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的盛夏,炽热的阳光灼烤着哈密绿洲。
这座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此刻却笼罩在战云的阴霾之下。
洪承畴统帅的大明安西远征军,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如泰山压顶般兵临城下。
城头之上,飘扬的不再是大明的旗帜,而是叶尔羌汗国的新月旗。
守将巴巴汗,是叶尔羌大汗的亲信,麾下有八千守军,其中不乏骁勇的蒙古-突厥骑兵和擅长守城的波斯裔火枪手。
他们依托着哈密城(元代扩建,颇为坚固)的城墙和引天山雪水而成的护城河,企图负隅顽抗。
巴巴汗自信地认为,明军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只要坚守待援,必能挫其锐气。
然而,当巴巴汗站在城楼上,看清明军的阵势时,他的自信瞬间化为冰水,从头浇到脚。
明军的营寨连绵数十里,秩序井然,绝非他印象中那种混乱的军队。
更令他心悸的是,明军阵前那一排排被油布覆盖的庞然大物——那是洪承畴带来的重型攻城炮,包括二十门威力巨大的 “镇虏大将军炮”和数十门中型野战炮。
炮手们训练有素,正在紧张地进行测距和装填。燧发枪兵方阵肃立如山,骑兵在两翼游弋,整个军队像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
洪承畴没有立即下令攻城,而是先派使者携《谕哈密檄》入城,勒令巴巴汗献城投降,“可保身家性命”。巴巴汗自恃城坚,断然拒绝。
“冥顽不灵。”洪承畴得到回报,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即下令:“炮兵,准备!”
六月初十,辰时三刻,总攻开始。
“目标,东南角敌楼,基准射向,放!” 炮兵指挥官令旗挥下。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猛然炸响,拉开了哈密之战的序幕。
重炮喷射出炽热的火焰和浓烟,沉重的铁弹划破长空,带着死亡的呼啸,狠狠地砸向哈密城墙!
砖石飞溅,烟尘冲天!
第一轮齐射,城墙上的垛口就被削平一片。
巴巴汗的守军也曾见识过火器,但何曾见过如此猛烈、精准、持续的炮火?
他们装备的少量老旧火铳和鹰炮,在明军的重炮面前,如同孩童的玩具。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哈密那看似坚固的城墙,在现代化火炮的反复轰击下,变得千疮百孔。
东南角一段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在一声巨响中,坍塌出一个数丈宽的缺口!
“步兵,突击!” 洪承畴的命令简洁有力。
早已待命的燧发枪兵方阵,在军官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缺口推进。
城头守军企图用弓箭和火绳枪阻击,但明军燧发枪兵在百步之外就停下脚步,排成三列横队,开始了致命的轮番齐射!
“砰!砰!砰!” 硝烟弥漫,铅弹如雨。
守军被压制得抬不起头。与此同时,工兵迅速上前,冒着零星箭矢,用沙袋和预制构件快速填充护城河,架设简易桥梁。
“刀盾手、长枪手,冲锋!” 见到通道打开,前线指挥官拔出战刀,向前一指!
精锐的陷阵步兵发出震天怒吼,如同潮水般涌过缺口,杀入城内!
他们三人一组,刀盾在前,长枪居中,火铳手在后,配合默契,与惊慌失措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明军步、炮、工协同作战的体系化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真正导致守军迅速崩溃的,并非仅仅是正面的猛攻。
就在城破之际,四道鬼魅般的身影,早已利用炮击制造的混乱,潜入城内多时。
他们正是随军行动的暗卫四大统领:李伟军、李二雄、李卫华、周雄。
他们的目标明确——斩首!
李卫华(形意十八手)如狸猫般潜行,凭借高超的潜行和格杀技,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守卫将军府的亲兵。
周雄(军警擒拿手)负责侦察和清除暗哨,确保行动路线畅通。
李二雄(少林十八手)守在府外要道,以刚猛无俦的拳脚,瞬间击毙了数名闻讯赶来增援的敌军军官。
李伟军(黑龙十八手)则如一道黑色闪电,直扑正在府内指挥调兵的守将巴巴汗!
巴巴汗也是勇将,拔刀反抗,但在李伟军诡异狠辣的锁喉擒拿下,不过三招,便被扭断脖颈,当场毙命!
主帅突然被杀,指挥系统瞬间瘫痪。
城内守军本就遭受重炮轰击和步兵猛攻,士气濒临崩溃,此刻更是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
抵抗迅速瓦解,士兵们纷纷丢弃武器,跪地乞降。
从总攻开始到巴巴汗被杀,城防彻底崩溃,仅仅过去了不到三个时辰。
日落时分,大明日月浪涛旗,已高高飘扬在哈密城的残破城楼之上。
洪承畴入城后,迅速张贴安民告示,肃清残敌,整顿秩序。战报以八百里加急飞送北京。
七月初,崇祯皇帝的诏书抵达哈密:
“哈密大捷,王师威武,朕心甚慰!逆酋授首,西域门户洞开,此乃社稷之福!”
“着即在哈密故城,重建‘哈密卫’,屯驻重兵,以为西进根基!”
“升格设立‘安西大都护府’,暂由洪承畴兼领大都护,总辖西域一切军政事务!各级官吏,速从甘肃、陕西调派干吏充任!”
“望尔等抚辑流亡,恢复生产,谨守关隘,以待后命!”
诏书同时嘉奖有功将士,暗卫四统领之功,虽未明载于诏书,却由洪承畴密折专奏,崇祯帝自有重赏。
哈密之战,规模并非空前,但其意义极为深远。
它像一场军事地震,强烈震撼了整个西域。
此战向所有势力展示了明军全新的作战模式:强大的炮兵火力、严密的步炮协同、精锐的特种破袭。叶尔羌汗国赖以生存的骑兵优势和城防,在明军的体系化打击下,不堪一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天山南北。
吐鲁番、叶尔羌(莎车)、喀什噶尔的统治者们开始感到深深的恐惧。
那些原本臣服于叶尔羌的绿洲城邦(如库车、阿克苏),以及被压迫的东察合台旧部,则开始暗中活动,寻求与明军接触。
洪承畴站在哈密城的废墟上,远眺西方连绵的天山山脉。
他知道,拿下哈密,只是西征史诗的序章。
真正的挑战,还在那片更加广阔、更加复杂的土地上前方。
但大明安西远征军的首战,已经用一场干净利落的碾压式胜利,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汉家旌旗,将再次飘扬在天山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