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曙光城,寒意最深。
钟楼上的风猎猎作响,吹动凌清瑶未束的长发和单薄的衣袍。
她脸上泪痕已干,只留下一片冰冷的肃穆。怀中三颗纪元之核传来的暖意,是这寒夜里唯一的温度,也是压在她肩头的、整个世界的重量。
她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悲伤里。云昭最后那番剧烈的挣扎和力量的剥离,引发的法则波动非同小可,不仅城内的高手有所感应,恐怕城外那些蛰伏的存在也会心生觊觎。她必须立刻稳住局面。
当第一缕微光挣扎着穿透诡异的天幕,照亮钟楼顶端时,凌清瑶的身影已然出现在那里。她没有穿戴执政官的正式礼服,依旧是一身素白常服,但脊梁挺直如松,目光沉静如渊。
在她身后,是闻讯赶来的敖洄、慧觉大师,以及曙光城各部的主要负责人。
他们看着凌清瑶,看着她怀中那三颗缓缓旋转、散发着令人心悸又无比安心气息的光核,看着她脸上那种混合着巨大悲痛与超乎寻常坚毅的神情,心中都已明白了七八分。
城中的居民也被这不同寻常的气氛惊动,自发地聚集到中心广场,仰头望着钟楼上的身影,窃窃私语,不安在空气中弥漫。
凌清瑶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扫过每一张或惶恐、或迷茫、或期待的脸。
她没有动用扩音法阵,但她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就在昨夜,”她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我们的守护者,云昭,将他最后的意志与力量,托付给了我,托付给了……曙光城。”
她缓缓举起双手,将怀中那三颗光核托举过头顶。星陨的璀璨,地魄的厚重,人灵的温暖,在此刻交相辉映,仿佛一轮微型的、新生的太阳,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与寒意。
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为我们击退了虚空,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重生之路!”凌清瑶的声音略微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他为我们承受了法则重构的痛苦,甚至不惜……暂时迷失自我,化作维系这片天地的理性之基!”
她没有隐瞒,而是将残酷的真相以一种充满力量的方式陈述出来。
“有人或许会问,守护者去了哪里?他是不是抛弃了我们?”凌清瑶的目光变得锐利,仿佛能看穿每一个人内心的疑虑,“不!他没有离开!他就在这片天空之上,在这片大地之下,在每一缕流动的灵气之中!他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我们!”
她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将云昭的“神化”从一种悲剧,塑造成了一种更伟大的牺牲与守护。
“他留下了火种!”凌清瑶的声音激昂起来,她高高托举着三颗纪元之核,光芒映照着她坚毅的面容,宛如神女,“这是他为我们盗来的文明之火!是新纪元的力量之源!”
她停顿了一下,让那光芒与话语的力量充分沉淀,然后,一字一句,如同誓言,响彻在曙光城的上空:
“现在,我,凌清瑶,在此立誓!”
“在他归来之前——”
“我将以此身为柴,以此志为焰,守护这文明的火种,绝不使其熄灭!”
“我将带领你们,在这片被他净化的熔炉之中,亲手缔造一个——”
她的目光扫过敖洄,扫过慧觉,扫过阿木,扫过广场上每一个仰望着她的人,最终望向那高远莫测的天空,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无尽的决心与承诺:
“——配得上他如此牺牲的世界!”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最朴素的承诺,最沉重的责任,和最坚定的意志。
广场上,一片寂静。
随即,不知是谁第一个单膝跪地,右手抚胸,低下了头颅。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如同潮水般蔓延开去。敖洄微微颔首,龙瞳中燃烧着认同的火焰。慧觉大师双手合十,低诵佛号,周身佛光与那纪元之光隐隐共鸣。阿木和其他官员,所有的卫戍战士,所有的普通居民,无论种族,无论老幼,都向着钟楼的方向,向着那手持火种的身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不是对权力的臣服,而是对信念的追随,对守护的回应。
凌清瑶看着下方跪倒的一片,看着那一双双重新燃起希望火焰的眼睛,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身份彻底改变了。
她不再仅仅是曙光城的执政官。
她是云昭意志的代行者,是文明火种的守护人,是这混乱纪元中,引领方向的那座最明亮的灯塔——文明奠基人。
她缓缓放下手臂,将三颗纪元之核重新珍重地抱回怀中,仿佛抱着爱人最后的心跳。
“各司其职,”她下达了成为“奠基人”后的第一个指令,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威严,却多了一份厚重的力量,“让我们开始工作。为了生存,为了未来,也为了……他。”
人群沉默地散去,但每个人的脊梁似乎都挺直了一些,眼神中也多了些什么。
凌清瑶转身,走下钟楼。
朝阳(或者说,那轮替代品)终于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将金色的光芒洒满这座伤痕累累却又充满希望的城市。
传火之誓,已然立下。
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险,但火种未熄,传承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