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房密议
顾府书房,烛火摇曳。
顾云初将那封带着江南商会印记的密信摊开,轻轻在桌案上敲了敲,眸光深沉。
“江南商会不会轻易露面,但若是军需、粮运之事,他们必然要亲自过问。”
沈寒川眉头紧锁:“你是想设局?可是,这样一来,你自己也得冒极大风险。”
顾云初轻笑,眼神凌厉:“局若不大,他们岂会上钩?要想将他们与刘镇川一并扳倒,就必须布下一盘连他们都不敢不来的棋。”
幕僚吴知远忍不住插言:“夫人所言极是。但局面要如何布置?若要借军需之事,岂不是得牵动兵部与工部,甚至户部的账目?”
顾云初点点头:“正是如此。我要放出一个消息——江南运来的新式火药,将交由兵部秘密试用。此物若真能成,将改变战局,谁不动心?”
沈寒川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沉声道:“可一旦消息传出,圣上必会亲自过问,若其中稍有纰漏,岂不惹火烧身?”
顾云初坦然一笑:“险棋,方能逼出真正的幕后之手。”
二、消息外泄
三日后,京城悄然流传出一个消息:
“兵部已秘制新式火药,威力胜过旧式三成,若能大规模制造,足以威慑北疆。”
此言一出,立刻在京中商贾、官场中引起轰动。
“新式火药?这等军机大事,怎会轻易外传?”
“嘘!据说与江南商路有关,那批硝石、硫磺,正是江南商会之人暗中运送。”
消息如风,迅速传到刘镇川耳中。
他脸色骤变,随即转为狂喜:“好一个天助我也!这正是我重返兵部的契机!”
随即,他立刻命心腹写信,急急催促江南商会派人入京,以火药之利共谋大计。
三、江南商会的心动
江南,姑苏行馆。
商会大执事周广生捧着密信,反复查看,目光渐渐炽热。
“新式火药……若真如所言,商会必能借此打开军需之门。”
旁边的副使迟疑:“可这事牵涉朝廷军机,若被圣上查出……”
周广生冷哼:“机会稍纵即逝!若我们能插手,江南盐铁、船运的地位,便能更上一层。即便圣上察觉,难道还能一夕间抹杀整个江南商脉?”
他顿了顿,眼神一狠:“传我令,立刻派人入京。必要时,我亲自走一趟!”
四、顾云初的暗线
夜半,顾府后院,顾云初与暗探交谈。
“消息已传入江南,他们的人必然会入京。记住,一旦他们行动,务必在第一时间回报。”
暗探抱拳:“属下明白。夫人放心,必不负所托。”
顾云初点头,神色冷冽:“这是以身试险。若此棋落定,刘镇川与江南商会必会一同现形。”
她低声自语:“只盼圣上能耐心等到最后。”
五、京城的暗涌
果不其然,几日后,江南商会的商船悄然抵达京城码头。
表面是运送丝绸、茶叶,实际上,几只特制的木箱被层层守护。
刘镇川亲自派人接应,暗夜中在郊外客栈密会。
“刘大人,听闻兵部已开始研制新式火药,若真能成,我们商会愿全力相助。”
刘镇川冷笑:“好!你们既然愿意,那便各取所需。但此事须绝对隐秘,若泄露半点风声,谁都保不住!”
商会之人心中一震,连连点头。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客栈外的暗处,已有数双眼睛在静静盯着这一幕。
六、钱承祖的窥伺
另一边,钱承祖早已得知风声。
他在密室里展开地图,指尖点在“火药”二字上,冷冷一笑。
“顾云初……原来你布的局在此。可你以为,只有你能设棋吗?”
幕僚疑声道:“大人,难道您要趁机插手?”
钱承祖阴声道:“不错。既然她要借火药引出刘镇川与江南商会,那我便暗中添一把火。到时,局势一乱,圣上疑心再起,她未必能全身而退!”
他目光阴冷:“顾云初,你若真敢以身试险,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撑到最后!”
七、顾云初的准备
夜晚,顾云初独自坐在书案前,手执毛笔,缓缓写下一封折子。
“臣妇顾氏,谨奏:近日军机有异,恐有人私通商会,意欲以军需为利。此事不敢妄言,惟愿圣上暂忍,以待确证。”
写罢,她放下笔,长长吐出一口气。
沈寒川轻声问:“你就不怕圣上疑心你?”
顾云初淡然一笑:“圣上最忌的便是欺瞒。若我先一步奏报,便等于明明白白告诉他——我愿以性命担保,这是一盘设好的局。”
“只要证据一出,刘镇川与江南商会必然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