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之歌”上的气息如同附骨之疽,即使在冰冷的海水中冲洗多遍,苏晚仍觉得皮肤上残留着郭铭昌那混合着雪茄、古龙水和欲望的令人作呕的气味。她独自驾车返回旧金山公寓,黎明前的城市空旷而死寂,一如她此刻的内心。那不是悲伤,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彻底的、冰冷的虚无。她将自己作为筹码押上赌桌,灵魂的某一部分似乎也随之碎裂,沉入了那片漆黑的海域。
公寓里静悄悄的,陆星辰大概还在他自己的住所熬夜写代码。苏晚没有开灯,脱掉破损的衣服,直接走进浴室,将水温调到最热,任由灼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皮肤很快泛红,但她感觉不到温暖,只有一种从骨髓里透出的寒意。
镜子里映出一张苍白但异常平静的脸。眼神深处,有什么东西彻底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坚硬、更为冷酷的光芒。羞耻感?或许有过,但很快被更强烈的生存和复仇的欲望所淹没。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身体不过是又一枚可以交换的棋子,她早已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如今践行得更为彻底。
她需要消化这份代价,更需要将这份代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
几天后,加密渠道传来了郭铭昌的消息。没有只言片语的温存或问候,只有一份冷冰冰的商业文件扫描件和一句话:“东西有用。等你信号。”
文件是郭铭昌旗下的一家空壳公司,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悄悄吸纳魏氏集团旗下一家核心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涉及高端酒店和地产的“鼎泰丰业”——的散股。动作很轻微,分散在数百个账户中,如同蚂蚁搬家,旨在不引起市场注意。这是郭铭昌在展示他的“诚意”和行动力,也是在向苏晚施压:他已经下场,她必须尽快提供下一个“信号”,即发动对魏氏财务漏洞的攻击。
苏晚将文件递给陆星辰分析。年轻人看到郭铭昌的名字时,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厌恶和担忧:“晚晚,你真的要和他合作到底?这个人太危险了!”
苏晚没有看他,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些复杂的资金流向图上,声音平静无波:“危险,也意味着能量。星辰,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能量。把北欧生物科技收购案的资金漏洞,还有你之前发现的鼎泰丰业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虚增利润的疑点,整合成一份能让专业财务分析师一眼看出问题的报告。但要留有余地,不能是铁证,要像是‘内部人’提供的线索,引人怀疑,迫使魏友泉和沈念卿不得不投入资源去内部审查,自乱阵脚。”
她要的不是一击必杀——那几乎不可能,也会引火烧身——而是要制造持续的混乱和信任危机。当魏友泉和沈念卿忙于扑灭内部的火焰时,才是她趁虚而入,巩固自身地位,甚至……接近念安的最佳时机。
陆星辰看着她冷静到近乎冷酷的侧脸,心中涌起一阵陌生的寒意。他记忆中的苏晚,是那个在画布前眼神发光的艺术家,是那个在他怀中偶尔会流露出脆弱的女神。可眼前的她,更像一个精密运转的阴谋机器。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坐回电脑前,开始工作。他对她的爱,混合着恐惧和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感,驱使他继续深入这片危险的泥潭。
与此同时,苏晚主动联系了魏友泉。她没有提及任何不快,反而以一种略带疲惫和反思的语气,汇报了“新作品”的构思进展——一个关于“边界与侵蚀”的装置艺术计划,巧妙地影射了她最近的“遭遇”和心态变化。她甚至委婉地表示,经过巴黎的事情,她觉得自己以前过于理想化,或许应该更“务实”地看待艺术与资本的关系。
她的示弱和“成熟”,果然起到了效果。魏友泉在电话那头的语气缓和了不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你能这么想就好。艺术需要土壤,而资本就是最肥沃的土壤。好好准备你的新作品,需要什么资源,跟李铮说。”
他似乎认为,巴黎的挫折和后续的敲打,终于让这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学会了低头吃草。他乐于见到她的“成长”,这证明了他的掌控力。
然而,苏晚的“务实”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刻和黑暗。在获得魏友泉这句模糊的承诺后,她立刻让陆星辰以匿名方式,将那份精心炮制的、指向沈家派系高管在收购案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的“内部举报”材料,通过数个无法追踪的渠道,分别发送给了魏氏集团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主席、两位与魏友泉关系微妙且对沈家势力扩张心存警惕的元老董事,以及……一家以调查报道闻名的国际财经媒体的知名记者。
这是一步险棋。将消息同时泄露给内部和外部,既能最大化制造混乱,也让魏友泉难以迅速压下此事。审计委员会必须启动调查以自证清白,元老董事会借此发难,而外部媒体的关注则会像探照灯一样,让任何试图掩盖的行为无所遁形。
消息发出的那一刻,苏晚独自坐在昏暗的工作室里,面前是那幅未完成的、色调阴郁的《边界与侵蚀》。她感到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但心脏却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带着一种毁灭般的快感。
她已经点燃了引线。火会烧向何方,会吞噬谁,她无法完全预料。但她知道,平静的日子结束了。深渊已经回望了她,而她,也做好了跃入其中的准备。余烬尚未冷却,一场新的、更猛烈的风暴,已在新生的野心催动下,悄然酝酿。接下来的,将是各方势力在漩涡中的挣扎与搏杀。而苏晚,这个最初的棋子,正试图将自己变成下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