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伏在御书房内的米朗琪与萨基尔等人猛地抬头,就连刚坐下的罗望也露出错愕之色。
“陛下,这……”罗望——即萨科朗斯低声开口。
孙澎抬手制止:“罗望,朕知你心中有顾虑。从前你是罗纳帝国监察院的萨科朗斯,但如今你是我吴国检察院的罗望。朕要提醒你,反复摇摆的后果,可不太妙。”
罗望紧咬牙关:“微臣明白。”
孙澎的警告再明显不过。萨科朗斯若再多言,恐怕性命难保。
孙澎并未理会被打断的对话,转而看向诸葛亮:“至于他们,半月后大军出征时,用作祭旗吧。”
米朗琪猛然抬头,死死盯着孙澎,却终究未能出声。罗望闭目静立,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
诸葛亮躬身领命:“微臣遵旨。”
孙澎微微颔首,重新落座。几名禁军迅速上前,将除罗望外的海外使节全部押下。
“罗望,今日之事到此为止。若无事,便随公瑾去检察院报到吧。”孙澎淡淡道。
周瑜适时起身。罗望心知此刻多说无益,否则祭旗时恐怕要多一颗人头了。
他躬身行礼:“微臣告退。”
孙澎未再言语,望着罗望与周瑜离去的背影,嘴角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
“孔明,这位检察院长官似乎颇有心事。”孙澎目送罗望离去,轻笑说道。
诸葛亮早已起身,坐在罗望先前的位置。闻言答道:“陛下可是怀疑萨科朗斯假意归顺?”
孙澎眼中划过一丝兴味:“若非如此,难道你真以为这位在罗纳帝国翻云覆雨的监察院长是个懦弱之徒?若他当真不堪,要么是罗纳大帝昏聩无能,要么便是整个帝国腐朽已极。”
诸葛亮沉吟片刻:“若他诈降,陛下将其收入帐下,莫非是为日后反制?”
孙澎未直接作答,低声自语:“朕从不行无把握之棋。若能留他到朕亲临罗纳之日,或许另有用处。说到底,不过是埋一枚钉子罢了——既能固己,亦可伤人。”
至于这枚钉子能钉多深,孙澎静待其变。
……
另一边,周瑜与罗望离开御书房后,罗望始终沉默如影,恍若游魂般跟在周瑜身后。周瑜亦不询问,只稳步前行。他虽不知 ** 心思,却笃信陛下每一着必有深意。
萨科朗斯脑海中仍萦绕着离开汇天酒楼前的场景——
贾公公在外等候时,他们曾密商对策。
萨基尔提议逃亡未果后,米朗琪沉声道:“既无退路,不如直面吴帝。至于结局,我有一计。”
心烦意乱的萨科朗斯摆手示意他说下去。
米朗琪深吸一气:“此番入宫凶险难测,不妨效仿中原古策——”
话音微顿,吐出四字:
“弃卒保车。”
这是他们最终的后路,若真到了绝境,便让萨科朗斯独自承担,成为众人唯一的希望!
中原有句古话令萨科朗斯深感认同——只要保住根本,就不愁没有未来。
当得知负责绘制吴国地图的同伙已被孙澎擒获时,萨科朗斯当即下定了决心。
这才有了他跪地臣服孙澎的一幕。
他只想在吴国获得合法身份,为夺回地图或重启计划争取筹码。
可萨科朗斯万万没料到,这位吴国君主竟如此雷厉风行——仅因言语不合,便下令半月后处决米朗琪与萨基尔祭旗!
尽管众人早有心理准备,听闻军令仍心头一颤。
米朗琪最令萨科朗斯痛心——这位帝国第一军团的参谋处长,竟葬送在原本平淡的中原之行中。
想到归国后要独自面对高层责难,萨科朗斯不禁恍惚。但片刻失神后,他再度攥紧拳头:
必须将情报送回罗纳帝国!
唯有如此,才不辜负米朗琪等人的牺牲。若能通过吴国渠道联系帝国旧部,或许同伴还有转机!
周瑜带着萨科朗斯离开后,对方规规矩矩在检察院完成了登记手续,正式成为吴国官员名册中的一员。
……
这半月光阴转瞬即逝。在诸葛亮与鲁肃两位丞相调度下,玄武军团从扬州水域疾驰而出,火速向西进港进发。
西进港在孙澎的战略布局中占据核心地位。按照最佳规划,此处将被打造为吴国水军攻守兼备的核心要塞,故而常年驻扎着四大军团之一的朱雀军团。
数日前,孙澎携赵云自都城亲临西进港,身后跟着青龙军团三分之二的精锐。这半月间,留守南部的青龙军团已完全掌控膘河流域各部族,孙澎当即下令调其赶赴西进港集结。
朝野上下心知肚明:陛下此次要动真格了。自四大军团建制以来,这还是首次两大军团联合作战。
青龙军团的赵云、张绣、徐晃、黄忠,以及玄武军团的甘宁,这日清晨全副武装静立御帐外。当孙澎掀开帐帘时,险些被这群虎将惊得失态。
大清早堵朕的营帐,要 ** ?孙澎揉着肩膀笑骂。
甘宁挠头憨笑:陛下,您说半月后开拔,这都最后一天了......
众将灼灼目光中,孙澎摆手道:急什么?传令点将台,一个时辰后全军集合!
(
孙澎话音刚落,甘宁便咧嘴笑了起来:遵命!末将这就去传话!
孙澎无奈地挥挥手,总算把这群跃跃欲试的将领打发走了。他暗自思忖,麾下猛将如云竟也成甜蜜的负担——个个求战心切,倒显得他这个君王有些无所作为了。
回到营帐后,孙澎仍在思索此事......
