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嫂子们越聚越多
嫂子学院分红的事,第二天就传遍了军区大院。
“听说没?李嫂一下子拿了九十块!”
“张嫂也分了五十五,直接赶上家里半年的开销!”
一传十,十传百,原本二十来个嫂子,三天之内就变成了四十多个。
院子里到处是人,连走廊都有人支着小板凳,等着玉华分配活。
可问题也随之冒出来了。
布料就那么多,车子也就那几台,活儿根本不够分。
嫂子们脸上渐渐有了怨气:
“昨天我就没拿到布,今天又让我等,是不是不公平?”
“谁先来谁有活,谁晚来只能看别人赚钱,这咋成?”
二、赵玉华的为难
赵玉华站在院子门口,看着院子里闹哄哄的场景,心中像打鼓一样七上八下的。她当然明白,嫂子们并不是无理取闹,谁不想为家里多挣点钱呢?可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活儿就那么多,可人却越来越多。
赵玉华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这个问题,她知道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否则嫂子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经过深思熟虑,她终于下定决心,咬着牙宣布道:“从今天起,嫂子学院要制定新的分工制度——不光比数量,还要看质量、看责任。不能光凭先到先得。”
嫂子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有人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样可以更公平地分配工作;但也有人面露不满之色,嘟囔着:“那不就是给那些会做的嫂子占便宜吗?”“咱刚学手艺的可咋办?难道永远都没份儿了?”一时间,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场面一度僵持不下。
就在这时,李嫂站了出来。她可是第一个拿到九十块工钱的人,在嫂子们中间说话很有分量。只见李嫂清了清嗓子,说道:“我觉得玉华妹子说得对。咱做活儿,不光是要快,更得做得好。要是针脚歪了,布料浪费了,最后算谁的?军区要是嫌咱质量差,以后就不给单子了,那咱连分的机会都没了!”
她话一出口,好几个嫂子点头附和。
但还是有新来的嫂子不服:“咱们是为了贴补家里才来的,不是为了比谁能耐!要是活儿总轮不到咱,干脆别让咱来算了!”
气氛陡然紧张。
四、军嫂的智慧
赵玉华深吸一口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
——“轮值制”。
她解释道:“咱以后分三档:
第一档是熟练嫂子,保证质量,能接急单。
第二档是进步嫂子,有活儿时优先安排,帮着积累经验。
第三档是新嫂子,先跟着学,逐步上手。
每周轮一次,大家都能有机会,慢慢也能练出水平。”
嫂子们面面相觑,渐渐有人露出释然的神情。
“这样倒也公平。”
“轮流上阵,总比干等强。”
五、嫂子们的觉悟
晚上,嫂子们收拾布料时,几个年轻媳妇聚在一起,小声嘀咕:
“其实玉华妹子也是为咱好,要真是乱七八糟做一通,被退货丢人不说,还白忙活。”
“嗯,先学会,迟早能分到大单子。”
这场风波,算是暂时压下去了。
赵玉华望着渐渐安静下来的嫂子们,心里却清楚——
嫂子学院真正的难题,不是做多少床品,而是如何让每个嫂子都有盼头。
她暗暗发誓:
“嫂子学院,要不只是一个车间,还得是一个能让大家成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