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下,万众生灵或闭目冥思,或低声交流,皆沉浸在茶道带来的全新感悟之中,各自体会着那份不同于以往杀伐争端的宁静与启迪。
同时,李茶脑海中传入几个声音。
“云华前辈,晚辈太清(元始\/通天\/女娲\/伏羲\/后土)冒昧,心中有惑,恳请前辈解惑……”
李茶目光微动,扫过台下那几位正襟危坐,暗中传音的大能,又抬眼望了望天空,心中了然。他暗自运转混沌珠,神识如同最精密的罗盘,细细感知周遭,确认并无天道意志或其他大能的窥探后,心念一动。
刹那间,老子、元始、通天、女娲、伏羲、后土六人只觉得意识一阵恍惚,被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牵引,下一刻,便已置身于一个奇特的空间之中。
这空间不大,四周是流动的混沌气流,中央有一块空地,摆放着石桌石凳,李茶正安然坐于主位,含笑看着他们。此处,正是李茶以混沌珠之力,临时开辟的一处绝对隐秘的意识交流空间。
六人意识化身初临此地,皆是一愣,感受到此地完全隔绝于洪荒天地的气息,心中骇然。待看到主位上的李茶,才纷纷松了口气,连忙上前见礼。
“不必多礼,坐吧。”李茶袖袍一拂,六个以混沌之气凝聚的蒲团出现在石桌两侧。他亲自执壶,为几人各自斟上一杯清茶,如同是好友小聚。
“此地乃吾灵宝空间,隔绝一切天机窥探,便是天道,亦无法察觉此间交谈。”李茶悠然品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看向几人,“你们有何疑惑,现在可以放心问了。”
性子最为直率(或者说在李茶面前显得憨直)的女娲最先按捺不住,开口问道:“云华前辈,您方才提及天、地、人三道,实在震撼心神。不知前辈可否再详细分说一番?此三道,究竟是何关系?为何会成如今局面?”
此言问出,其他几人也都表示想要知晓。
李茶点了点头,神色稍正,缓缓开口,声音在这片混沌空间中显得格外清晰:
“好,既然你们问起,我便与你们分说一番。但需谨记,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离开此地,便当未曾听过,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首先指向虚空,指向无形的天道:
“天,或者说天道。乃是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后,洪荒世界第一个自主诞生的意识,可以算是洪荒的‘长子’。本有维护、管理洪荒正常运转的职责与无上威能。其力量,比之混元大罗金仙还要强上不少。”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一丝冷意:
“此‘长子’天性不全。本该至公无私,如同兄长般爱护、引导后来诞生的‘弟弟’、‘妹妹’(地道、人道)。但他却生出了独霸洪荒、唯我独尊的恶念!害怕弟弟妹妹成长起来分走权柄,便开始迫害妹妹(压制地道),掐死弟弟(封印人道)!”
