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把文件放在桌上,抬头问:“你觉得,下一步该做什么?”
老夫子没急着回答。他拿起平板,点开金手指系统,界面跳转到“行业动态监控”模块。一条红色预警刚弹出来:老赵名下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三天前提交了两项关于高温绝缘材料的专利申请,分类号与他们当前的技术路径高度重合。
“他们动作比我想的还快。”老夫子把屏幕转向会议室众人,“这不是巧合,是冲我们来的。”
技术部的小王凑过来看了一眼,“可咱们的新材料才刚测试完,连量产名单都没进,他们怎么知道方向?”
“不知道才怪。”老夫子冷笑,“上次样品送检,合作实验室里就有他们的人。现在不是谁做得好,是谁抢得快。”
张工皱眉,“那我们现在申请,会不会被说成抄袭?”
“不申请,才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老夫子站起身,“立刻召集所有参与逆变器项目的技术人员,十分钟后,小会议室开会。这事不能再拖。”
十分钟后,六名工程师围坐在长桌旁,气氛有点紧。有人端着咖啡杯发愣,有人低头刷手机,显然还没从昨晚通宵测试的疲惫中缓过来。
老夫子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专利热力图,直接贴在白板上。
“看这里。”他用笔圈出一片密集的红点,“过去三个月,老赵那边在绝缘层结构、散热通道设计、模块封装方式上一共申请了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不是为了用,是为了堵路。”
小王瞪大眼:“这是要把咱们能走的道全占了?”
“没错。”老夫子点头,“他们不敢碰核心配方,就围着外围打转。等咱们产品一上市,他们就能跳出来说——侵权。”
屋里安静了几秒。
“那咱们也申请呗。”另一个工程师说,“反正技术是我们做的。”
“问题是你得知道申什么。”老夫子敲了敲白板,“有人觉得应该把新材料的全部参数公开,申请发明专利;有人觉得太关键,不能写进专利,要当商业秘密藏着。这两种想法,都会输。”
众人抬头看他。
“藏起来,别人照样能仿,你还拿不到法律保护;全写上去,等于把家底亮给人看。”老夫子打开金手指的“专利价值评估模型”,输入几组数据,“所以我们得换种玩法。”
屏幕上跳出三项建议:
1. 核心控制逻辑——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启动pct国际申请流程;
2. 模块集成结构——申报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细节故意模糊处理;
3. 外观接口设计——单独申请外观专利,作为干扰项。
“这叫‘核心+外围’布局。”老夫子说,“主攻的门我们锁死,旁边的窗我们开着,但里面是空的。他们要是真钻进来,会发现啥也没有。”
张工听得直点头:“懂了。外面一堆专利,看着吓人,其实都是烟雾弹。”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
林代表提着公文包走进来,黑框眼镜一推,开门见山:“我看了你们刚才上传的初步技术交底摘要,时间很紧,我能问一句——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提交优先权申请?”
老夫子回:“明天中午之前。”
林代表摇头:“常规流程至少要两周准备材料,审查排期更久。如果对手已经进入公示阶段,你们再提,就是无效申请。”
“所以我们不走常规。”老夫子调出一份模板,“这是我让系统生成的标准交底书格式,兼容国知局最新要求。每个技术点拆成独立文档,六项专利同步推进。”
林代表翻了两页,眉毛微动:“这格式……比我们事务所的还规范。”
“效率优先。”老夫子说,“我现在成立专项小组,两班倒写材料。今晚十二点前,第一稿全部交你手上。你能协调加急通道吗?”
林代表沉默几秒,“我可以联系审查中心的朋友,走绿色通道。但有个条件——你得签一份风险承诺书,万一材料不完整,责任由企业自担。”
“签。”老夫子直接拿出笔,“只要能抢在他们前面进系统,罚多少钱我都认。”
林代表终于露出一丝笑:“行。那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们抢一个上午十点的窗口。”
会议散后,技术组立刻分组行动。三人负责撰写控制逻辑部分,两人整理结构设计,最后一人专门画图配说明。
老夫子坐在角落的工位上,盯着平板实时更新的进度条。第一批数据已经开始上传,系统提示:**材料校验中,预计耗时四小时**。
小王路过时低声问:“真不怕他们反咬一口,说咱们恶意抢注?”
“怕就不做了?”老夫子头也不抬,“他们先动手的。咱们只是不让路被人堵死。”
张工走过来,递了杯茶,“你说他们会不会已经在准备诉讼预案?”
“肯定在。”老夫子喝了口茶,“等咱们一公开产品,律师函就会到。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专利在手,谁告谁还不一定。”
张工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做技术就行,没想到还得玩这些套路。”
“现在懂了吧?”老夫子笑了笑,“技术是枪,专利是子弹壳。没壳的子弹,打不远。”
话音未落,平板震动。
金手指弹出新消息:
【竞争对手动态更新】
老赵公司今日新增一项备案:拟收购南方某专利运营平台,经营范围新增“知识产权维权服务”。
老夫子眯起眼,把这条信息转发给林代表,附言:**他们要开始收网了**。
林代表秒回:**那就别让他们布完局**。
时间回到晚上十一点。
办公室灯还亮着。两名工程师趴在桌上改第三遍权利要求书,另一组正在核对附图编号。打印机不断吐出纸张,堆在桌角像小山。
老夫子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把六项专利的名称依次写下:
1. 一种高温环境下稳定的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发明)
2. 基于复合绝缘层的电力模块封装结构(实用新型)
3. 可快速拆卸的储能单元连接装置(实用新型)
4. 具备多重散热通道的逆变器外壳(外观)
5. 动态负载响应调节算法(pct意向)
6. 模块化电源系统的安装导轨设计(实用新型)
他看了一遍,拿起红笔,在第一项和第五项上重重画圈。
“这两个,必须拿下。”他说,“其他的,是用来拖住他们的手脚的。”
凌晨一点十七分,最后一份文档完成校对。
老夫子打开内部加密传输系统,将六个文件夹打包上传,目标地址指向专利代理机构专用接收端。
进度条缓缓前进:10%…35%…68%…
系统提示:**文件已接收,将于明早八点整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电子申请平台**。
他松了口气,端起桌上冷掉的茶喝了一口。
这时,手机响了。
是林代表。
“告诉你个事。”电话那头声音低沉,“我刚查到,老赵旗下的公司,昨天下午五点,提交了一份名为《一种耐高温绝缘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发明专利预审申请。”
老夫子握紧手机。
“申请人地址变更记录显示,他们今天早上九点才完成主体资格备案。也就是说——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电话那头停顿一秒。
“你的材料,能按时递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