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分,田满仓在饭桌上宣布了让老二田玢带着媳妇儿儿子跟亲家去西北探亲的事。
“这是好事,能出去见见世面。你们这一辈人里也就是三丫头跟着宣传队去过市里培训,其他人也就跟我一样,脚板子都没沾过佳木县以外的土。”
三丫头就是田家排行第三的女儿田英,今年二十二岁,在公社做宣传干事。
人长得白净,性子也柔和,虽然跟萧文慧的性子南辕北辙,但从小就是好姐妹,现在萧文慧嫁进来做了嫂子,两个人仍旧互相喊着名字,要好的像一对姐妹。
听到爹说起自己,田英微微一笑露出两颗虎牙。
萧文慧笑着跟田满仓说,“爹,我跟田玢商量过了,我们去西北探亲家里就少了两个劳力,秋收时家里人身子肯定是要吃亏的。我们留五斤肉票,再找人换两只鸡回来养着。到时候娘给做了,让大家补补身子。”
田家没有分家,她和田玢的工分都是归到家里的。
之前田玢是个满工分的壮劳力自然不说了,她虽然只出半天工拿一半工分,但另外半天她是在帮童棣华采药制药,每天少在家里吃一顿饭,也算是跟一天拿七个工分的大嫂扯平。
按说她们去西北探亲不赚工分但也不吃家里的粮食,就算不上占公家的便宜,但是童棣华中午特意给了她五斤肉票和十块钱让她留在田家,免得为了这些小事惹得妯娌间生嫌隙。
果然,萧文慧说了这话后,大嫂宋金花说话了,“到底是要出去见大世面了,说话办事都好看的咧。不过光有肉票也换不来肉啊。”
“行,我再把五斤肉钱给补上。”
萧文慧虽然节俭但并不抠门,她本来就想连票带钱都给留下,但想着一家人直接说钱有些生分,这才只说留了票。
宋金花没想到萧文慧居然应承的这么痛快,本来就有些别扭的心思就更解不开了。
~~
她可不是个爱计较的人。
自打十八岁嫁给田家老大田青到现在整整十年,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孝顺公婆、操持家务、照顾子女,自认做得都很到位。可自打二弟妹进门,她不知怎么回事,总忍不住事事跟她攀比。
进门第一年,妯娌俩一起出工,萧文慧能拿满工分,她就咬着牙也要拿满工分。萧文慧第一胎就生了儿子,她也紧赶慢赶抓着田青生三胎,还好也是个儿子。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两人相处的还算和睦。
可后来她无意中知道萧文慧进门时,婆婆除了彩礼外多加了一只银镯子,她的心态陡然就变了。
凭什么呢?
她是长子长媳,她入门早干活多,又给田家生了三个孩子,家里地里一把抓,凭什么她没有银镯子。
她想不明白,却也不敢发作。
公爹是大队长,婆婆又是个面慈心苦的,丈夫老实,小叔子奸猾,她又没有娘家人撑腰,她不能闹,也不敢闹。
但从那天起,她再也不辛苦自己去挣什么满工分了,家务活也盯着萧文慧比着干,绝不可能比她多干一丁点儿的。
毕竟,她可没得银镯子。
可之后萧文慧却越来越过分,明目张胆的只上半天工挣五个工分就走,说是去帮娘家妈采药制药,而公爹和婆婆居然半个不字儿都没说。
是,她是少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可她也少干活了呀,难道除了她以外,所有人的眼睛都瞎了。
这次就更过分了,眼看着就要秋收了,还要带着小叔子和儿子去西北探亲。不就是显摆她有个当团长的哥哥吗?那她就能在这个家里想咋就咋?
还装模作样的又是留肉票,又去给家里人换鸡,真要关心家里人,那就哪都别去,老老实实留下来干活。
没听见公爹说全家人都没出过佳木县吗,他们一家三口怎么就有脸越过公爹,跑到外头去游山玩水!!
~~
“二弟妹,不是我这个当嫂子的挑你的理儿,咱们可没分家,不管是工分还是有其他什么来钱的道道,按说都得交到爹娘手里。”
“你张口就是五斤肉票和肉钱,还要去换鸡,这该不是拿公家的钱做你的私情吧。要是本来就该交公的钱和票,你自己这么铺排可没道理啊。”
“老大媳妇儿,你嘴里胡咧咧什么?”婆婆于喜凤放下筷子,声音不高不低,却很有份量。
“文慧她出钱出票还给出错来了?那好,文慧,你把钱和票都收回去,从哪来的还到哪去。你们踏踏实实去探亲,没有你的鸡和肉,秋收家里也饿不死人。”
“娘,这钱和票都是我娘家妈给的,说了我们不能参加秋收让我给家里人补补的,我这咋还回去。”
萧文慧知道大嫂对她有意见,可今天就这么当面锣对面鼓的说出来却出乎她的意料。
这到底是因为他们要去西北不能参加秋收,还是因为她拿了钱票怀疑她藏私了?
“娘,就算二弟妹这次的钱票是她娘家妈给的,但这两年她跟在娘家妈跟前又是采药又是制药的,我可不信她没有分钱。”
“她要是分了钱就该交公。要是藏私,我们大房就太吃亏了。”
宋金花见反正都把话说出来了,索性掰扯清楚。什么娘家妈给的钱票,这就只是个说头,老二两口子一定是藏私了。
“吃亏?”田满仓一拍桌子,看向大儿子田青,“老大,你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爹,我没有。谁吃亏谁占便宜,我心里有数。”
田青忙站起来答话,狠狠的扫了一眼宋金花,他不就是喝碗粥占了个嘴的功夫,这就又不消停了。
“既然老大这么说,老婆子,你那记的有账,你给老大媳妇儿念念。”
田满仓点燃烟锅子,一边抽一边琢磨着心事。
于喜凤可是真正操持家事的好手,什么账目都在心里记着,见老头子发话眼皮一抬张嘴就报,
“文慧她娘家妈是大队的医生,按说是要算满工分的。但她怕拘束只要了一半工分,也不收看病的钱只收抓药的钱。平常她们采来多余的药就卖给县中医院,卖的钱也都交到大队账上了。”
“当初让文慧去帮半天忙,她娘家说给她按半天工分算,到时候从卖药材的钱里折。可过了半年后,这事情就再没人提了,老大媳妇儿,你知道为啥不?”
宋金花脸色有些古怪,能折算成工分这种好事,怎么就没人提了?
要是她帮她娘家妈做事,大队还能给她算半天工分,谁敢不提看她不跟人动刀子拼命!
她娘家妈?
宋金花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