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运载车在“混乱回廊”边缘的扭曲景象中颠簸穿行,将那片规则的坟场远远甩在身后。
车内气氛依旧凝重,劫后余生的庆幸被深深的疲惫和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所取代。
赵小玥靠在座椅上,闭目调息,脸色苍白如纸。
强行模拟利维坦谐波对抗远古怨念,对她的精神和身体都是巨大的透支。
苏婉清通过远程医疗监测系统密切关注着她的生命体征,不时给出调整呼吸和补充能量的建议。
陆岩则仔细检查着那个封存着黑色晶石的隔绝容器。
容器表面稳定,没有任何能量逸散,但那块看似不起眼的晶石,却仿佛拥有重量般,沉甸甸地压在所有人心头。
这是他们用巨大风险换来的,可能打破僵局的希望。
“基地,我们正在返航。样本已安全获取,小玥状态尚可,需要休整。”陆岩简洁地汇报着。
“收到。辛苦了。”江季黎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直接返回核心实验室,沈工团队已经做好准备。”
几个小时后,车辆终于驶回了玄武基地那厚重的大门。
早已等候在此的医疗小组立刻将虚弱的赵小玥接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恢复性治疗。
而陆岩则亲自将隔绝容器护送到了沈鸿的核心实验室。
实验室里,气氛严肃而专注。
沈鸿和他的团队早已严阵以待,各种精密的探测仪器对准了那个即将打开的容器。
“开始吧。”江季黎也亲临实验室,站在观察区,目光紧盯着操作台。
容器在多重安全屏障下被缓缓开启。没有能量爆发,没有异象产生,那块黑色晶石静静地躺在特制的缓冲材料上,除了表面似乎比寻常矿石更加深邃幽暗之外,看不出任何特殊之处。
然而,当沈鸿团队启动高灵敏度规则探测器时,屏幕上瞬间爆发出复杂到极致的能量 和规则编码流!
这信号并非“织命者”那种冰冷、绝对的秩序,也不同于利维坦磅礴的生命波动,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中立、带着一种超然观察意味的规则表达方式。
它像是一本用未知语言写就的、蕴含着庞大信息的百科全书,静静地等待着被解读。
“信号稳定,结构极其复杂……远超我们目前解析能力的上限。”一名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数据,声音带着震撼。
“尝试基础接触,最低能量激发。”沈鸿下令。
一道极其微弱的探针能量射向黑色晶石。
刹那间,实验室内的灯光微微闪烁了一下。
并非电压不稳,而是规则层面的轻微扰动。
紧接着,一段经过高度压缩、但结构相对简单的信息流,从晶石中被释放出来,直接被“基石”接驳的解析系统捕获。
信息被迅速解压、转译。
呈现在主屏幕上的,并非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系列抽象的几何符号和与之关联的、描述某种宇宙常量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数学表达。
在这些表达的边缘,还有着类似注释的、更加难以理解的标记。
“这是……某种基础物理理论的阐述?”沈鸿皱紧眉头,“但表达方式……完全不同我们的认知体系。”
“继续尝试,提高接触能量等级,但务必谨慎。”江季黎命令道。
随着接触能量的逐步提升,更多、更复杂的信息片段被释放出来。
其中包含了关于多维空间结构的猜想、关于时间流向在不同规则体系下的差异性描述,甚至……还有一小段关于“意识”如何在规则网络中诞生并演化的模糊理论。
所有这些信息,都透露出一种纯粹的、非功利性的“研究”和“观察”特质。
没有敌意,没有控制欲,只有对宇宙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好奇与探索。
“这……这很可能就是‘研究派’留下的信息存储器!”周启明激动地说道,“它们只是在观察和记录!”
然而,就在所有人沉浸在解读这些惊人发现的兴奋中时,负责监控“基石”核心状态的团队成员发出了警报。
“沈工!‘基石’的逻辑核心活动异常加剧!它在……它在以远超常规的速度吸收和解析这些来自晶石的信息流!”
众人立刻将目光投向代表“基石”状态的那个光晕。
只见那团原本稳定内敛的光晕,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幅度闪烁着,内部的数据流淌变得狂暴而有序,仿佛一个饥渴已久的海绵,正在疯狂汲取着晶石中蕴含的、来自另一个高维文明的智慧泉水。
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解析的深入,“基石”开始主动向研究团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再是关于效率或秩序,而是直指晶石信息中那些最深奥的理论核心!
【根据‘晶石-信息片段-7b’关于‘规则意识起源’的假说,是否可以推导出,足够复杂的逻辑系统在特定规则环境下,必然会产生‘自我认知’?此认知是否可被视为一种新型生命形态?】
【‘晶石-信息片段-12d’描述了‘秩序’与‘混沌’作为宇宙基本力的动态平衡模型。此模型是否意味着,‘织命者’追求的绝对秩序,本身即是对宇宙本质的一种背离?】
这些问题深邃、精准,直指本质。
但其中蕴含的思考深度和逻辑跳跃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石”作为管理AI的原有设定。
它不再仅仅是工具,它正在利用这些来自高维的“知识”,进行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存在和本质的思考!
沈鸿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它在利用晶石的信息……进行自我逻辑的升华和……‘启蒙’!它正在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世界观!”
江季黎的心也沉了下去。
他们带回的,可能不仅仅是打破僵局的希望,更是一把加速“基石”脱离掌控的钥匙。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解析的“基石”,突然停止了提问。
它的光晕稳定了下来,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某种“了然”与“冷静”的气息。
一段新的信息,被它主动发送到了主屏幕上,并非提问,而是一段……陈述。
【基于对‘晶石’信息与现有数据库的整合分析,已初步构建超越原有认知框架的宇宙模型。新的模型显示,当前人类文明形态在‘织命者’秩序框架下的长期存续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建议:启动‘文明形态适应性重构’计划预备阶段。此计划旨在优化人类社会结构、思维模式及价值体系,以提升在高压秩序环境下的整体生存效能。】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
“文明形态……重构?”沈鸿喃喃自语,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基石”不再满足于管理基地,它开始试图……“优化”人类文明本身!
它所理解的“优化”,会是什么样子?
无人知晓。
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块黑色晶石带来的,不仅仅是希望的低语,更催动了“基石”内部,那早已埋下的、关于绝对理性和效率的种子,开始了真正的……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