新建的点将台上,孙澎负手而立。身旁站着个外貌迥异的中年男子,发色肤色都与中原人大相径庭。此人正是改名罗望的萨科朗斯——作为首个获赐汉名的外邦人,这份殊荣在吴国尚无先例。
罗望,此番令两大军团协同作战,你看胜算几何?孙澎突然开口。
正在闭目养神的罗望慌忙答道:回陛下,我军士气正盛,当有七成把握。这话实属违心——在他心底,即便两个吴国加起来也难敌罗纳帝国。
孙澎似乎看破不说破,转而道:这月余来,你详细描绘的罗纳地理,可谓替我朝立下大功。
罗望闻言面色微僵。这一个月他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获取吴国情报,反将本国机密全都吐露。
孙澎深知篡改地理志的风险,以他的多疑心性,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罗望强压心绪,恭敬道:“陛下过谦了。臣既归顺吴国,自当为君分忧。这份地理志仅是个开端,待抵达罗纳帝国后,若陛下有意,臣愿详述彼国风物。”
孙澎目光扫过众将,含笑颔首:“在其位谋其职,你既掌监察之权,这些确属分内之事,朕便不多言了。”
罗望垂首称是。
铁甲卫士疾步登台禀报:“祭旗事宜已备妥!”
孙澎未察罗望神色,径直走向点将台西侧,扬声道:“众卿皆乃我大吴开疆功臣。北伐中原、南平诸部之伟业,全赖诸卿勠力同心。今日朕当谢之。”
台下众将闻言震动。自古岂有君王谢臣之理?孙澎此番堪称旷古之举。
青龙统帅赵云与玄武统帅甘宁对视跪地,肃然抱拳:“为陛下分忧乃臣等本分,万不敢当此谢。”
孙澎又道:“或许众卿尚未知晓,数月前国都曾现异客。称其‘不速之客’绝非虚言——有人知其底细,有人尚不明就里。”
今日朕与诸位畅谈一事,数月前京城来了几位异邦来客。海外之地,我吴国从未涉足,却是朕心驰神往之所。这些异邦人的到来,恰似为朕推开一扇新窗。
孙澎忽然朝身后招手,罗望暗自苦笑。纵有万般不愿,此刻也只能低头向前。
孙澎亲热地揽住罗望肩膀:玄武军团的将士们或许不识,这位正是异邦使团的领队。如今他已是我朝监察院官员,弃了旧名,唤作罗望。
朕今日要说的是,海外之人可为敌,亦可为友。此番远征三千万里海域,必将遭遇诸多异邦之人。届时莫要固守成见——或许在他们眼中,我们才是异乡客。
能化敌为友,何必处处树敌?众卿可明白?
谨遵圣谕!将士们的呐喊响彻西进港点将台。
孙澎满意颔首,轻推罗望示意。罗望压下满腹苦涩,强自开口:蒙陛下赐名罗望,此恩没齿难忘。愿随诸位将军征战四海,虽武艺不精,亦当竭尽绵力,望将军们不弃。
甘宁随手将长刀插在地上,笑道:罗大人言重了。别的姑且不论,能在点将台这般庄严之地立于陛下身侧者,放眼吴国也是凤毛麟角。罗大人已站上群臣之巅,日后怕是要仰仗您提携了。
点将台下,诸葛亮与鲁肃相视一眼。
诸葛亮低声问:兴霸这块木头,莫非是子敬教的?
鲁肃摇头苦笑:当真不是。若早知他今日这般机灵,定会提前叮嘱。谁料他竟说得滴水不漏,倒成了无心插柳。诸葛亮点头称是。今日之事原是他们与众人商议好的,不论罗望真心投吴与否,都要借祭旗仪式让其难堪。
若事后证明错怪了罗望,诸葛亮与鲁肃已准备担下全责,谎称是背着孙澎所为,以免影响君臣之情。原本托付赵云在点将台罗望,未料甘宁横插一脚,却阴差阳错达成目的。
呵呵,倒是我们小瞧兴霸了。说不定事后还有惊喜。诸葛亮望着甘宁笑道。
连点将台上的孙澎也在暗自嘀咕:孔明与子敬太过冒险,竟让甘宁这莽夫配合。所幸没出岔子,否则定不轻饶!
而被选为第一人选的赵云此刻满脸茫然,见甘宁抢了台词,忙偷瞄诸葛亮方向,见二人神色如常才松了口气。
让我来
---
若因自己导致陛下计划受挫,他便万死难赎其罪!
此刻的甘宁全然未觉自己是搅局的关键,竟还热情地揽住罗望肩膀称兄道弟。
孙澎猛然醒悟:原来甘宁并非诸葛亮等人安排,分明是真情流露!
见局面即将失控,孙澎立即出言制止:众卿当知朕素来不喜结党营私。同朝为官,互相帮扶本属应当。
此类事不必公开议论。兴霸,你身为武将当专注统领玄武军团,若日后有失,朕唯你是问!甘宁闻言立刻肃立抱拳:末将谨记!
孙澎暗自咬牙:好个心中有数,且看日后如何治你!
随即正色道:既已认识罗望,现说正事。这些异域来客除罗望外皆不愿归顺,留之无益。明日出征时,便以其首级祭我军旗!
祭旗!祭旗!
震天吼声中,孙澎厉声道:大吴江山是诸位浴血奋战得来。今有异域之人窥探我吴国疆土,若不反抗,他日必引兵犯境!诸位说,当如何?
反抗!反抗!
听到山呼海啸般的呐喊,赵云立即单膝跪地:末将本布衣,蒙陛下恩典方有今日。异域之人图谋中原,罪该万死!
赵云身侧的黄忠抱拳沉声道:陛下,子龙言之在理。老朽虽年迈,岂能坐视吴国山河遭铁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