫妻二人,一明一暗,配合得如此默契,如此天衣无缝!
林向阳回想起自己之前利用“看病”和“改良农具”等方式扩展信息渠道,还暗自有些得意。现在看来,母亲早就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这条隐秘的战线上,默默地耕耘和奉献了。
“娘,您真厉害。”林向阳由衷地说道。
李秀兰被儿子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厉害啥,就是跟人唠唠嗑。你们爷俩在外头奔波,我在家,能帮上点小忙,心里也踏实点。”
林大山看着妻子,眼神柔和,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林向阳对“家庭”在这个时代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血缘的共同体,更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一个斗争的共同体。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的生存和未来,也为他们所信仰的那个更美好的未来,贡献着力量。
母亲的智慧,如同地下悄然流淌的暗河,无声,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个家,因为有了她,变得更加稳固和坚韧。林向阳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以及守护这个家的决心,也变得更加沉重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