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逃出金鸡岭后,不敢返回朝歌,只是失魂落魄地向南奔逃。他道袍破损,发髻散乱,连日来的惊惧与挫败让他形销骨立。也不知跑了多久,终于力竭,瘫倒在一处僻静无名的山谷溪流边。
他掬起一捧冰冷的溪水泼在脸上,试图驱散脑海中道友殒命的惨状,以及元始天尊那淡漠无情的眼神。正当他心乱如麻,思忖着如何挽回败局,甚至如何报复那偏心的师尊与得意的姜子牙时,山谷深处忽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啸,紧接着是树木摧折的巨响。
申公豹惊跳起来,隐匿气息望去,只见一头体型异常硕大、通体黝黑如墨的猛虎,正裹挟着一股腥风仓惶奔来。那黑虎不似凡种,周身隐隐有风雷之力缠绕。在黑虎之后,一道清亮遁光紧追不舍,光芒中一位道人踏空而行,容貌英伟,身穿玄色道袍,手持钢鞭,神采飞扬,气势磅礴。
“好脚力!看你能逃到哪里去!”那道人大喝一声,声若洪钟,在山谷间回荡。
申公豹心念电转,虽不知来人根底,但观其气象,绝非寻常炼气士。他眼下势单力薄,正需强援,此等机会岂能错过?眼见黑虎就要从他藏身之处掠过,申公豹把心一横,猛地从岩石后跃出,不顾自身安危,将体内残存法力尽数催动,双手结印,一道凝实的玄光打出,打在黑虎前冲的路上。
“吼!”黑虎猝不及防,被这道法力一阻,身形顿时一滞。
就这片刻的耽搁,后方那道遁光已然赶上。那道人朗笑一声:“多谢道友相助!”话音未落,他手中钢鞭,已凌空落下。顷刻间化作一座巨山便将那的黑虎压在山下,任其如何咆哮挣扎,也动弹不得。
道人飘然落地,对着申公豹打了个稽首:“贫道赵公明,多谢道友出手拦住这孽畜。我追它已有三日,险些被它逃入南疆瘴疠之地。”
申公豹闻言,心中剧震。赵公明!他虽未见过,但其名如雷贯耳。这可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先为外门大弟子,后因根性深厚、修为超绝被收为亲传的顶尖人物!其地位在截教万仙中,仅次于大师兄多宝道人,更在金灵圣母、龟灵圣母等老牌亲传之上,乃是真正跺跺脚洪荒都要震动的大能。
他连忙深深还礼,脸上挤出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恰到好处的谦卑:“原来是赵道兄!贫道申公豹,乃是昆仑山玉虚门下…呃,曾经是。”他适时地流露出黯然之色。
赵公明闻言,浓眉一挑,仔细打量了申公豹几眼,见其形容狼狈,法力虚浮,显然是经历了大变故,又听得他言语中似有隐衷,便问道:“申道友?我亦有所耳闻。你怎会在此荒僻之地,还弄得如此模样?”
申公豹苦笑摇头,却不直接回答,而是看着那被制服后兀自低吼的黑虎,赞道:“道兄好神通!此虎神骏,竟能劳动道兄亲自追赶三日,想必来历不凡。”
赵公明哈哈一笑,颇为自得地拍了拍被金光索缚住的黑虎:“此乃上古异种,蕴含一丝先天风雷本源,性烈难驯,我欲寻一脚力久矣,今日合该我得之。”他心情大好,又感念申公豹相助之谊,便热情邀约:“申道友,你我在此相遇便是有缘。若不嫌弃,可随我去三仙岛盘桓数日,让我略尽地主之谊,以谢方才援手之情。”
申公豹正愁无处可去,闻听此言,岂有不允之理?当下便应承下来。
于是,赵公明施展法力,将那黑虎暂时封入一件法宝囊中,便与申公豹一同驾起云头,往东海三仙岛方向而去。一路上,两人言谈甚欢。申公豹本就心思玲珑,善于言辞,此刻刻意结交,更是将自身见识与口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从道法玄妙谈到洪荒轶事,竟让赵公明觉得颇为投契。
言谈间,申公豹自然也进一步确认了赵公明的身份,心中更是火热。他深知这位在截教中地位尊崇,而且性情据说极为耿直豪爽,急公好义,最是看不得不平之事。
飞行数日,眼见距离三仙岛已不远,申公豹见时机已然成熟,忽然间,他毫无征兆地放声大哭起来。这哭声悲切凄惨,闻者心酸,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赵公明正与他讨论一门神通变化,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哭声弄得一愣,忙按住云头,关切问道:“申道友,你这是何故?方才还好好的,为何突然如此悲伤?若有难处,但说无妨,赵某或可为你分忧。”
