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嫂子学院的新制度
轮值制刚推行两天,嫂子们的情绪果然稳定了不少。
可问题接踵而来:
有的嫂子嫌分到的布料少,干得快,结果活儿提前做完,却只能眼睁睁看别人继续赚钱;
有的嫂子做得慢,活儿没完成,反倒让人等着收尾。
这样下去,公平还是会变成一句空话。
赵玉华心里一横:“光靠轮流是不行的,得来个技能考核!”
二、嫂子们的议论
消息一放出来,嫂子们立刻炸开了锅。
“啥?考核?咱来就是为了挣点钱,还得考试?”
“不会又是挑会做的嫂子吧?”
“要是做不好,被淘汰了咋办?”
声音越来越大,气氛一时紧绷。
这时,李嫂又站出来:“大家别急!考核不是为了难为谁,是为了让咱们心里有个数。谁做得好就多接点活儿,谁做得慢就先学,慢慢跟上。这不比光靠关系、靠吵闹强?”
嫂子们沉默下来,心里虽然忐忑,但也有些认同。
三、第一次技能比拼
考核当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赵玉华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布料、针线等工具,然后将嫂子们召集到一起。
“各位嫂子们,今天的考核题目非常简单,就是做一个枕套。”赵玉华微笑着说道,“不过,我对大家的要求也比较高哦,针脚要整齐,边角要平整,而且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嫂子们纷纷坐下,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甚至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有的人手法娴熟,手稳针快,不一会儿就缝出了枕套的形状;有的人则手忙脚乱,针线不停地打结,急得直冒汗;还有些人偷偷地观察别人的做法,然后生硬地模仿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半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赵玉华准时收上了嫂子们的成品,然后将它们一一摆放在桌子上。
她仔细地审视着每一个枕套,逐一点评道:“这个枕套的针脚非常均匀,布料也没有浪费,做得非常好,优秀!”“这个枕套的边角虽然有点歪,但整体还是不错的,合格!”“这个……针脚有些稀稀拉拉的,不过拆一拆还可以再练习练习,暂时不合格!”
当听到“暂时不合格”这几个字时,那位嫂子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眼眶也渐渐湿润了起来。然而,赵玉华见状,连忙安慰道:“嫂子,别难过,不合格并不意味着你没有活干,只是说明我们还需要再学习一下,慢慢进步嘛。嫂子学院是一个大家共同进步的地方,而不是要淘汰谁哦!”
四、暗里的较劲
考核过后,嫂子们心里有了数。
会做的更想保持第一,生怕被超过;
不会做的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去,不能一直被叫‘不合格’。
晚上,院子里出现了少见的场景:
几个嫂子围在灯下,主动请李嫂教她们针脚;
有人拿着废布练习,一遍又一遍拆了重来。
嫂子们之间的较劲,并没有变成恶意竞争,反而让整个院子里冒出一股积极向上的劲头。
五、嫂子学院的初步成型
一周后,嫂子们的手艺明显提高。
赵玉华做了一个统计:
——优秀的嫂子占了三分之一;
——合格的嫂子接近一半;
——暂不合格的,也已经有进步。
她看着这些结果,心里说不出的欣慰。
“嫂子学院,总算真正走上正轨了。”
可她也清楚:这只是第一步。
军区对她们的床品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嫂子们内部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她必须提前准备下一步——分组制与小队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