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周科长把林卫家叫到了办公室。
“卫家,坐。”周建军亲自给他倒了杯水,脸上的笑容比平时要真切几分。
“有个重要的任务,王主任点名让你去办。”
“科长,您吩咐。”
“你也知道,这天是一天比一天凉了。”
周建军叹了口气,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全县供销社职工过冬取暖的煤炭,到现在还没着落。
县煤炭公司那边,天天都说没指标供应紧张,催了好几次都拖着。这事儿王主任很上火。”
煤炭,在这个年代,是比粮食还要金贵的战略物资。
没有它工厂的锅炉得停,机关单位的办公室得挨冻,老百姓家里更是过不了冬。
“王主任的意思是,让你去煤炭公司跑一趟,跟他们那边的马经理对接一下。”
周建军看着林卫家,语气郑重,“这个任务不好办。马经理是出了名的‘老狐狸’油盐不进。
以前都是老刘或者老王去,次次都碰一鼻子灰。
这次让你去,是想让你这个新面孔,去试试看能不能打开个缺口。”
这哪是去办事,这简直就是去啃硬骨头。
林卫家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既是王主任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办好了,他在供销社的地位就算是彻底稳了;办砸了,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没本事。
“我明白了,科长。”林卫家没有丝毫犹豫,站起身接过了周建军递过来的介绍信。
“我一定尽力完成任务。”
“嗯,有这个态度就好。”周建军满意地点了点头。
“别有压力尽力就行,需要什么支持科里给你兜着。”
从科长办公室出来,消息很快就在科里传开了。
“啥?让卫家去跑煤炭?”张爱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那不是让新兵蛋子上主战场嘛!马经理那老小子,连老刘的面子都不给卫家去了能行?”
孙丽娟也一脸担忧:“是啊,林大哥,你可得小心点,听说那个马经理最会给人穿小鞋了。”
只有老刘慢悠悠地喝了口茶,对林卫家招了招手。
“过来。”
林卫家走到他跟前。
“知道为啥让你去吗?”老刘眯着眼问。
“因为我是新来的,脸生,输了不丢人,赢了算惊喜。”
“算你小子还没傻透腔。”老刘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了过去。
“这是马经理家的地址。别从单位直接去,下班后换身便服,提点东西,从家里走。
记住,公事私办,才能把难办的公事给办了。至于提什么东西,怎么说,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
当天傍林卫家没有去食堂,而是直接回了宿舍。
他换下工作服,穿上一身普通的灰布衣裳,又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布包。
布包里装的,正是他上次从后山打回来的那头野猪身上,熏得最好的一条腿。
他把猪后腿用几层旧报纸仔细包好,放进一个网兜里,上面又盖了些红薯,这才提着东西,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朝着县城西边的一片家属区走去。
马经理家住的是一栋独立的红砖小院,在周围的平房里显得格外气派。
林卫家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才抬手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看到门口站着个陌生青年,一脸警惕:“你找谁?”
“阿姨您好,请问这里是马经理家吗?我是供销社的,有点工作上的事想向马经理请教。”
林卫家脸上挂着谦逊而真诚的笑容。
妇人打量了他几眼,侧身让开一条缝:“进来吧,他在里屋。”
林卫家进了屋,一个身材微胖、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正是煤炭公司的马经理。
“马经理,您好。”林卫家恭敬地鞠了一躬。
“我是县供销社采购科新来的采购员,我叫林卫家。冒昧来访,打扰您了。”
马经理放下报纸,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说道:“供销社的?找我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林卫家把手里的网兜放在茶几上,将上面的红薯拿开,露出了那条用报纸包着的猪后腿。
“前两天我回了趟乡下老家,我爷爷是个老猎户,运气好前阵子套了头野猪。
家里人没什么好东西孝敬领导,就让我带了条熏好的后腿过来,给您和阿姨尝个鲜。就是点山里东西,不值钱,您可千万别嫌弃。”
马经理看着那条分量不轻的猪后腿,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这年头,猪肉是精贵东西,野猪肉就更是稀罕物了。
他摆了摆手,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小林同志,你太客气了。东西拿回去,你们年轻人上班不容易,留着自己补补身子。”
“马经理,您要是不收,我回去可没法跟我爷爷交代。”
林卫家一脸为难,“我爷爷说了,您是管着全县人民冬天暖不暖和的大领导,最是辛苦,一定得让我把这点心意送到。”
马经理沉默了片刻,终于笑了笑:“行吧,你这年轻人,还挺会说话。东西我收下了,替我谢谢你爷爷。”
他示意妻子把东西收下,然后才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说吧,到底有什么事?”
“马经理,是为咱们县供销社职工冬天取暖用煤的事来的。”
林卫家坐直了身子,把姿态放得更低,“我知道公司这边也困难,指标紧张。
可我们供销社几百号职工,还有底下各个分销点的同志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呢。王主任也是急得嘴上都起了泡,这才派我这个新来的,厚着脸皮上门来求您了。”
“小林啊,”马经理叹了口气,又拿起了官腔。
“不是我不帮忙,是真的没办法。市里给的指标就那么多,僧多粥少,我总不能变出煤来吧?”
林卫家知道正题来了,他没有顺着马经理的话往下说,而是话锋一转,聊起了别的事。
“经理,我刚来,对咱们县里的情况还不熟。今天过来的时候,路过你们煤炭公司的大院,看工人们干活可真辛苦,一个个手上脸上都是煤灰。”
“可不是嘛,都是辛苦活。”马经理随口应道。
“我瞅着,工人们手上戴的线手套,都磨得不成样子了,有的指头都露在外面。这大冷天的,手要是冻坏了,可了不得。”林卫家状似无意地说道。
马经理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手里的报纸也放下了。
“我们公司今年劳保用品的指标也紧张,分下来的手套根本不够用,工人们意见大着呢。”
林卫家立刻接话:“马经理,这事儿,我们供销社说不定能帮上忙!我们库房里正好积压了一批劳保手套,质量是顶好的,就是因为包装上有点小瑕疵,一直没发下去。
您要是需要,我回去跟我们王主任申请一下,先调拨一批给咱们煤炭公司的工人们用,解了您的燃眉之急!”
马经理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头第一次开始正视他。
这小子,不光会送礼,会说话,脑子还转得快,懂得投其所好,从侧面寻找突破口。
“哦?你们供销社还有这批货?”
“千真万确!”林卫家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马经理沉吟了片刻,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小林啊,你是个有心人。”他放下茶杯,看着林卫家,缓缓说道。
“这样吧,手套的事你先去办。至于煤炭,你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但林卫家知道,这事儿,成了!
“谢谢马经理!太谢谢您了!”林卫家连忙站起身,又鞠了一躬,这才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