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薄雾洒进军营,昨日夜里的追捕与惊心动魄还在众人心头回荡。
刘慎虽被救下,但至今仍昏迷未醒,口中的“江南商会”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
顾云初翻阅着昨夜夺下的那几页账册。纸张虽旧,但字迹工整。与原本的对账单相比,数字细微之处被动过手脚。若不仔细比对,根本无法察觉。
她轻声道:“这不是普通商贩能做出的手笔。能在数字里动手脚,又能瞒过军中多重检点,幕后必有人精通账目,甚至熟悉军规。”
沈寒川沉着点头:“刘慎只是一个小吏,他的胆子和手段都不足以主导此事。真正的操盘手,必在江南商会。”
方衍皱眉:“江南商会虽在南方,却与京中权贵往来密切。若真牵扯到他们……恐怕事情就大了。”
顾云初冷笑:“越是庞大的网络,越容易留下痕迹。只要我们能找到哪一环出了问题,就能顺藤摸瓜。”
——
一、信件线索
午后,军中搜查刘慎的行李,果然在夹层中发现几封书信。
顾云初小心拆开,只见字迹纤细,署名为“云记”。
信中寥寥几句,却暗含玄机:
“账册务必按期替换,勿有差池。待事成,银两自有厚报。若泄密,祸及家门。”
落款处,盖着一枚极小的印章。顾云初定睛一看,心头一凛——
那竟是江南商会的副会印!
沈寒川眸光一寒:“果然是他们。”
方衍神色凝重:“江南商会在南方经营多年,势力庞大,京中许多大户也与之有暗通。若追查下去,怕是要得罪一大批人。”
顾云初毫不退缩:“不查,就是让人牵着鼻子走。若我们今日低头,明日他们就能用更多伪账来毁我们!”
——
二、京城的影子
傍晚,沈寒川派出的探子回报:
刘慎三个月前,曾有两次离营请假,理由是探望病母。但探子查到,他根本没回乡,而是去了京城,并在客栈与几位衣着华贵之人会面。
更令人警惕的是,其中一人正是吏部某位尚书的幕僚。
顾云初心头一沉。
“江南商会与朝中官员勾连?这说明,他们的手伸得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沈寒川目光森冷:“此事若不尽快查明,怕是军营也会被拖下水。”
顾云初点头:“京城才是真正的源头。江南商会不过是他们的外衣,而幕后之人,很可能早已布下棋局。”
——
三、暗访密议
夜晚,顾云初召集核心人手,悄然商议。
“我们不能贸然进京,否则必被盯死。”她目光坚毅,“但若能在暗中寻到江南商会与京城权贵的交接证据,便能反制。”
“我可以借嫂子学院的名义入京。”她提出计划,“以考察女学、联系商户为由,实则暗查线索。”
沈寒川却紧皱眉:“京城水深,若你独自前去,风险太大。”
顾云初笑了笑:“我不是独自一人,我还有你。”
两人目光交汇,心意相通。
沈寒川终于点头:“好。我们明日先遣人送刘慎入京,交由可信的医馆暗中医治。若他醒来,或能吐露更多。我们随后再动身。”
——
四、暗潮涌动
然而,消息泄露得比他们预料得更快。
第二日一早,营外驿道上,竟有人突袭押送刘慎的车队!
幸而沈寒川早有防备,派出的亲兵奋力抵御,方才击退刺客。但刘慎伤势再度加重,险些丧命。
顾云初心口一紧:“他们急了!刘慎是关键证人,只要他还活着,就威胁着幕后黑手。”
沈寒川冷声:“越是这样,就说明我们逼近真相了。”
他眼神森冷,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幕后之人,以为藏在高墙大院中,就能高枕无忧?哼,很快就会知道,军人不是他们的傀儡!”
顾云初目光坚毅,心底却已暗暗预感——这一场追查,将牵动整个京城的风云。
——
夜色下,军旗无声猎猎。
顾云初在心底默念:
“江南商会只是影子,而真正的手,伸在京城。我必须揭开这层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