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司马懿,好。
因陀罗赞许地点头:那你以为,本帅当如何行事?
曹烁大军压境玉门关,补给线绵延千里,又难以就地征粮,军粮储备已近枯竭。
由此可断,他绝不敢冒险西出玉门,进犯西域与总督大人正面交战。
总督只需集中兵力攻克楼兰城。
只要楼兰城破,汉人在西域的统治便将瓦解,届时整片西域都将纳入大霜帝国版图。
待曹烁撤军返回中原之际,总督再率师东取玉门,必能长驱直入凉州,助我王收复故土!
司马懿从容献策,为因陀罗描绘出宏大战略图景。
因陀罗瞳孔中跃动起兴奋的光芒。
因陀罗暗自惊叹,这个东方谋士竟有如此深远的战略眼光。
东方智者果然名不虚传,我国正急需这般运筹帷幄之士。
必须设法将司马懿延揽至贵霜,为我所用……
因陀罗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司马懿。
刘备借机进言:司马懿所言极是,总督大人当前应以夺取楼兰为要,暂避玉门锋芒。
言之有理!
因陀罗颔首道:那便暂缓攻势,待拿下楼兰再做打算。
总督圣明!
二人齐声奉承。
因陀罗突然面色一沉,厉声喝道:传令全军即刻攻城!待城破之日,定要血洗楼兰为阵亡将士 ** 雪恨!
他要将紧那罗军团覆灭之仇,尽数倾泻在楼兰守军身上。
遵命!
众将领命之际,斥候慌张闯入。
报!魏主曹烁亲率八万大军穿越戈壁,正向我军大营袭来!
斥候声音颤抖着禀报。
因陀罗神色骤然大变。
俱毗罗同样面露惊色。
刘备与司马懿瞬间脸色剧变。
司马懿甚至感到脸颊一阵刺痛,如同被狠狠抽了一记耳光。
片刻前,他还侃侃而谈,自信满满地断言曹烁因粮道受阻,绝无可能再出兵西域。
可转眼之间,曹烁便以实际行动狠狠打脸。
他不仅出兵西域,更率领八万大军压境!
“司马懿,这如何解释?”
因陀罗怒目圆睁,厉声质问司马懿。
司马懿额头渗出冷汗,声音微颤:“不合常理……魏军粮道绵长,曹烁竟敢冒险深入西域与我军主力交锋,这实在说不通!”
他无法自圆其说。
刘备同样哑口无言。
俱毗罗上前进言:“总督阁下,魏军来势凶猛,我军仅剩八万,楼兰城又久攻不下,恐遭内外夹击。依我之见,当立即西撤,暂弃楼兰。”
“荒谬!”
因陀罗暴怒呵斥:“他灭我三万大军,我不思 ** 雪恨,反倒要被他吓得退兵?若传回贵霜,我如何向女帝交代!”
俱毗罗被斥得不敢再言。
他心知肚明,这位元帅素来极重颜面。
更何况,其统帅西域十万大军的资历本就浅薄,全凭女帝侄儿的身份才坐上总督之位。
此番若败退而归,如何面对女帝?如何服众?
俱毗罗不敢再劝,刘备也沉默不语。
因陀罗深吸一口气,厉声下令:“全军备战!若曹烁敢犯楼兰,定叫他有来无回!”
众将只得领命。
……
五日后,八万魏军逼近楼兰,于罗布泊以南扎营。
此时,因陀罗已亲率七万大军驻守罗布泊南侧,与楼兰城形成犄角之势,与魏军正面相对。
贵霜将领俱毗罗带领上万兵马,与刘备麾下汉军继续围困楼兰城。
楼兰城内爆发出震天欢呼。被围困半年的守城军民终于盼来中原援军,人人喜极而泣。
东门城头,班勇望着城外铺天盖地的魏军旗帜,激动得热泪盈眶。中原没有抛弃我们!他转身看向胞妹班淑,发现妹妹同样泪流满面。
班淑哽咽道:兄长,那位魏王果然信守承诺,真的带兵来援了。
这位魏王当真是旷世英主!班勇振奋道,天佑我汉族,又降下这等明君。西域有救了!
