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库的地图如同烙印般刻在四人脑中,但如何接近并潜入那守卫必定极其森严的重地,仍是横亘在前的难题。强攻无疑自寻死路,常规的潜伏侦察又难以避开无处不在的岗哨和高处可能存在的了望点。
“若能居高临下,看清其布防规律乃至内部构造,便好了。”太子望着远处那栋被特殊标记出的、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阴森的建筑轮廓,喃喃道。
居高临下…陈远心中一动,一个念头闪过。他想起白日里在天津卫街头看到的景象——湛蓝天空中飘荡着的各式风筝,蝴蝶、蜈蚣、沙燕…争奇斗艳。
“风筝!”陈远猛地一拍大腿,“我们可以用风筝!”
“风筝?”太子和利玛窦都是一怔。沈青璃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对!不是孩童嬉戏的小玩意儿,而是能载物,甚至…或许未来能载人的大风筝!”陈远的思维飞速发散,“用于从高空俯瞰侦察,甚至…必要时投送些小东西!”他想到了滑翔翼、无人机,甚至简单的空投炸弹。在这个时代,若能掌握制空权,哪怕是最原始的,也将是巨大的优势。
【科技树分支解锁提示:空气动力学(原始应用)——【鸢翼侦察】\/【惊雷空投】(需解锁火药进阶)\/【神兵天降】(需解锁材料学进阶)…】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当前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最大有效载荷及升力需求…】
【计算环境参数:平均风速、空气密度…】
【计算宿主体重…叮!警告:计算结果显示,若要实现载人升空(即使只是低空滑翔),以当前材料和技术,宿主体重严重超标,建议减肥或…使用双风筝并联方案。】
陈远:“…” 他决定再次忽略系统的吐槽。
“载人风筝?”太子觉得有些天方夜谭,但见识过陈远诸多奇思妙想后,又不敢全然否定。
利玛窦则兴奋起来:“哦!如同达芬奇先生描绘的飞行机械吗?伟大的构想!”
沈青璃沉吟片刻,道:“天津卫确有一家制作风筝的百年老字号,技艺精湛,据说其祖上曾制出能带起数十斤重物的大风筝,人称‘风筝魏’。”
“风筝魏!”陈远眼睛一亮,“就是他了!事不宜迟,我们今晚就去拜访!”
夜色深沉,四人避开巡逻,凭着沈青璃的记忆和陈远脑中那不时用天津话指点巷弄的导航,在如同蛛网般的胡同里穿梭,终于来到一条僻静小巷的深处。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前,悬挂着一个小小的、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幌子,上面写着一个古朴的“魏”字。
敲门三长两短后,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精神矍铄、目光锐利、手上还沾着些颜料的老者探出头来,警惕地打量着他们:“诸位找谁?小店打烊了。”
陈远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可是魏老先生?晚辈几人慕名而来,有要事相求,想请老先生制作一具…特别的风筝。”
“特别?”魏老目光扫过四人,尤其在利玛窦奇特的相貌和陈远、沈青璃不凡的气质上停留片刻,“多特别?”
“需能载物升空,视野开阔,且…最好能有些许操控之能。”陈远压低声音。
魏老眼中精光一闪,却没有立刻拒绝,反而让开了身子:“进来说话。”
屋内狭小,却别有洞天。四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骨架,有的已经糊上了绢纱,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还只是竹篾扎成的框架,形态各异,从常见的禽鸟到奇异的昆虫、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工作台上散落着刨刀、刻刀、细绳、颜料,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和浆糊的味道。
陈远说明来意,隐去了机械局等关键信息,只道需要一具能用于高处观测的大型风筝。
魏老听完,抚着胡须,沉吟道:“载重之风筝,祖上确有手艺传下。然用料、扎架、裱糊之法皆与寻常不同,耗工耗料,且对风势要求极高…”
“价钱不是问题,只求最快速度,最好明日便能试用!”陈远急切道。
“明日?”魏老摇摇头,“如此急迫,除非…”他看了看四人,“除非你们留下来,给老夫打个下手!老夫年纪大了,通宵赶工,需人帮忙削篾、调胶、绷绢!”
