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东汉末年,冀州人口近六百万,幽州二百五十万,青州三百七十万。单论人口底蕴,据守冀州的袁尚已能与两位兄长分庭抗礼。再加持天子这面大旗,袁谭、袁熙竟先后停战。袁氏三兄弟因皇帝到来,诡异地形成了短暂休战局面。
(
---
袁熙将注意力转向草原贸易,通过与孙澎的港口往来,用江东茶叶与鲜卑、南匈奴交易获取巨额利润,悄然壮大实力。与此同时,袁谭也借助孙澎的海上商路在青州发展农业。兄弟二人形成默契——既然战事暂歇,便全力恢复经济。
唯一令袁谭不悦的是:曾盘踞东莱郡的沙门海盗管承投靠孙澎后销声匿迹一年多,如今竟卷土重来。更令北海孔氏震惊的是,这位出身朱虚管氏(相传为管仲后裔)的海盗在孙澎麾下获得重用。
历史上,管仲助齐国 ** 孔子故国鲁国。自汉武独尊儒术后,北海孔氏持续打压朱虚管氏,而后者曾以管亥攻北海孔融进行报复(因刘备干预未果)。黄巾之乱时,管宁率族人避难辽东,管承则盘踞沙门群岛形成海上接应网。
这些隐秘由管承归顺孙澎后亲自披露,促使孙澎将其调回渤海——朱虚管氏已成为孙澎战略布局的关键。
孔家对此迅速反应:他们向孙澎进献典籍,表面为传播儒学,实则暗含与朱虚管氏的世仇。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时朱虚县属徐州琅琊郡,管氏尚能偏安一隅;东汉划归青州北海国后,直接落入孔氏势力范围,百年恩怨由此激化。
---
(
汉末之际,朱虚管氏家道中落,仕途坎坷难行。
管宁隐居辽东授徒为业,实因家族久未入仕,潜心典籍尚可胜任,若论为官之道,终究欠缺历练。
更因族中管亥、管承曾投身黄巾,管宁亦恐此事外泄,累及清名,不如避世讲学,待岁月冲刷过往。
未料管承竟洗白投军,摇身变为孙澎麾下海军将领,辅佐黄忠左右。
此事令管宁彻夜难思——朱虚管氏又面临存亡抉择。若难料时局变幻,宁可永居山林,亦不敢轻易涉险。
盖因孔氏儒门势大,北海孔氏与清河崔氏这等巨族,振臂可聚数万之众,诸侯皆忌惮三分。
眼见管承择木而栖,管宁亦萌动心思。
适逢孙澎与公孙度开辟海路商道,管宁暗自观察多时,确信孙澎若能持重行事,天下格局将难再更易。
而孙澎向来以稳健着称,正合管宁所求。
深思再三,管宁决意将家族前途押注孙澎。
巧的是孙澎亦遣使传信,言将拓展辽东海贸,嘱管宁暂居辽东静候。待收复辽东之日,再议共襄盛举。
此策深得管宁之心——既显孙澎雄图,又顾全管氏处境。朱虚管氏,确为孔门所困久矣。
公孙度对此倒不甚在意,横竖管宁非其幕僚,能借机深化与孙氏贸易,亦是两全其美。
自从开展外贸往来后,公孙度的粮仓日益充盈。粮草充足使他得以扩充军力,原本只能与高丽王进行小规模交锋的他,今年突然调集重兵推进,将高丽势力彻底压制到带方郡以南的半岛地区。
手握充足粮秣的公孙度更进一步谋划全歼高丽王势力。他判断孙澎迟早会觊觎辽东,必须提前谋划退路。环顾四周,高丽半岛的战略价值尤为突出——若孙澎来犯,退守半岛继续称王,以藩属国身份维系统治,岂非上策?