他转头对身后将士高喊:儿郎们!魏王大军已至,再坚持数日,必能击退贵霜人!伤痕累累的西域将士们挥舞兵刃,发出震天欢呼。
此刻城东魏军大营,曹烁带着十余骑登高远眺。望着千疮百孔却仍飘扬着汉家旗帜的楼兰城,不禁感慨:班勇竟能死守半年,真乃国士风骨!解围之后定要重赏。
身旁众将纷纷称赞。谋士郭嘉指向贵霜军营:大王请看,因陀罗在此扎营,显然是要阻截我军。若不能速破敌阵,楼兰依然危在旦夕。
速战速决么......曹烁凝视着贵霜军阵,又望向北面浩瀚的罗布泊,心中已有了计较。
区区贵霜军,破之易如反掌。
曹烁嘴角微扬:孤王已有万全之策,七日内必叫贵霜军片甲不留!
此言既出,满座皆惊。
曹操眉梢微动,迟疑道:大王,贵霜军虽非精锐,毕竟拥兵七八万,更有刘备万余残部相助,若要在七日内......
话未说尽,疑虑已明。
曹烁抚掌轻笑:蚁多何惧?孤王手握百万雄师,碾碎他们不过举手之劳!
百万大军?
曹操愕然。
身后郭嘉、赵云等文武面面相觑,尽露惑色。
此番出征仅率八万精兵,何来百万之众?
莫非大王戏言?
众人心中俱生此念。
敢问大王,这百万大军现在何处?曹操拱手相询。
曹烁北指烟波:那不正是孤王的百万雄兵?
曹操极目远眺,但见罗布泊水天相接,哪见半个人影?
回首时仍满面困惑。
郭嘉忽眼眸一亮:大王莫非欲借罗布碧波,水淹七军?
曹烁拊掌大笑:德纲啊,你该多向这个鬼才侄儿讨教才是。
此言既出,计策已明。
曹操陡然醒悟,银须微颤。
原来要借罗布泊之水破敌!
那贵霜军营盘恰处低洼,若决堤放水......
只是罗布泊水势平缓,恐难成滔天之势。曹操仍存忧虑。
罗布泊不过是西域绿洲中一处寻常湖泊,与中原大江大湖相比,水量相差甚远。
郭嘉揖道:大王所言极是。除非天降暴雨令湖水暴涨,我军方可掘堤放水,借此势冲破敌阵。
谁说没有大雨将至。
曹烁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笑意。
曹操与郭嘉先是一怔,继而面露喜色。他们皆知曹烁精于观星之术,能通过天象预判风雨。
莫非大王在抵达楼兰前便观测天象,预知将有暴雨,故而早有决堤水攻之策?曹操惊问。
曹烁笑而不答,显然是默认了这番猜测。
曹操心中震动,暗叹其子谋略深远更胜从前。
传令各营暗移高地,务必在破晓前掘开湖堤。曹烁一挥袖袍,这场暴雨今夜必至!
诸将齐声应命。
入夜后,八万魏军悄然移居高处。魏延亲率两千精兵先行抵达湖畔。
子夜时分,暴雨骤至。眼见湖水急剧上涨,魏延望天叹道:陛下神机妙算,果然天降大雨!
他抹去脸上雨水,厉声喝道:全力掘堤!
三千将士挥镐如雨,不过半个时辰,便在堤岸掘开丈许缺口。霎时间,滔滔湖水奔涌而出。
魏延见势骤然厉声大喝:速退,全军速离险地!
魏卒闻令如潮水般四散奔逃。
滂沱暴雨更添水势凶威,转瞬冲溃湖岸堤防,滔天浊浪自决口处喷涌而出,朝着南方贵霜军驻扎的低洼处咆哮而去。
魏延立于高阜安然远眺,眼见洪峰奔涌不由冷笑:区区因陀罗也敢妄图抗衡吾主?今日便教你领教魏王滔天威势!
