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收购国债的全是刘璋的熟人,刘璋亲自进行线下交易。除了常规销售成嘟宝券外,他还额外准备了一份借据凭证。等到次年兑付时,客户需同时出示宝券与借据,双方当面销毁借据后,兑付方会另开收款证明。这套流程让孙澎的手下即便伪造了成嘟宝券,也无法 ** 刘璋。
刘璋在益州低调发展,生活反倒越过越红火。原本日渐衰落的东州兵团,竟意外出现了复苏迹象。
但论发展速度,孙澎完全不把刘璋放在眼里。他心想:尽管慢慢经营吧,待我的铁路网贯通全国之时,让你见识什么叫技术碾压。
孙澎麾下的军队,无论用于征战还是 ** 都绰绰有余。更关键的是,其中过半都是全职职业军人,随时能投入战斗且不影响农耕。反观曹操的部队仍以屯田兵为主,农忙时耕作,闲时训练,战力差距正不断拉大。
此时的孙澎完全沉迷于科技研发。除了采矿炼钢,他更不忘强化核心战力——海军。虽然造不出钢铁战舰,但在木质帆船领域,凭借先知优势仍能推动技术突破。他沿用水泥研发的老办法:直接驻守造船厂砸重金招募人才。虽然并非每个工匠都精通中世纪帆船,但高额悬赏下总能找到狂热的大航海爱好者。这些爱好者各有专业圈子,孙澎就动用财力整合集体智慧。于是扬州水师迎来全面升级。
建安八年五月某日,孙澎正在郊外工业区巡视新建的橡胶加工厂。
位于吴县的全新橡胶厂于今年三月建成投产。与朱崖岛的橡胶厂不同,吴县工厂主打产品并非鞋底,而是各类轮胎制品。
孙澎借助系统这项新功能,从专业技师处习得了古老的橡胶轮胎制造工艺。他借鉴后世共享单车的实心轮胎设计,在吴县开始批量生产这种运输利器。
最欣喜的莫过于扬州地区日渐普及的人力黄包车车夫。以往使用的木制车轮不仅费力,乘客也颠簸不适。换上减震效果卓越的橡胶轮胎后,车夫拉车轻松许多,乘客舒适度也显着提升。
普通百姓对这些橡胶轮胎同样表现出极大热情。在孙澎的推动下,运货用的独轮车和双轮板车率先换上橡胶轮胎,搬运货物顿时省力不少。这种轮胎不仅比木轮轻便,还具有防滑特性。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使用者无不交口称赞。
孙澎研发橡胶轮胎还有更深层的考量——他已将目光投向自行车的制造。轮胎这个最大难题攻克后,其余部件对他来说都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就自行车而言,链条堪称最复杂的部件。看似繁复的链条,实则由相同零件环环相扣组成。虽单个零件制作简单,但全靠手工锤打的装配过程异常耗时。这正是当前手工生产条件下最耗费工时的环节。
不过孙澎对技术团队充满信心。这支朝气蓬勃的研发队伍正逐步完善生产线。孙澎坚信,在前人智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下,技术突破指日可待。
视察完橡胶厂准备返程时,孙澎在工业区入口巧遇裴元绍。这位部下满面春风地迎上前来:主公,赵将军那边有了新发明,您要去看看吗?
孙澎一怔:赵将军那儿研制出新鲜玩意儿了?什么好东西?
裴元绍咧嘴笑道:禀主公,前些日子赵将军不是向您讨要了一批轮胎吗?赵将 ** 这批轮胎捣鼓出了一种新式战车!
战车?
这不是春秋时期的老古董吗?
赵云这是在玩什么名堂?历史重现?复古潮流?
孙澎顿时兴致高涨,翻身上马对裴元绍说:走,去瞧瞧。
骑兵营离工业园不远,当初将工业园建在骑兵营附近,正是为了在工业园遇险时能快速调遣机动部队支援。
来到骑兵营,孙澎远远就听见阵阵马蹄声中夹杂着车轮滚动的声响。
走近细看,孙澎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我看见了什么?
这玩意儿,你跟我说是战车?
简单描述此刻孙澎所见:一匹战马两侧各挂着一个类似摩托车边斗的装置。战马左右的小车仅有一个外置轮子,两个边斗的车轮通过横轴从马腹下方相连。
此刻,战马两侧各站着一名持枪士兵。令人称奇的是,马背上居然没有骑手!
孙澎仔细观察,立即发现了其中玄机。
原来是由两侧战车上的士兵协同操控战马!这完全不同于传统骑兵的驾驭方式,两侧边斗完美护住了战马两翼,从此冲锋时再不用担心敌军砍马腿了。
虽然一匹马要拉动两个边斗和两名士兵,但由于马背没有骑手,实际负担比原先驮着一名骑兵还要轻省。
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是背着一个人走三公里累,还是用黄包车拉两个人走三公里累?
赵云这番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一匹马能同时带动两名士兵。有了站立空间,士兵施展长兵器也比骑马时更加稳当。
孙澎发现这种战车存在明显缺陷——只能在平坦地形使用,遇到崎岖路面就容易倾覆。
他翻阅资料时突然灵光一闪:要是把两侧的边三轮换成自行车会怎样?
