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研究所外的梧桐树叶已染上灿金。乔琳的生活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仪器,在项目推进、团队管理与学术思考的多重轨道上平稳运行。与数学中心的合作度过了最初的蜜月期,开始触及真正艰深的核心难题,每一次研讨都像是智力上的攀岩,需要全力以赴。
体内,那株三品青莲本源的运转,在这种持续的高强度挑战下,似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再仅仅是高效地滋养与支撑,更开始展现出一种奇特的“适应性进化”。当乔琳长时间处理高度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到思维有些“干涩”时,那股滋养之力会自然而然地带上些许“润泽”的特性,如同清泉流过旱地,让她对复杂逻辑的把握更加圆融;当她因团队协调或资源申请感到心力消耗时,滋养之力又会变得格外“沉静”,稳稳定住她的心神,如同古井无波。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却真实可感。它建立在青莲本源与她生命形态长久共生、并随着她不断突破自身极限的基础上。她甚至能模糊地察觉到,那株青莲虚影的第三片莲叶,其轮廓似乎比另外两片凝实了那么一丝微不可查的毫芒。与此同时,她对食物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对能量的总需求依然维持在高位,但对食物的“质”变得更为挑剔,过于精加工或含有添加剂的食物会让她本能地排斥,身体更倾向于选择天然、完整的食材,以求最高效的能量转化。
这天,她刚结束一场与数学团队关于“非平衡态拓扑分类”的头脑风暴,感觉大脑如同被风暴席卷过,既疲惫又兴奋。回到办公室,她习惯性地先演练了一遍《青木养身功》,动作舒缓流畅,配合着独特的呼吸法门,引导体内气血平和运行,与青莲本源的滋养之力内外相合,快速平复着精神的激荡。
演练完毕,她正准备查阅邮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是团队里那位之前向她请教过问题的博士生孙薇,她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脸上带着紧张和兴奋的红晕。
“乔老师,打扰您了。”孙薇的声音有些发颤,“我……我好像发现了一点东西,关于上次您指出的那个多体局域化问题,我按照您说的方向尝试了新的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有点奇怪,但又好像有规律。”
乔琳示意她坐下:“慢慢说,把数据和图给我看。”
孙薇将平板电脑递过来,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模拟数据和拟合曲线。乔琳仔细审视着,目光沉静。起初,那数据看起来确实杂乱,但当她顺着孙薇指引,切换到某个特定的参数空间视图时,一组隐藏在噪声之下的、微弱的周期性结构,如同雪地下的幼芽,隐隐浮现出来。
乔琳的目光凝住了。体内,青莲本源似乎感应到宿主捕捉到了某种潜在的重要信号,那流转的速度微微加快,一股带着“净澈”意味的滋养之力悄然汇入她的视觉神经和思维中枢。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却让她排除干扰、聚焦本质的能力在瞬间提升。
她指着那组周期性结构,问道:“试过用分数维傅里叶变换分析吗?”
孙薇一愣,随即眼睛猛地亮起:“没有!我……我马上试试!”
“不急,”乔琳阻止了她立刻冲回实验室的举动,“这个思路值得深入。你把原始数据和初步分析发给我,我们一起看看。注意,这可能只是一种有限尺寸效应,需要设计更严格的对照模拟来验证。”
“好的,乔老师!我明白了!”孙薇用力点头,脸上的兴奋难以抑制,抱着平板电脑几乎是跳着离开了办公室。
乔琳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微微摇头,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指导后辈,看到他们眼中迸发出探索的光芒,这种感觉,与她自身攻克难题时的喜悦不同,却同样令人充实。
她坐回办公桌前,开始仔细研究孙薇发来的数据。体内青莲本源平稳流转,支撑着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个意外发现或许微不足道,或许能打开一扇新的小门,但无论如何,这都是科研路上最迷人的不确定性。
傍晚时分,她收到许妍的信息,是一张截图,显示她以独立制作人身份投稿的一个纪录短片,在某知名视频平台的专业频道上获得了首页推荐,播放量和好评都在快速增长。
“姐,迂回策略初见成效!”许妍的文字里透着扬眉吐气的快意,“虽然只是片段,但反响比预想的好!台里领导今天见到我,态度都和蔼了不少。”
乔琳回复:“很好。保持质量,稳步推进。”
放下手机,她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金色的梧桐叶镀上了一层暖红。学术的玉阶之上,新的雪花悄然飘落,覆盖旧迹,也预示着新的征程;而妹妹在现实的疆场里,也凭借智慧与韧性,开拓出了新的路径。
玉阶新雪,映照前路。无论是探索未知的奥秘,还是守护内心的原则,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向上,留下清晰而坚定的足迹。青莲静植,根系深埋,风雪不侵,只待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