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然的通知
几天后,嫂子学院迎来一封加急公函。上面红头字迹鲜明:军区后勤处将派考察团前来视察,重点了解嫂子学院的运作情况和军嫂制服项目。
玉华拿着公函,心脏扑通直跳。
“这可不是随便看看,这是正式考察!”
嫂子们一听,立刻炸开了锅。
“考察团?那得有多少人?”
“咱们这小地方能招待得了吗?”
“要是丢了脸,可咋办!”
玉华深吸口气,沉声安抚:“大家放心,咱们不是作假,而是真干实事。只要把咱们的东西亮出来,就不怕他们看。”
二、紧张的准备
嫂子们开始全力准备。
有人把院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有人熨烫衣服,把每件制服都折叠得整整齐齐;
还有人把帐簿、登记表一一整理好。
刘翠甚至跑去菜市场,拎回来一大堆新鲜蔬菜:“考察团来了,咱们得给人做顿像样的饭菜!”
二妮嘟囔:“要是能做炸酱面就好了,简单实在。”
刘翠却摇头:“不行!得拿出气派来。”
玉华看着大家忙成一团,心中既紧张又感动。
三、考察团到来
那天上午,三辆吉普车开进嫂子学院大门。
下来一行人,有军区后勤处的处长、参谋,还有几位首长夫人。每个人都神色严肃,目光锐利。
嫂子们立刻站成两排,整齐地鞠了一躬:“首长好!”
这一声响亮的问候,让考察团眼神一亮。
处长微微点头:“嗯,有纪律,有精神!”
四、参观与提问
考察团先参观了缝纫室。嫂子们正在操作机器,动作娴熟,嗡嗡的机针声像是一曲有力的进行曲。
处长忍不住问:“这些嫂子都是你们自己培训的?”
玉华答:“是的,很多人以前连针线都不熟练,如今都能独立完成制服制作。”
随后,他们又看了财务室,里面的帐簿井井有条,每笔进账出账都写得清清楚楚。
首长夫人低声道:“比某些单位还要清楚呢!”
五、突如其来的考题
就在大家暗自庆幸时,一位考察官突然冷声说道:
“做制服是好事,但你们要是只会做这一件,长远来看能行吗?嫂子学院,光靠缝缝补补,够不够撑得起军区的合作项目?”
整个院子立刻安静下来。
嫂子们面面相觑,心里七上八下。
玉华深吸口气,走上前一步。
“首长说得对。嫂子学院不能只做制服。我们还在尝试开办识字班、烹饪课,将来甚至可以培训嫂子们学习会计、医护常识。嫂子们不只是部队的家属,她们是坚强的后盾。我们希望能建成一个真正的嫂子学院,而不是缝纫作坊。”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没有一丝胆怯。
六、考察团的反应
听完这番话,几位首长对视一眼,眼神渐渐柔和。
后勤处长缓缓点头:“有格局,有眼光。不只是挣钱,而是培养嫂子们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后勤保障。”
首长夫人笑道:“我看啊,这嫂子学院不光要留着,还要大力支持。”
七、嫂子们的自豪
考察团走后,嫂子们围在玉华身边,一个个眼里都闪着光。
二妮兴奋得直蹦跶:“嫂子,你太厉害了!刚才那一番话,把我听得热血直冒!”
刘翠抹了把眼泪:“咱们终于被看见了……”
玉华却只是轻轻笑:“这只是开始,前头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