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泥裂缝里的花
青山市立医院血液科的活动室里,张燕踮着脚往墙上贴画。她戴着大大的口罩,头顶因为化疗稀疏的头发扎成一个小揪揪,手里握着彩色铅笔。
林叔叔,你看!女孩骄傲地展示她的作品——一辆卡通快递车,车窗里探出个笑脸,这是哥哥的车,等他出来,我要画一百张送给他同事!
林远蹲下身,帮她把歪斜的胶带抚平。活动室墙上已经贴了二十多幅画,有扫大街的妈妈,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还有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
燕燕说,等她病好了要当画家。护士小刘轻声解释,现在每天治疗完就画画,说要送给所有帮助过她的人。
病床边的抽屉里,整整齐齐码着三叠明信片。张燕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递给林远:这是给保安叔叔的...虽然他凶过哥哥,但他生病了,肯定很难受...
画面上的保安牵着一条卡通警犬,云朵里藏着个笑脸。林远突然想起陈大勇病房里那束无人问津的康乃馨——物业公司派人送过一次后,再没出现过。
燕燕,我们多画一些好不好?林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空白卡片,送给所有辛苦工作的人。
当天下午,血液科的孩子们都加入了这场画一朵小花活动。五岁的白血病患儿小杰画了食堂打饭阿姨,七岁的骨髓移植患者小雨画了凌晨收垃圾的爷爷...三十多个孩子,三十多张充满稚气却真诚的感谢卡。
李青云得知后,派玄明小道士送来一盒朱砂和毛笔:若孩子们愿意,可在画角盖个印,玄妙观为他们祈福。
三天后,第一批发往快递站点的卡片装车时,张桂芬匆匆赶来,手里攥着个塑料袋:麻烦...麻烦把这个也捎上。里面是她用半个月扫街收入买的三十副劳保手套,那些孩子...和燕燕一样金贵...
与此同时,青山大学食堂的后厨,王秀兰正把完好的剩包子装进食品袋。帮厨小李警惕地望风,主管的身影刚从门口晃过,她就迅速将袋子塞进环保布袋。
王姐,今天多一袋。小李指了指冰柜,那桌商务宴请剩了半只鸡,我拆成肉丝了。
王秀兰点点头,动作麻利地分装。五年来,这套剩菜救援系统已经形成精密网络:周二给后街刘大爷送软食,周四照顾盲人按摩院的李师傅,周末的荤菜留给正在长身体的留守儿童之家...
王姐,你胃...小李看着她吞下两片胃药。
老毛病了。王秀兰摆摆手,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今天小吴夜班,给她带点热乎的。
本子上记满了名字和需求:赵司机-腰痛膏药;便利蜂小吴-暖宝宝;快递站李姐-儿子旧课本...这些字迹歪斜的记录,构成了一个不被官方统计的互助网络。
深夜十一点,便利店店员吴晓接过王秀兰递来的饭盒时,手指微微发抖。她偷偷关掉监控,从柜台下摸出个纸袋:阿姨...这是,这是客人落下的维生素...没过期...
两人在无声中完成交换。吴晓掀开饭盒,红烧肉的香气让她突然红了眼眶——上次吃家常菜,还是半年前春节回家。
慢点吃。王秀兰摸摸她的头,动作自然地像对待自己女儿,周六我轮休,给你包饺子。
窗外,一辆出租车缓缓停靠。老赵摇下车窗,做了个安全的手势——这是他们夜班护航群的暗号,表示周边没有可疑人员。群里47个司机,每晚自发巡逻在便利店、加油站和晚归女工的厂区之间。
老赵,3号地铁口有个小姑娘等车。对讲机里传来沙哑的声音,穿红裙子,看着像大学生。
收到,五分钟到。老赵调整后视镜,镜角贴着张燕画的出租车司机卡通像,今天第几单了?
第七个了。刚送完KtV下班的小妹...造孽,那些客人灌她酒...
凌晨两点十七分,老赵把女学生安全送到小区门口,没收钱。跟我闺女差不多大。他在护航群里发语音,这年头,谁家孩子不是宝?
群里陆续弹出回复:
刚送完护士小张,第三医院IcU的。
纺织厂夜班的女工都接完了,收队。
大家注意,西区出现疑似抢劫团伙,三辆摩托...
这些对话永远不会出现在打车软件的官方记录里。就像没人知道,老赵座位下的药箱里,除了常备的速效救心丸,还多了一沓张燕画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