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把 “烟火厨坊” 的招牌染成暖金色,刘大婶就扛着半筐番茄堵在了门口。竹筐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红透的番茄在筐里滚来滚去,她嗓门亮得能穿透晨雾:“小李!昨天番茄卖断货,我今早四点就去地里摘的,沙瓤得能流汁!” 身后跟着早餐店王哥,手里拎着两袋土鸡蛋,塑料袋上印着 “农家散养” 的字样:“我跟养鸡户订了五十斤,今天教蛋炒饭正好用,保证炒出来蓬松得像云朵!”
周小雨举着手机调试直播设备,薄荷绿卫衣的袖口还沾着昨天的番茄汁,镜头里瞬间涌入四万多条弹幕:“家人们早!昨天番茄炒蛋的余温还没散,今天咱来道‘救急硬菜’—— 蛋炒饭!不管是剩米饭还是新鲜米,保证教你做出能当早餐、当午餐、当夜宵的万能炒饭!”
沈亦舟正对着案板整理食材,白围裙被熨得没有一丝褶皱,连装米饭的瓷盆都按 “左米右料” 的顺序摆好。他从陶瓮里舀出一勺猪油,油块在晨光下泛着乳白的光:“正统蛋炒饭,讲究‘粒粒分明、油润不腻’,光选米就得花心思。” 说着把一碗隔夜米饭倒在案板上,用手轻轻搓散,米粒在掌心簌簌作响,“必须用籼米,煮的时候水要少,煮好后摊开晾凉,让米粒表面的水分蒸发,这样炒出来才不会粘成坨。”
李伟叼着个茶叶蛋凑过来,蛋壳碎屑差点掉在米饭里:“沈老师您这是给米饭‘做 SpA’呢?” 他从冰箱里掏出碗刚叮热的剩米饭,碗边还沾着昨晚的菜汤印:“你看这隔夜剩米,硬得正好,不用搓散直接下锅,三分钟就能炒好 —— 打工人早上哪有时间晾米饭?”
“这能叫蛋炒饭?” 沈亦舟眉头拧成疙瘩,用手指戳了戳碗里的剩米饭,“米粒都粘在一起,炒出来跟饭团似的,没有嚼劲。” 他往炒锅里放了块猪油,猪油在锅底慢慢融化,泛着淡淡的油香:“正统做法得用猪油炒,比菜籽油香,还能让米粒裹上油光。先把猪油熬化,再下鸡蛋,鸡蛋要炒成碎块,跟米粒大小差不多,这样每口都能吃到蛋香。”
【细节提醒】沈亦舟对着镜头搓散米饭:“煮炒饭的米,水和米的比例是 1:1.2,煮好后用筷子扒散,放在通风处晾半小时,新手也能炒出粒粒分明的效果。要是没有隔夜饭,就把新鲜米饭放进冰箱冻十分钟,冻到米粒变硬,也能代替隔夜饭。”
李建国蹲在旁边翻账本,蓝色账本上刚画完番茄炒蛋断货的欢呼小人,又赶紧添了行 “蛋炒饭食材:籼米 5 元(1 斤)、土鸡蛋 8 元(6 个)、猪油 3 元、火腿肠 2 元”,笔尖突然顿住:“哎?火腿肠只剩一根了,现去买来不及啊!”
“别急!” 周小雨举着手机跳起来,屏幕上弹出个 “食堂张姐” 的连麦申请,“张姐说她有‘食堂版炒饭秘诀’,没火腿肠也能救场!” 镜头接通,屏幕里钻出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女人,背景是摆着不锈钢餐盘的食堂窗口,手里还拿着个大铁勺:“李老师!没有火腿肠就用午餐肉!” 她从蒸箱里拿出块午餐肉,切成小丁,“我在学校食堂做了二十年炒饭,午餐肉切小丁炒,比火腿肠香,学生们抢着吃,打饭队伍能排到操场!”
弹幕瞬间刷满 “食堂阿姨才是王者”“午餐肉炒饭 yyds”,李伟已经抓起桌上的午餐肉罐头:“这主意绝了!沈师傅你看,正统用火腿肠,邪修版用午餐肉,省了切火腿肠的时间,还更入味 —— 打工人哪有功夫切火腿肠?”