随着辽东沓氏新港口的开辟,孙澎获得了更多战马补给。赵云麾下的骑兵营终于摆脱了物资匮乏的困境,原先只能搭配劣等战马充当骑马步兵的情况得以改善。主力骑兵优先获得优质战马后,那些淘汰的劣马部分继续用于骑兵训练,部分则被赵云用来重现古代战车。
据赵云所述,这种特制战车源自公孙瓒的未竟之业。当年袁绍麾下大戟士专攻马腿战术,令公孙瓒骑兵伤亡惨重。为保护战马,公孙瓒召集能工巧匠研制出这种带有防护侧翼的古代边三轮战车。但这种设计严重影响了机动性,加之公孙瓒势力迅速败亡,新式战车尚未投入实战就被袁绍彻底击溃。
赵云投奔孙澎初期,因战马稀缺且江南多山地地形,暂时搁置了这项战车计划。但随着势力扩张,他发现这种装备在平原战场能发挥比传统骑兵更震撼的冲锋效果。于是赵云参照当年在白马义从的训练方法,组建了几支边三轮战车小队。
恰逢此时,孙澎送来了战车最关键的改良部件——橡胶轮胎。这个及时雨般的补给让赵云欣喜若狂,他向孙澎详细讲解了这种特殊战车的渊源与战术价值。得知这竟是公孙瓒遗留的军事发明,孙澎颇感意外。
袁绍的大戟士与先登营让白马义从伤亡惨重,主力折损后难以正面抗衡,只得另辟蹊径,可惜技术尚未成熟,公孙瓒便兵败身亡,最终这些成果全落入了孙澎手中。
孙澎审视着赵云研发的新型战车,认为其结构仍需改良。贯穿两轮之间的车轴紧贴马腹下方行驶,若遇路面凸石导致轮轴抬升,极易对马匹造成伤害。
公孙瓒采取缩小车轮直径以降低车轴高度的应对方案,但孙澎深知这仅是权宜之计。在他看来,借鉴后世汽车的悬挂系统才是治本之策,不过这项技术改造需要专业团队攻克技术瓶颈。
处理完军务回府,孙澎如常查阅北方情报。曹操仍在暗中处理债务问题,倒是伏完遣使前来引起了注意——刘协离京时废黜了伏皇后,曹操随即将其送返琅琊老家。伏完刚安顿好女儿,便迫不及待派人试探孙澎纳妾意向。
孙澎心知肚明这必是曹操的算计。按汉代宫廷惯例,废后理应幽禁冷宫,岂能允许出宫改嫁?刘协为逃离许昌,竟连 ** 体统都弃之不顾。
虽然纳前朝皇后为妾极具 ** ,但孙澎清楚其中风险——当今天子尚在,若与皇帝共有一位妻妾,必将遭天下士人口诛笔伐。自建安五年四月穿越至今三年有余,孙澎深知这个时代的文人虽在行动上各投明主,口头上却仍标榜忠君爱国。
然而这位特殊的战利品,孙澎断不会放手。作为心怀壮志的穿越者,他如同重度收藏癖患者:未必真要用,但必须收入囊中。
---
要让伏皇后悄无声息地进入孙府,法子多的是,不过需要费些工夫。
伏完所求的并非女儿风光大嫁,既为纳妾,体面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份交易能带来多少利益。
瞧瞧乔禹,当初不声不响将两个女儿送给孙澎作妾,短短三年,乔家产业竟膨胀了十倍有余!
扬州、荆州、交州,多少人巴望着将女儿塞进孙府。可孙澎择妾自有一套章法,常人根本猜不透他的心思。
这个神秘莫测的男人。
时下北方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袁尚。
自刘协踏足冀州,袁尚与这位天子竟亲密得如同蜜里调油。
在曹操那里吃过亏的刘协早已学乖。如今面对袁尚,他再不像当初初到许昌时那般,明里对曹操虚与委蛇,暗地里耍弄权谋。
曹操何等老辣?刘协如今回想,若时光倒流,或许能与曹操相安无事。
可惜年少轻狂不识时务,硬要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若早知安分当个傀儡皇帝,日子岂不逍遥快活?
如今投靠袁尚,刘协摆正了位置——什么皇权霸业都抛诸脑后,趁着双方各取所需之际,多替自己谋些实惠才是正经。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汉室天子多短命:光武帝六十二岁已是异数,明帝四十七岁便算高寿,竟连桓、灵二帝三十六岁与三十二岁都成寿数标杆。
二十余岁的刘协暗自惶惑:自忖无光武之命,更逊于桓灵,若参照 ** 阳寿,恐怕只剩十年光景。
如今至少还有袁尚愿意供着自己,等哪天连皇帝这虚名都没人买账了,怕是纵情享乐都成了奢望。
当年父皇在洛阳城外建了百余座宫殿金屋藏娇,我刘协不贪心,能有父皇十分之一、哪怕二十分之一的排场就知足了!
刘协记得父皇最常去的宫殿叫毕圭苑。到了邺城后,他先在袁尚府中暂住,没过多久便让袁尚在城外仿造了座同名宫殿。袁尚巴不得如此——这傀儡皇帝沉溺享乐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横竖不过是花些银钱,袁家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待皇帝搬出大将军府,袁尚顺势搬回了父亲袁绍的旧居。袁氏一族对此地颇有感情,见刘协如此识趣主动腾地方,袁尚对这傀儡更是满意。
刘协到邺城才满月,袁尚就张罗起选秀,一口气送了两百余 ** 入宫。这般待遇让刘协几乎落泪——当年在曹操手下当 ** 时,身边女子屈指可数,连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曹操既要他当傀儡又处处掣肘,如今在冀州才真正尝到当皇帝的滋味。可惜短短两月,年轻的天子眼眶就深陷下去,精气神活脱脱像极了当年纵欲过度的父皇刘宏。
须知刘宏虽荒淫却有生财之道,卖官鬻爵所得尽数挥霍在享乐上。太医院日日进补各种珍奇药材,这才勉强撑到三十二岁驾崩。
刘协既无敛财之权,全靠袁尚“慷慨”供养。 ** 倒是应有尽有,可袁尚岂会真心关怀傀儡死活?横竖三公九卿之位都已分封完毕,这皇帝留着不过是为震慑袁谭、袁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