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上显示着比特币的架构图。
“新人?”
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瘦高男子站起来。
“我是max。”
林志华用了假名,与max握手。
“tim。”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讨论正式开始。
主题是“比特币的未来发展路径”。
参与者轮流发言。
林志华安静地听着,他下意识地记下每个人的观点和特征。
max:活动的组织者,密码学博士,比特币核心代码贡献者。
Leo:安全专家,怀疑论者,对每个提案都挑刺。
安娜:俄罗斯留学生,精通算法。
马克:德国交换生,自由意志主义者,认为比特币将颠覆现有金融体系。
老白:本地大学计算机教授,对比特币的经济模型感兴趣。
当轮到林志华发言时,他选择了一个安全的话题:
“我认为比特币应该保持简单和去中心化,任何增加复杂性的升级都要谨慎。”
马克激动地反驳:
“太保守了!”
“如果只停留在现在这样,比特币永远无法真正替代法币!”
“我们需要智能合约,隐私保护,二层网络……”
林志华心里吓了一跳!
马克提到的正是比特币未来会发展的方向,但在2010年,这些概念几乎不存在。
“二层网络?”
max好奇地问:
“比如什么?”
“呃……比如……”
马克一时语塞,显然只是随口提出概念。
林志华忍不住插话:
“比如在链下处理小额交易,通过哈希时间锁合约保证安全,最终结算再上链。”
这正是后来闪电网络的核心理念。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他。
max慢慢地说:
“这个想法……”
“十分有创意。你有具体实现思路吗?”
林志华意识到自己说太多了,赶紧补救:
“只是……突发奇想。技术上肯定有很多挑战。”
安娜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
“不,这很有价值。”
“可以大大提升交易吞吐量。”
讨论迅速转向这个突发奇想的技术细节。
林志华如坐针毡!
会议持续到晚上十点,结束时所有人都对林志华的创意印象深刻。
马克甚至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说:
“兄弟,你应该写篇论文!这个思路太棒了!”
林志华勉强笑了笑:
“我会考虑的。”
科技园聚会一周后,林志华的私信图标再次闪烁。
发信人不是max,而是那个在聚会上对所有提案都持怀疑态度的安全专家。
cypherpunk88,正是Leo。
“tim,有空聊聊吗?私密频道。”
言简意赅,符合Leo的风格。
林志华难得感兴趣,回复了加密聊天室的地址。
连接成功后,Leo直接开门见山,严肃道:
“你上次提到的链下交易思路,很惊艳,但也让你成了靶子。”
“靶子?”
“max的聊天室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安全。”
“有几个新面孔背景复杂,有人可能在搜集有价值的创意。”
“甚至……不排除有某些组织的眼线。”
Leo的话让林志华有点发冷。
他深知在比特币的早期,灰色地带游走着各色人等。
从理想主义者到投机客,再到心怀不轨的黑客甚至执法人员。
林志华谨慎地问道:
“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Leo停了一下:
“因为我看得出,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不是空想家,你的想法有坚实的逻辑,而且……”
“你懂得克制自己的想法,这在这个圈子里很罕见。”
林志华回复道:
“谢谢。那么,你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