对于袁氏三雄的纷争,公孙度持观望态度。依托辽西走廊的天然屏障,他毫不担心幽州方面的陆路进攻。漫长的补给线使得攻打辽东的收益与损耗完全不成正比,犹如鸡肋。
在辽东这片天地间,与鲜卑、高丽周旋对弈已让公孙度自得其乐。中原乱局在他看来,不过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时局变幻往往出人意料。原本打算偏安一隅的公孙度,在五月底迎来袁熙特使孙权的造访。袁熙意图缔结战略同盟——虽贵为幽州牧,但环渤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始终是公孙世家,其根基之深甚至超越涿郡卢氏。
更令公孙度振奋的是孙权展示的新奇物产:棉花!正值收获季的棉花将成为孙澎打开北方市场的王牌。对辽东百姓而言,御寒棉品堪称雪中送炭。不过受限于首年产量,孙澎仅能提供少量配额——小冰河期下,南方越冬物资尚需优先保障本土民生。
孙澎用少量棉花作为诱饵,吊着公孙度的胃口。今年收成有限,先给点甜头,等来年增产再扩大贸易。
公孙度要想继续获取棉花,就得维持与孙澎的友好关系。一旦体验过棉被棉衣的温暖舒适,谁还愿意回去用草屑填充的破被褥?轻柔保暖的棉花,是寒冬里普通百姓的救星,其他东西根本比不了。
鸭绒被当然更暖和,但价格昂贵,平民根本用不起。棉花就不一样,既保暖又柔软,还没有怪味,价格亲民,早晚能推广到千家万户。要达到这个目标,短期内还不现实,但孙澎已经在行动。他打算利用重临功能,返回现代请教棉花专家,改良古代棉种,提高产量。
孙澎从西凉带回的棉花、胡椒和洋葱,今年都迎来丰收。胡椒产量稀少,被他严格控制销售节奏,只在吴县和余姚的两家香料专卖店出售,价格堪比黄金,专宰世家大族的钱包。反正这些豪门贵族为了口腹之欲,根本不在乎花钱如流水。
孙澎迟迟不敢涉足高度白酒生意,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粮食产量太低。即便推广三季稻,也只能勉强保证治下百姓不饿肚子。真要碰上洪灾、旱灾加蝗灾的连环天灾,谁都扛不住。尤其是蝗灾,防不胜防。为了降低风险,孙澎鼓励农户在田里养鸡,既能产蛋又能防蝗,一举两得。
除了胡椒,孙澎的香料店还售卖从南洋运来的各种东南亚特产。
《商业奇才的多元化经营》
孙澎深谙市场细分之道,将各类香料按品级精准定价,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富庶人群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在孙氏商行里,不仅陈列着来自南洋的各色香料,更引进多种热带珍果,诸如榴莲、波罗蜜等新奇品类。
榴莲的引入催生了餐饮行业的新风尚。江东茶肆迅速推出榴莲风味茶饮,高档酒楼则研发了榴莲千层、榴莲披萨等创意点心。不过这种异域水果引发了两极评价:嗜之者甘之如饴,厌之者退避三舍。某次因邻桌顾客投诉榴莲气味,竟引发争执 ** ,店家不得不在堂食区开辟专属区域,以平息争端。
即便在孙府内院,对这种热带水果的喜好也大相径庭。孙主子本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多数女眷却情有独钟。徐氏曾食罢榴莲追着夫君索吻,满庭嬉闹,为府邸平添几分生趣。
在孙澎运筹帷幄之下,南方商贸渐入佳境。今岁诸葛瑾悄然返回故里琅琊,赎回家族旧宅。这本是诸葛氏祖产,昔年为避战祸随叔父南迁时典卖。此次低调购回的行为,向当地官府传递了微妙信号——或许预示着孙氏势力即将北进。
《西凉战事录》
建安八年七夕,曹魏大军自许昌开拔,剑指洛阳。与此同时,西北战场传来捷报:马超沙场扬威,成就霸主威名。此役之后,西凉格局为之一变。
孙澎对局势漠不关心,他坐镇南阳要冲,对关中情势了如指掌。
然而有人比孙澎更为焦虑。
首当其冲便是并州牧高干。
这位袁绍的外甥听闻曹操移师洛阳,急忙联络袁氏三兄弟巩固关系,唯恐曹操立足洛阳后挥师北上。
西凉的马腾则显得更为焦灼。
获悉曹操意图经略关中的消息后,马腾便开始谋划给老搭档韩遂准备。
要抗衡曹操,西凉必须铁板一块!
