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流水般淌过,陶望三在那座荒废已久的宅院中,已住了三月有余。
初来时的孤寂与惶然,渐渐被一种奇异的安宁取代。
这安宁,并非来自宅院的幽静,是源于那两个悄然相伴的女子,秋容与小谢。
起初,她们不过是在夜深人静时悄然出现,或端茶递水,或轻声低语。
举止恭敬,如同旧时府邸中的侍婢。
陶望三虽知她们是鬼,却因性情豁达,并不惧怕,反倒在朝夕相处中生出几分信赖。
他读书时,二人便静坐一旁,不言不语,只以目光追随他的身影。
久而久之,她们也开始发问,问些诗文典故、前朝逸事。
陶望三见她们聪慧好学,便也耐心讲解,谈笑间,竟如师友相待。
小谢性情活泼,心思灵巧,一点即通,常能举一反三,引得陶望三连连称奇。
她最爱听他吟诗,每闻佳句,便拍手雀跃。
甚至自编曲调,轻声哼唱,声音如清泉滴落玉盘,清越动人。
她有时,会偷偷描画陶望三读书的模样:
他低头执卷,烛光映照侧脸,眉宇间透着书卷气,还有淡淡的忧郁。
她将画纸藏于袖中,夜深人静时取出细看,指尖轻抚纸面,脸上泛起微红,仿佛触到了不该触碰的梦。
秋容则不同。她沉静如水,言语不多,却总能在关键时刻道出独到见解,令陶望三刮目相看。
她不似小谢那般外露,却将情意藏于无声处,他衣衫破旧,她便默默取针线修补。
虽为鬼魂,无实体之躯,她却能以阴气凝形,借月华织线,针脚细密,宛如活人所为。
陶望三初时不解,后见衣角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才知是她所为,心中微动,却只道:“多谢姑娘费心。”
一日,陶望三于院中练字,提笔写下自创诗一首:
孤馆寒灯下,荒庭冷月时。
有鬼不为惧,无妻亦不悲。
清风伴我读,素影共人知。
何须问生死,相对已成痴。
笔落墨干,风起纸动。小谢恰巧经过,驻足凝视,低声念出最后一句:“相对已成痴……”
声音轻若呢喃,却如石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她脸上泛起红晕,低头不语,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袖中,那幅未完成的画。
秋容立于廊下,静静听完,轻叹一声,转身走入内室,背影落寞如秋叶飘零。
自那日起,小谢对陶望三的关心愈发细致入微。
他咳嗽一声,她便连夜熬药,捧至窗前;
他写字手酸,她便悄然上前,指尖轻柔地为他揉肩。
陶望三起初只当她是天真烂漫,不以为意。
可渐渐地,他察觉她眼神中的情意,那不是侍婢的恭敬,而是女子对心上人的眷恋。
她看他时,眼中似有星光闪烁,嘴角常含笑意,却又在他回望时慌忙低头,耳尖泛红。
陶望三心中动摇。
他知她是鬼,人鬼殊途,魂魄无根,终究难逃消散之劫。
可他亦无法否认,自己心中已生出怜爱。
那不是对亡妻的追忆,也不是对幻影的迷恋,而是一种真切的、无法言说的情愫。
秋容却愈发沉默。她本性稳重,早知这段情缘注定无果。
她不怨天,不尤人,只将心事深埋。
可每当看见小谢与陶望三谈笑风生,她心中便如针扎一般。她并非嫉妒,而是心疼。
她知小谢情真意切,却也知这情越深,将来越痛。
她不愿见她所爱之人,终为情所伤。
那一日,暴雨倾盆,宅院年久失修,屋顶多处渗漏。
陶望三正忙着将书册移至干燥处,忽听“啪”一声,一摞古籍被雨水打湿。
他心头一紧,急忙抢救。
就在此时,小谢竟不顾阴魂之体,冲入雨中,立于破洞之下,张开双臂,似要以虚影挡住风雨。
雨水穿过她的身体,直落屋内,她却咬牙坚持,身影在雨幕中摇曳,几近透明。
直到陶望三搬完最后一箱书,她才力竭倒地,靠在墙边,气息微弱,身影几乎淡去。
陶望三大惊,急忙扶住她,声音颤抖:“你何苦如此?若魂魄受损,永世不得超生,你可想过?”
小谢抬眼望他,唇角微扬,轻声道:“若能护你周全,消散又何妨?”
陶望三心头巨震,眼中竟有泪光闪动。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看似顽皮的小鬼,竟对他用情至深,深到不惜以魂飞魄散为代价。
秋容立于檐下,静静看着这一幕,心如刀割。
她转身走入雨中,任冷雨打湿衣衫,虽为鬼魂,却能借阴气显形,低声吟道:
雨落千重幕,心沉一叶舟。
情深终不语,爱重反成愁。
她决定成全小谢。
她知自己年长几岁,性情沉静,不似小谢那般灵动可爱。
她亦知陶望三心中已有波澜,只是尚未自知。
若真有来世,她愿她们三人皆得圆满,她愿小谢得其所爱,愿陶望三得其所伴。
而她,只愿化作一缕清风,默默守护。
自此,秋容对陶望三愈发疏远,反倒常劝小谢多与他亲近:
“你若喜欢他,便该多说说话,莫要藏在心里。”
小谢起初不解,后见秋容日渐憔悴,身影渐淡,才恍然大悟。
那一夜,她扑进秋容怀中,泪如雨下:
“姐姐,你待我太好,我……我宁愿不要这份情,也不愿看你伤心。”
秋容抚着她的发,声音轻柔如风:“情之一字,不由人。
你若真心喜欢他,便该勇敢争取。
我虽心有不舍,但更不愿见你压抑自己。
你活着时未能嫁心上人,死后若能得一人心,也算不负此生。”
陶望三虽未全然明了二女心事,却也察觉气氛有异。
他本想专心读书,可每当提笔,眼前总浮现小谢含情脉脉的眼神,耳边回响秋容那句“相对已成痴”。
他自问:“我陶望三,一介寒士,妻亡家破,何德何能,竟得二女倾心?”
他不敢深想,却又无法回避。
他知道,若再这样下去,终有一日,情难自禁。
而那宅院中的月光,依旧清冷,照着三颗彼此牵连、却注定难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