申公豹泪如雨下,抽噎着,开始将自己满腹的“委屈”娓娓道来。他如何一心向道,拜入玉虚宫门下,如何勤勉修行,却因跟脚出身(他暗示自己非人族正统)始终不得师尊元始天尊看重;如何那姜子牙资质平平,仅因奉命封神,便得赐打神鞭、杏黄旗等重宝,被委以重任,享尽尊荣;而自己空有抱负,却屡遭轻视,甚至因些许小事便被斥责,在昆仑山备受冷眼。
说到“动情”处,他更是捶胸顿足:“道兄你有所不知!那姜子牙助那西岐叛逆,与我大商为敌。我不过念在同门之谊,前去劝说几句,他竟丝毫不顾情面!我亦有几位好友,皆是义气之士,见那姜子牙欺人太甚,前去与他理论,谁知…谁知那文殊广法天尊,竟不顾身份,暗中偷袭,将我那四位好友…尽数打杀了啊!呜呜呜……”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备受歧视、怀才不遇的受害者,将姜子牙和阐教描绘成仗势欺人、心狠手辣之徒。尤其强调了“文殊偷袭”致死好友,更是刻意激化矛盾。
赵公明本就性子刚直,极重义气,平生最恨的就是这种“倚强凌弱”、“仗势欺人”之事。他听着申公豹的哭诉,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尤其是听到文殊天尊竟然出手偷袭,打死申公豹的几位好友时,不由得勃然大怒,须发皆张:“岂有此理!那阐教门人,未免也太过跋扈!元始师伯怎能如此偏袒?同门相争,竟下此毒手,还有何道义可言!”
他越说越气,一把拉住申公豹的胳膊:“申道友,你莫要悲伤!此事我赵公明既然知晓,便不能坐视不理!走,我随你去朝歌,倒要看看那姜子牙和文殊,究竟有何话说!”
申公豹心中暗喜,面上却仍是悲戚感激之色,连连道:“这…这如何敢劳动赵道兄大驾…”
“休要啰嗦!我意已决!”赵公明性格如火,当下便调转云头,不再往三仙岛,而是带着申公豹,风驰电掣般直扑朝歌方向。
两人刚到朝歌城外,远远便见一道狼狈的身影随遁光落下,正是从黄河战场侥幸脱身的闻仲太师。闻仲此刻盔甲歪斜,满面悲愤与疲惫,抬头看见赵公明,先是一愣,随即如同见了主心骨一般,疾步上前,直接拜倒在地,声音哽咽:“赵师叔!您…您怎么来了?弟子…弟子无能啊!”
赵公明见状,心中一惊,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连忙扶起闻仲:“闻师侄,快快请起,何事如此惊慌?可是前方战事不利?”
闻仲虎目含泪,咬牙切齿道:“师叔!完了,全完了!秦天君、赵天君、白天君…等十道友,他们…他们摆下十绝阵阻挡周军,却被那阐教十二金仙,连同燃灯道人,尽数破去阵法,十天君…悉数罹难,神魂恐怕都已上了那封神榜!”
“什么?!”赵公明只觉得一股无法抑制的怒火直冲顶门,周身磅礴的法力不受控制地激荡开来,震得周围空气嗡嗡作响。他脸色铁青,一字一句地从牙缝里挤出话来:“好!好一个阐教!好一个十二金仙!破阵便破阵,竟将我教十位道友尽数打杀!这是要与我截教彻底撕破脸皮,不死不休吗?!”
他想起申公豹方才的哭诉,再结合闻仲带来的噩耗,心中再无半点疑虑,认定了是阐教蓄意挑衅,肆意屠戮截教门人。
“师叔息怒!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闻仲虽也悲愤,但毕竟是一军统帅,尚存理智,想要劝阻。
“从长计议?还议什么!”赵公明怒发冲冠,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解,“我教十位道友的血岂能白流?尔等在此等候,我这就去黄河岸边,找那燃灯和十二金仙,讨还一个公道!”
话音未落,他已化作一道惊天长虹,裹挟着滔天煞气与怒火,撕裂长空,径直投向那黄河战场方向,只留下原地焦急万分的闻仲和低头掩去眼中得色的申公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