浊流奔腾渐远。
此刻贵霜军中军帐内,因陀罗正凝神倾听汉将孟达剖析军情。
这位初次与东方劲旅交锋的统帅,对魏军虚实及曹烁用兵之道全然陌生。为此他特意留下刘备,调遣汉将随营参赞。
刘备遂遣孟达辅佐因陀罗。
魏主用兵最擅奇正相生,每每施出鬼神莫测之策。孟达眉宇间隐现忧色,更兼其武艺已达化境,当世无人能敌——纵是神州第一猛将吕奉先,亦丧命于其画戟之下。
末将以为,总督万不可与之正面抗衡。
因陀罗鹰目渐蹙:世间当真存此等人物?本督实难置信!
孟达知其刚愎,见状唯默然垂首。
既如此,因陀罗忽转话锋,以你之见本督当如何应对?
孟达喉结微动欲言又止,获准后方谨慎进言:末将愚见,曹烁破关远征已近强弩之末。今其劳师袭远深入西域,粮秣供给必难以为继......
---
“若想击败曹烁,根本不必正面交锋,只需固守营垒,不与交战,拖住曹烁即可。”
“末将敢断言,不出三十日,曹军粮草必断。”
“届时八万魏军不攻自退,总督未损一兵一卒,便可击退曹贼。”
孟达侃侃而谈,献上这条计策。
核心要义就是:坚守营寨,以持久战耗敌。
因陀罗沉默不语。
他虽执意与曹烁决战,但并非盲目自负之人。
紧那罗三万大军溃败之事,他心知肚明。
表面虽轻视曹烁,实则心存忌惮。
孟达提出的持久战策略,正合他意。
“言之有理,本督就——”
话音未落。
亲卫飞奔入帐,惊呼:“报!大事不好!”
因陀罗厉声喝道:“慌什么!”
亲卫颤声道:“营外突发洪水,已淹至大营!”
“什么?”
因陀罗神色骤变,仿佛听到荒唐之言。
楼兰城位于罗布泊,怎会突发洪水?
孟达亦诧异道:“这戈壁绿洲之地,竟会泛滥成灾?”
亲卫带着哭腔喊道:“千真万确!外围营垒已遭水淹,请总督速去查看!”
因陀罗意识到事态严重,霍然起身冲出帐外。
但见暴雨如注,惊涛之声震耳欲聋。
放眼望去,无数贵霜士卒如蝼蚁般溃散奔逃。
其身后,滚滚浊流铺天盖地而来。
那竟是滔天洪水!
“简直荒谬!楼兰怎会突发洪水,闻所未闻!”
因陀罗瞬间面无血色,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骇。
孟达神色骤变,急声道:“糟了!定是曹烁掘开罗布泊堤岸,引水倒灌我军大营!”
因陀罗浑身一颤,猛然惊醒,终于明白了一切。
他猛然转头望向罗布泊方向,霎时恍然大悟。
暴雨如注,罗布泊水位必然暴涨。
此时若趁机掘开湖堤,湖水必会化作滔天洪流,奔涌而下。
而他的军营恰好位于南面低洼处,岂能逃过洪水的吞噬?
“世间竟有如此手段?”
“那曹烁究竟是什么怪物?竟能想出这般破敌之策!”
因陀罗喃喃自语,脸上写满震惊与错愕。
孟达愁苦叹息:“总督,我早提醒过您,曹烁诡计多端,绝非贵霜人所能料想……可您偏不听啊!”
因陀罗猛然一抖,如坠冰窟。
此刻他才彻底醒悟,终于明白刘备为何如此迅速痛失凉州,也明白了紧那罗的三万大军为何不堪一击,竟被曹烁轻易覆灭。
原来,这位东方之王,智谋与魄力早已超乎常人想象!
“总督!快弃营撤退,再迟便来不及了!”孟达几乎带着哭腔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