李茶的目光扫过脸色骤变的六人,尤其在三清和女娲脸上停留片刻:
“若是成了天道圣人,表面上风光无限,不死不灭,实则元神与天道绑定,看似超脱,实为桎梏。将来天道若引发量劫,或是自身运转出了大纰漏,需要承担业力、平息因果时,‘圣人’便是它最先推出来顶包,承受反噬的棋子!所谓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在它眼中,圣人亦不过是稍大些,好用的棋子罢了。”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六人心头!尤其是三清与女娲,他们本就隐隐感到自己可能成为天道圣人,此刻听闻“圣人”未来可能沦为“顶包”的棋子,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接着,李茶手指向下,点向无尽大地:
“地,地道。代表的是洪荒大地的意志,是牺牲、承载、轮回与包容。所谓厚德载物,地生万物而不争。它本该与天道并列,执掌山川河岳、万物生长与灵魂归宿。如今天道势大,地道被死死压制,至今无法自我觉醒。”
他语气带着一丝沉重与敬意:
“地道的显现,需要大牺牲,需要有无上慈悲、甘愿奉献者,身合地道,方能将其唤醒,补全洪荒。这是一条充满奉献与悲悯的道路。”
最后,李茶的目光穿透虚空,看到了冥冥中挣扎的众生意志:
“人,泛指洪荒一切拥有智慧、情感、文明雏形的生灵集合意志,即为人道。代表了自强不息、顽强抗争、文明传承与七情六欲。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本应充满活力,是推动洪荒不断向前、创造无限可能的力量源泉。”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怒其不争:
“如今的人道,可以说是被天道亲手封印!天道害怕众生意志汇聚,诞生出足以挑战他的力量。因此,人道复苏,极其艰难,需要在天道认可的框架下,或者说,瞒过天道的耳目,找到契机,悄悄地、一点点地撬开封印,让其慢慢苏醒。”
这一番关于三道的阐述,信息量庞大而震撼,让老子、元始、通天、女娲、伏羲、后土六人听得心如刀绞,感叹天道不公。
性子最为刚直、嫉恶如仇的通天顿时怒火中烧,猛地一拍石桌:“岂有此理!如此不公不义之天道,这劳什子天道圣人,我看不当也罢!鸿钧下次讲道,不去听了!”
“不!”李茶立刻出声,语气斩钉截铁,“你们不仅要去,而且必须去!除了后土机缘不在此处,你们几人,尤其是三清与女娲,必须前往紫霄宫,听完第三次讲道,并拜入鸿钧门下!”
“这是为何?”连最为沉稳的太清老子也露出了不解之色,“既然天道如此不堪,鸿钧乃天道代言,拜入其门下,岂非自投罗网?”
李茶心中暗道:‘自然是为了那成圣之基鸿蒙紫气,以及分宝崖上那些与你们因果相连的先天灵宝!’但这些关乎“未来”的细节,他无法明言。
他换了一种方式,神色严肃地告诫道:
“原因在于因果!你们在紫霄宫听道两次,无论如何,这份‘传道’之因已然种下。鸿钧讲道,并非无偿,其背后牵连着巨大的天道因果。唯有你们拜入其门下,助他完成身合天道的最后步骤,方能了结这番因果。”
他目光深邃,扫过众人:
“切记,洪荒之中,因果报应,最为玄奥严厉。尤其是成圣之时,需了却世间绝大部分因果。若你们欠下鸿钧传道的巨大因果不还,即便你们未来凭借自身或地道、人道成圣,也会受到天道因果的疯狂反噬与压制,万劫不复亦非虚言!”
听到“万劫不复”四字,六人皆是心神一震,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们深知李茶绝非危言耸听之人。
通天虽然依旧不忿,但也明白其中利害,只得闷声坐下。
老子沉吟片刻,对着李茶郑重一礼:“多谢前辈指点迷津,否则我等恐坠万劫不复之境而不自知。”
元始、女娲、伏羲也纷纷行礼致谢。
李茶坦然受之,又道:“去了,听了,拜了,是了却因果。但道,终究在你们自己心中。如何选择,未来之路如何走,仍需你们自行决断。莫要完全被鸿钧之言束缚了心神。”
六人闻言,皆是若有所思,默默记在心中。
此时,外界千年讲道之期已满。李茶的意识回归高台本体,混沌珠内的隐秘空间也随之消散。
他依照先前公告,于万千听道生灵之中,仔细考察其悟性、心性与向道之诚,最终择优选取了三十六名心性尚可、与茶道有缘者,收为记名弟子。又发现了两位于茶艺、心性都极为出众的好苗子,破格擢升为亲传弟子。
随着弟子选定,李茶第二次讲道,圆满结束。云华一脉的声势与影响力,通过此次讲道,在洪荒万灵心中扎下了根。而那关于“三道”的秘辛,也如同一颗种子,悄然埋在了三清、女娲等少数顶尖大能的心中,只待未来的某一天,破土发芽,改变整个洪荒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