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玉拿起那份深圳公司的资料,反复翻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华南电子科技公司,成立于1982年,主营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
这些字眼在深夜的灯光下闪闪发光。张汉玉的手指轻抚过纸张,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门外传来脚步声,应该是室友上厕所回来了。
他放下资料,走到窗边。远处的灯火零星点缀着夜空,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沉睡,但他知道,不远处的南方,那片叫做深圳的土地上,无数人正在挥汗如雨地建设着未来。
“美国……”
他轻声念着这两个字。那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教授,还有林婉清。
但是,那里没有中国。
张汉玉想起刚才电话里林婉清的话。她说他变了,不再纯粹地追求知识。
也许她说得对。
以前的他,确实只想着获取知识。但现在,他开始思考知识的意义。
知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还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所有有知识的人都跑到国外去了,那中国怎么办?
“砰砰砰!”
宿舍门被敲响了。
张汉玉皱眉看向门口,这么晚了还有人来?
他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李响。
“你怎么还没睡?”张汉玉问。
“我睡不着。”李响挠挠头,“能进来吗?”
张汉玉让开身子,李响走进宿舍,看到桌上摆着的资料。
“你真的要去深圳?”
“还没决定。”张汉玉关上门,“你怎么知道的?”
“消息传得很快。”李响在椅子上坐下,“宿管阿姨都在议论你疯了。”
“疯了?”
“放着好好的研究所不去,偏要跑到深圳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李响学着宿管阿姨的口气,“大家都这么说。”
张汉玉没有说话,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
“但是我觉得你没疯。”李响继续说,“我觉得你很清醒。”
“为什么?”
“因为我也想去。”李响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你知道吗?我昨天偷偷看了一下深圳的资料。那里正在建设经济特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
张汉玉抬头看着李响。
“而且,”李响压低声音,“我听说那里的工资比内地高三倍。”
“你也收到邀请了?”
“没有。”李响摇头,“但是如果你去了,我想跟着你一起去。”
这个回答让张汉玉有些意外。
“为什么?”
“因为我相信你的眼光。”李响的眼神很认真,“从高考到现在,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
张汉玉想起刚才和林婉清的通话。她说他变了,不再纯粹。但李响却说相信他的眼光。
“李响,你知道去深圳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放弃铁饭碗,意味着冒险,意味着可能失败。”李响毫不犹豫地回答,“但也意味着机会。”
“什么机会?”
“参与历史的机会。”李响站起身,走到窗边,“汉玉,你想想,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整个国家都在等待技术的突破。我们现在去深圳,就是在参与这个历史进程。”
这句话让张汉玉心中一震。李响说的话,和他刚才对林婉清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
“而且,”李响转过身,“如果我们都去了美国,谁来建设中国?”
张汉玉怔怔地看着李响。这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室友,此刻说出的话却如此有分量。
“你想过失败的可能性吗?”
“想过。”李响点头,“但是,汉玉,不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什么意思?”
“现在全国的大学生都想着分配到好单位,拿铁饭碗。”李响在屋里踱步,“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安全,那谁来创造机会?”
张汉玉默默地听着。
“而且,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李响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我们还年轻,大不了重新开始。但是如果成功了呢?我们就是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
这番话让张汉玉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李响,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李响走到张汉玉面前,“不管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兄弟。”李响伸出手,“而且,我相信你能成功。”
张汉玉看着李响伸出的手,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他想起了家乡的父母,想起了他们节衣缩食供他读书的样子。
他想起了林婉清,想起了她眼中的失望。
他想起了那些质疑他的同学,想起了他们眼中的不理解。
但是现在,有一个人愿意无条件地支持他,愿意和他一起冒险。
张汉玉伸出手,和李响紧紧握在一起。
“好,我们一起去深圳。”
“真的?”李响的眼睛亮了起来。
“真的。”张汉玉的声音变得坚定,“李响,我们要去创造历史。”
两个年轻人在深夜的宿舍里紧紧相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
窗外的夜色依然深沉,但他们的心中已经燃起了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