“好!”陈远毫不犹豫地答应,“我们来做!”
事已至此,四人只好卷起袖子,在这充满竹木香气的小作坊里,当起了临时学徒。
魏老不愧是世家传人,指挥若定。他让太子和利玛窦去处理那些需要力气的粗活,比如将粗竹竿破开成均匀的细篾。太子何曾干过这个,拿着刨刀小心翼翼,却还是不时将篾条弄断;利玛窦则对着中国的工具发呆,试图用几何学原理来理解如何削出一根合格的竹篾。
而陈远和沈青璃,则被安排处理更精细的活计。
陈远负责按照魏老画出的图纸,计算尺寸,打磨榫卯,组装那异常坚固的主骨架。这工作需要耐心和精准,正好发挥他手巧和来自现代的空间结构理解力。
沈青璃则在一旁,用特制的胶液调和颜料,为那轻薄却坚韧的丝绢上色。她心思细腻,手腕稳定,调出的颜色均匀透亮,勾勒出的鹰隼图案锐利逼真,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绢而出,翱翔九天。
【导航语音(天津话):嚯!没瞧出来啊!您了二位还有这手艺?一个木匠一个小画家,搭配干活儿不累嘿!】
灯光下,两人并肩而坐,一个专注地打磨着榫头,一个细心地描绘着羽翼。陈远偶尔抬头,能看到沈青璃低垂的眉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神情专注而柔和,与平日持剑时的冷冽判若两人。她偶尔需要固定绢布时,陈远会自然而然地伸手帮她按住另一边。
两人的手指难免再次碰到一起,或是因为传递工具,或是因为同时扶住某根骨架。起初还有些许不自然,但随着工作的深入,配合却越来越默契。有时甚至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便能心领神会。
“胶。”
“给。”
“这边需要再固定一下。”
“好。”
简单的对话,在安静的作坊里显得格外清晰。空气中弥漫着竹屑的清香和胶水的味道,还有两人之间那种难以言喻的、因共同专注一事而产生的和谐氛围。
魏老在一旁看着,偶尔指点一二,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嘀咕道:“倒像是一对儿寻常小夫妻,过年一起糊个灯笼似的…”
这话声音虽轻,却清晰地飘进了陈远和沈青璃耳中。
陈远手一抖,差点把刚粘好的骨架碰散。沈青璃调色的手也顿了一下,一抹绯红悄然爬上耳尖,她迅速低下头,假装全神贯注地勾勒一片羽毛,只是笔尖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弹幕:魏老真相了!】
【弹幕:夫妻档手工直播!好甜!】
【弹幕:殿下稳住!别把风筝搞散了!】
通宵达旦,灯火通明。
在四人的帮助下(主要是陈远和沈青璃),一具前所未有的大型鹰形风筝终于初具雏形。它的翼展惊人,结构精巧而坚固,竹篾之间的榫卯结合得丝丝入扣,绷紧的丝绢上,雄鹰的图案栩栩如生,眼神锐利。
魏老最后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成了!此鸢老夫加了特制的线轴和尾翼,可在空中稍作盘旋操控。载重二三十斤应当无虞。至于载人…”他瞥了一眼陈远,“小哥你还是再等等吧。”
陈远看着这凝聚了众人心血,尤其是他与沈青璃默契合作的杰作,心中充满成就感。他看向沈青璃,她也正望着那即将完成的风筝,眼中有着同样的光芒。
“多谢魏老先生!”陈远郑重道谢。
“不必谢我,”魏老摆摆手,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们,“只望你们用之所正,莫负了这凌云之翼。”
天色将明,巨大的风筝被小心地拆卸开来,打包成不起眼的包裹。
四人告别魏老,再次融入凌晨的薄雾之中。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一件侦察工具,更有一段在危机四伏的任务中,短暂却温暖的、并肩协作的回忆。
而这只即将翱翔于机械局上空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