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那日未央宫诛董,已悄然过去一个月。长安城的惊涛骇浪渐次平息,转而弥漫着一股百废待兴的忙碌气息。时值六月,关中大地暑气渐升,而一份份捷报与人才的陆续到来,更让这古老的帝都显得热气腾腾。
这一日,数骑快马先后驰入长安城门,带来了远方的风尘与令人振奋的消息。率先入城的是一面“刘”字大旗,旗下三人,以及简雍等数十人,虽风尘仆仆,却难掩英伟之气。居中者,双耳垂肩,面如冠玉,目蕴仁德,正是宜城亭侯、皇叔刘备;左侧一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长髯飘洒,威风凛凛,乃是关羽关云长;右侧一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正是张飞张翼德。三兄弟奉诏入京,终于抵达。
几乎前后脚,另一匹白马银枪的骁将也踏入城门,他剑眉星目,姿颜俊秀,虽年轻却沉稳异常,一身缟素虽已换下,眉宇间仍存一丝对兄长的追思,正是常山赵云赵子龙。
与此同时,一位虽年近五旬却精神矍铄、臂膀粗壮的老将,也背着宝雕弓,提着赤血刀,进入了长安,正是长沙老将黄忠黄汉升。
这五位当世虎臣,竟不约而同,在这夏日汇聚于长安城中。
消息第一时间报入宫内。刘协闻讯,大喜过望,即刻下旨:“速宣皇叔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于清凉殿见驾!朕要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
是夜,清凉殿内灯火通明,宦官宫女悄无声息地穿梭忙碌,置办着一席不算奢华却足够丰盛的酒宴。刘协特意换上了一身较为轻便的常服,但仍不失天子威仪,早早便在殿内等候。
“陛下,刘皇叔等人已到殿外。”小黄门低声禀报。
“快请!”刘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殿门开处,五人鱼贯而入,依礼参拜:“臣(末将)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快快请起!”刘协快步从御座走下,亲自上前虚扶,“一路辛苦!朕盼诸位,如久旱盼甘霖也!”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刘备身上:“这位便是刘皇叔吧?朕虽深居宫中,亦早闻皇叔仁德之名,更知皇叔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论起辈分,确是朕之皇叔无疑。昔日皇叔于涿郡起兵,扶危济困;参与黄巾之战,勇武传于天下。今日得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皇叔果然仪态非凡,仁德之风令人心折。”
刘备闻言:“陛下天恩,竟知臣之微末往事,臣愧不敢当!备虽忝为宗室,然未能早日匡扶社稷,诛除国贼,实乃有愧于先祖,有负于陛下!今蒙陛下不弃,召臣入京,备必竭尽驽钝,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协笑着点头,又看向关羽、张飞:“这两位,想必就是万人敌的关云长将军与张翼德将军了?虎牢关下雄风,朕心向往之久矣!真乃熊虎之将,朕得二位,何愁天下不靖?”
关羽凤目微睁,手捋长髯,虽神色矜持,但天子如此赞誉,亦让他心中受用,抱拳沉声道:“陛下谬赞,关某愧领。除奸讨逆,保国安民,乃武人本分。关某既来,自当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张飞更是声若洪钟,哈哈大笑:“陛下说得好!俺老张别的不行,就是能打!以后哪个贼子敢对陛下不敬,陛下只管言语一声,俺老张就用这丈八蛇矛捅他八百个透明窟窿!”他的直率引得刘协不由莞尔。
刘协的目光最后落在赵云和黄忠身上。他先对赵云道:“这位定然是常山赵子龙了!果然一表人才,英姿勃发!朕闻卿在公孙瓒将军麾下便已显名将之姿,更难得忠孝两全。卿能墨绖从戎,为国效力,此乃大忠大孝,朕心甚慰!”
赵云没想到天子对自己之事如此了然,心中感动,朗声道:“陛下言重了!国难当头,云岂敢因私废公?得蒙陛下不弃,召于驾前,云必肝脑涂地,以报国恩!”
最后,刘协看向黄忠,眼中充满敬意:“黄老将军!朕久闻将军大名,年近四旬而勇武不减当年,弓马娴熟,有百步穿杨之能!宝刀未老,正是为国效力之时!将军能应诏而来,朕心甚喜!”
黄忠见天子如此礼遇,毫无轻视年老之意,反而句句说中他心中豪情,顿时虎目含光,抱拳道:“陛下!忠虽年长,然报国之心永不老!蒙陛下信重,不以老迈相弃,忠愿以此残年,为陛下开强弓,射逆贼,万死不辞!”
“好!好!好!”刘协连说三个好字,心情畅快无比,“今日朕得五位国之栋梁,实乃上天佑我大汉!来,入席!朕当与诸位爱卿满饮此杯!”
众人谢恩入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殿内气氛愈发融洽。
刘协看着眼前这五位堪称黄金组合的将领,心中开始盘算如何将他们安排在最适合的位置上,以应对即将展开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