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书房的密诏
夜色深沉,乾清宫内,灯火依旧未灭。
圣上批阅完一封奏折,手指轻轻在案几上敲打,面色冷肃。
御前大太监李安俯身低声道:“陛下,顾氏所呈折子已送达。她言江南商会与兵部旧党或有勾连,意欲借军需火药谋利。”
圣上眼底一抹冷光一闪:“火药,关系国运。若真有人敢动此心思,那便是大逆!”
他沉吟片刻,忽然吩咐:“传朕旨意,密谕锦衣卫千户赵霁,暗中盯紧江南商会入京之人。此事,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李安心头一震,连忙应声:“奴才明白。”
圣上复又加上一句:“同时,让兵部暗暗调派两名能工巧匠,悄悄伪造一批‘火药样本’,务必真假难辨。待时机一到,好让他们自己露出马脚。”
说到最后,圣上嘴角浮现一抹冷笑:“朕倒要看看,是谁胆敢在天子脚下玩火。”
二、暗影潜行
京城,子夜。
一队黑衣人悄然出现在江南商会驻地外,脚步轻盈无声。为首之人正是锦衣卫千户赵霁。
他目光锐利,低声吩咐:“不得惊扰,先盯住来往之人。凡与刘镇川有密会者,暗暗记下。”
属下低声应诺,迅速散开,潜伏在暗巷、屋顶。
赵霁仰头望向商会行馆,眼神森冷:“顾氏,你的折子说的是真是假,很快便能见分晓。”
三、刘镇川的得意
与此同时,刘镇川府邸内。
他正与周广生等商会头目对饮,桌案上摆着一只沉重木匣。
刘镇川笑得眉飞色舞:“诸位请看,这便是兵部研制的新式火药。若能大规模制造,不仅能重振北疆军威,更能让你们商会吃尽天下军需之利!”
周广生激动得手指颤抖:“刘大人果然手段非凡!此等机缘,若能成事,商会必将全力支持。江南盐铁、硝石运送,自当尽数奉上。”
刘镇川得意洋洋:“好!待我重返兵部,诸位自然水涨船高。到时,不仅是盐铁与船运,就连户部也要看咱们的脸色!”
席间酒气弥漫,众人只顾畅谈,却全然不知,窗外黑影一闪而过。
四、钱承祖的插手
同一夜,钱府密室。
钱承祖双手背负,盯着手下呈上的密报,冷笑连连。
“新式火药?呵呵,顾云初啊顾云初,你这棋局布得漂亮,可惜棋子太多,难免乱了手脚。”
幕僚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打算如何?”
钱承祖目光一凛:“传我令,散布消息——江南商会暗运火药,实则意在勾结边疆叛军!此言一出,朝堂必然震动,圣上疑心加重。到那时,顾云初纵有百口,也难辞其咎。”
幕僚面色大变:“可若真如此,岂不是要将圣上逼到震怒之境?一旦祸水引到顾氏身上……”
钱承祖阴声一笑:“正合我意!她不是最会算计吗?那便让她尝尝,被圣上疑心的滋味!”
五、顾云初的警觉
顾府,深夜书房。
顾云初正凝眉翻阅密探送回的记录:刘镇川与商会之人已开始接触,并暗中验看所谓火药样本。
她眼中寒光闪烁:“他们果然上钩。”
忽然,一名暗探急急进来,神色凝重:“夫人,不好!坊间有人散布流言,说江南商会火药,实是为边疆叛军所用!”
顾云初心头一震,目光骤冷:“果然是有人趁火打劫!这必是钱承祖的手笔。”
沈寒川闻讯而来,忧声道:“若圣上信了这流言,你的险棋便成了自毁之局。”
顾云初深吸一口气,冷冷一笑:“不,既然钱承祖要掺这一手,那便正好。我要以更大的证据,让他与刘镇川一并坠入深渊!”
六、圣上的考量
第二日早朝。
钱承祖果然上奏:“启禀陛下,近日臣得密报,江南商会与刘镇川暗中走动,其所运火药,恐为边疆叛军所谋!”
满朝哗然。
圣上面色冷峻,未露喜怒,缓缓开口:“此言可有确证?”
钱承祖躬身:“臣愿以身担保,此事绝非虚妄!”
大殿之上,顾云初与沈寒川沉默不语,只静静观察圣上的神色。
圣上忽然眯眼,冷声道:“好。既如此,朕准你查办。但若有半点虚假,钱承祖——你可知道罪当何处?”
钱承祖心头一颤,却仍咬牙叩首:“臣,愿担责!”
圣上挥手:“退朝!”
众臣退下,圣上目光一冷,低声喃喃:“顾氏,你的棋局……朕倒要看看,你能不能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