沈亦舟刚要反驳,老周扛着个改装过的铁丝漏勺进来了,漏勺柄上缠着防滑绳:“昨天看你们炒番茄缺工具,我给咱改了个‘炒饭专用漏勺’!” 他突然瞥见沈亦舟手里的猪油,眼睛一亮,“这猪油得熬透吧?我给你找个好东西!” 转身从工具包掏出个不锈钢小碗,“这玩意儿熬猪油不溅油,比你用铁锅快多了!”
“胡闹!” 沈亦舟赶紧把猪油碗护在身后,“正统蛋炒饭的猪油得‘慢火熬’,用小碗熬不出香味,得用铁锅慢慢熬,让猪油的香味充分释放。” 他往铁锅里放了几块猪板油,小火慢慢熬,油珠在锅底轻轻跳动,“你看,熬猪油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别让油渣糊底,熬到油渣变成金黄色,猪油就熬好了,香得能飘三条街。”
【细节提醒】“熬猪油的时候加一勺清水,能让猪油熬得更透,还不会溅油。熬好的猪油装在瓷罐里,放凉后盖上盖子,能放一个月。炒炒饭的时候放一勺熬好的猪油,比买的成品猪油香,还没有添加剂。” 沈亦舟边说边往锅里加了一勺清水,锅里的猪油渐渐变成清澈的淡黄色,香味飘得老远,门口路过的学生都忍不住探头往里看。
李伟却已经抓起午餐肉罐头,倒进碗里,还加了两勺方便面调料包:“打工人哪有时间熬猪油?用成品猪油加方便面调料包,直接倒锅里炒,两分钟就能出香味,比你熬猪油省半小时!” 他往碗里磕了三个土鸡蛋,加了一勺水,用筷子快速搅拌,“你看这鸡蛋液,加水上锅炒,比不加水的蓬松,三块钱六个的土鸡蛋,比普通鸡蛋香。”
【细节提醒】李伟举着方便面调料包对着镜头:“没有成品猪油就用菜籽油加香油,味道差不多,还更方便!鸡蛋液里加一勺水或者牛奶,炒出来的鸡蛋比海绵还蓬松,新手也不会炒老。要是连鸡蛋都没有,用鹌鹑蛋代替,二十个鹌鹑蛋顶三个鸡蛋,还更营养。”
正闹着,直播弹幕突然被一条刺眼的评论刷屏:“你就是个失业的,懂什么做菜?用剩米饭、罐头食品糊弄人,也配叫美食主播?”Id 是 “美食评论家老赵”,头像还是个拿着银质餐具的卡通形象,后面跟着一串附和的评论:“就是!正统菜都做不好,只会搞这些旁门左道!”“失业了就去找工作,别在这误导人!”
周小雨的脸瞬间白了,赶紧想屏蔽,却被李伟拦住了。他擦了擦手上的油,凑到镜头前,语气平静:“我确实失业过,也确实用剩米饭做过菜 —— 但这不是糊弄人。” 他拿起碗里的剩米饭,对着镜头晃了晃,“对我来说,这些剩米饭不是垃圾,是能填饱肚子的宝贝;对很多打工人、学生党来说,方便快捷的家常菜,比昂贵的山珍海味更实在。”
沈亦舟突然凑过来,拍了拍李伟的肩膀:“他说得对。烹饪不是只有一种标准,能让普通人吃得开心、吃得实惠,就是好厨艺。” 老周也放下手里的漏勺:“我以前在工厂拧螺丝,也用微波炉做过饭,怎么就不是做菜了?” 弹幕瞬间反转,刷满 “支持李老师”“失业怎么了?凭本事吃饭”,早餐店王哥还刷了个火箭:“李老师别理他们!我以前也失业过,现在开早餐店,靠的就是你教的方法!”
【粉丝暖心时刻】
独居张奶奶 连麦回来,手里举着刚做好的蛋炒饭:“小李别难过!奶奶用你教的方法做了炒饭,孙子说比外卖香,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加班族小林 发了张办公室的照片,马克杯里装着蛋炒饭:“李老师,我在公司用你的方法做了炒饭,同事们都抢着吃,他们说比食堂的还香!”
大学生小孙 拍了段宿舍的视频,小电煮锅里煮着蛋炒饭:“李老师,我在宿舍用你的方法做了炒饭,宿管阿姨都夸香,没没收我的锅!”