马腾屡次与韩遂商议此事,对方总是闪烁其词。念及多年交情,马腾始终难下决心。
但如今形势紧迫,马腾明白若不尽快整合西凉,待曹操站稳脚跟,以凉州之力对抗曹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是该解决韩遂这个隐患了。
是时候解决马腾这个祸患了!
金城府中,韩遂正与部将议事。
程银狞笑道:主公,末将等候多时了!
梁兴激动附和:西凉之主非主公莫属,岂容马腾染指!
候选火上浇油:马腾那厮最是不讲义气,当年王国出事就属他溜得最快!
成宜主动请缨:马腾麾下不过庞德堪战,末将愿往会会。
张横提醒道:听闻马腾之子马超号称西凉锦,有万夫不当之勇?
成宜反问:马超可有何显赫战绩?
见张横语塞,阎行嗤笑道:黄口小儿何足挂齿?当年某与其交手,险些一枪刺穿咽喉,算他命大才侥幸逃脱。
韩遂见军心可用,又闻阎行豪言,心中阴霾顿消。
既然如此,即刻着手准备。下月我约了马腾同赴西羌拜会诸部首领,届时定让马腾终生难忘!
末将遵命!
视线转向武威城。
马腾正与长子马超谋划军务。
超儿,那阎行骁勇异常,你有几分把握?
马超抚摸着颈间伤疤,目光如刀:父亲不必担忧,这些年的武艺进境,您最清楚不过。
马腾转念一想确是如此。当年阎行战胜的不过是少年马超,那时连庞德都打不过,如今却已稳坐西凉第一猛将之位,确不可同日而语。
思及此,马腾拍案道:下月我约了韩遂同往西羌会晤各部首领,必要让他刻骨铭心!
马超指尖划过颈间伤疤:若遇阎行,请父亲将此獠交予孩儿处置。
马腾朗声大笑:孟起果真长进了!
庞德笑言:韩文约怕是尚不知晓孟起如今的本事。末将只需紧随其后,看他大显神威便是。
令明过谦了。韩遂麾下程银、梁兴皆沙场宿将,届时我等当全力出手,先胜后谈!
孟起何时也这般持重了?
马超笑道:持重有何不好?江东孙澎能一招败张辽,武艺冠绝天下,可曾见其轻狂?
孙伯符尚知稳字要诀,我马孟起岂是只识冲阵的莽夫?
庞德暗自腹诽:此刻说得头头是道,待杀得兴起时,哪还记得持重二字?
方才说要紧随其后并非戏言。马超确是可遇不可求的良将,然一旦杀至癫狂,便是莽夫中的莽夫,冲锋陷阵浑不要命的主儿。
马腾沉吟片刻,对庞德道:令明,我已安排岱儿为孟起副将,你另有要务。
庞德得知马岱随行于马超左右,心中顿感安稳。马岱的武艺虽不及马超与庞德,却能与马腾平分秋色,面对韩遂麾下诸将亦游刃有余。
建安八年七月末。
曹军兵临洛阳城下,尚未入城便获知一则震撼消息。
西凉爆发马韩大战。
韩遂当场阵亡,马超单枪匹马力战韩遂麾下五员猛将,连斩阎行、张横,将梁兴、程银等人逼入绝境,最终困于山谷粮尽而降。
此役令马超威震天下!
马腾赶在曹操抵达洛阳前击溃韩遂,自此独霸西凉。
漫步洛阳城中,曹操眼中浮现年少时的光影。曾几何时,他也是个为匡扶汉室抛洒热血的壮志少年。
如今重临故地,心绪竟出奇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