就在这时,周小雨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 “《家常菜争霸赛》节目组”。她愣了一下,接起电话,声音越来越激动:“真的吗?邀请我们去参加综艺?” 挂了电话,她跳起来抱住李伟:“李老师!沈老师!《家常菜争霸赛》节目组邀请我们去参加比赛!这是全国性的综艺,有专业评委,还有百万奖金!”
沈亦舟的眼睛瞬间亮了:“《家常菜争霸赛》?我爷爷以前当过这节目的评委!” 他拿起手机,翻出一张老照片,照片里的老人穿着白厨师服,站在舞台上,“这节目讲究‘家常菜见真章’,不是比谁的食材贵,是比谁的菜更有生活味。”
李伟却有点犹豫:“我们能行吗?人家都是专业厨师,我们就靠微波炉和铁丝架……” 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把账本递过去:“怕啥?你看咱这账本,从 5 块钱的披萨到 8 块钱的番茄炒蛋,哪道菜不是靠真本事?” 老周也附和:“我给咱改套‘综艺专用厨具’,保证比专业厨师的还好用!”
直播到一半,周小雨对着镜头宣布:“家人们!好消息!《家常菜争霸赛》节目组邀请我们去参加比赛!后续我们会直播备赛过程,大家一定要关注!”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是老规矩 —— 有钱的捧个钱场,支持一下咱备赛的食材采购;没钱的点个爱心、点个赞,帮咱涨涨人气!谢谢大家!” 话音刚落,屏幕上就弹出各种打赏:
早餐店王哥 打赏 50 元:“李老师加油!我给你准备五十斤土鸡蛋,备赛用!”
菜市场刘大婶 打赏 30 元:“我给你留最新鲜的番茄,保证比别人的好!”
食堂张姐 打赏 20 元:“李老师,我教你食堂版炒饭秘诀,保证能拿奖!”
独居张奶奶 打赏 15 元:“小李别紧张,奶奶给你加油,比你做的炒饭还香!”
直播刚结束,节目组就发来详细的比赛规则:“比赛分三轮,第一轮‘家常菜创意赛’,第二轮‘指定食材挑战赛’,第三轮‘家乡味传承赛’,每轮淘汰一半选手,最终获胜者能获得百万奖金和签约平台的机会。” 周小雨念着规则,眼睛越来越亮:“第一轮创意赛,我们可以用邪修做法,肯定能出彩!”
沈亦舟却皱着眉:“指定食材挑战赛可能会有麻烦,节目组可能会给一些不常见的食材,需要正统做法来处理。” 老周拍了拍胸脯:“放心!我给咱改套‘万能厨具’,不管什么食材都能处理!” 李建国则在账本上添了行 “备赛预算:食材 200 元、厨具改造 50 元、交通费 100 元”,旁边画了个举着奖杯的小人:“咱省着点花,保证能备赛!”
李伟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突然笑了:“以前失业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上综艺。” 他拿起桌上的微波炉专用碗,碗边还沾着昨天的番茄汁,“但现在我知道,不管是用微波炉做披萨,还是用铁丝架做炒饭,只要能让大家吃得开心,就是好厨艺。”
夜幕降临,“烟火厨坊” 的灯还亮着。门口的铁丝架上,挂着老周改的炒饭漏勺和刘大婶送的番茄,墙上贴着粉丝们发来的加油照片。厨房里,李伟和沈亦舟正在研究比赛菜谱,李建国在记账,老周在改装备赛厨具(这次是个 “微波炉专用蒸蛋模具”),周小雨在和节目组对接细节,笑声和说话声飘出窗外,温暖又充满希望。
大家都知道,这场综艺邀请,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在 “烟火厨坊” 的故事里,还有更多关于家常菜、关于生活、关于普通人的精彩等着发生。而那些黑粉的质疑,早已被粉丝的支持和团队的底气化解 —— 毕竟,最好的厨艺,从来不是靠昂贵的食材和复杂的工具,而是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普通人的理解。
窗外的月光洒在 “烟火厨坊” 的招牌上,“用家常厨具,烹人间至味” 十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明天,这里又会有新的备赛计划,新的粉丝故事,新的烟火气 —— 而这份属于普通人的美食梦想,即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