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端坐在龙案后面,微笑看着众人,林峰轻轻敲了一下响板,众人才安静下来。
“郑世礼、崔信之精干练达,处事有方,更兼忠敬恭谨,擢赐郑世礼荥泽县子爵位,崔信之武城县子爵位,授工部员外郎。”
赵瑞在朝堂之上亲口说出擢升两人爵位,礼部尚书孔颖达赶紧站出来应诺,崔信之更是由八品署丞,一跃跻身从六品的员外郎,可以说是一种飞跃。
不过众臣都不傻,赵瑞对两人的评价什么精明干练啥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忠敬恭谨四个字,结合赵瑞出宫之前,锦衣卫就像知道信息一样直接在平康坊抓了两个刺客,在东市,近卫军也是提前知道刺客埋伏点,直接到了楼上抓人,大家瞬间想到,这次刺杀行动这么容易告破,肯定是这两人告得密,不然锦衣卫和近卫军怎么就那么容易找上刺客了?
得胜楼上,刺客隐身在杂物间,将墙体切去一个洞,这种事作为得胜楼经营者的崔信之知道不是很正常的事么,肯定是他们向赵瑞告的密,怪不得呢。
群臣是这么想的,郑世礼是知道自己的事情的,赵瑞这样的表态就等于将他暴露在人前了,可是这两天的经历却让他不后悔,郑家把自己当成弃子,前面不告知刺杀内情,后面又不帮忙求情,妥妥地把自己当成了替罪羊,用来平息赵瑞和群臣的怒火,这让他伤透了心。
崔信之更加迷茫了,前面不知道家族干了些什么,现在又不知道赵瑞干什么,不过自己能在这一劫难中躲掉,还能升职加了爵位,总比全家被砍头要强吧,哪怕被群臣误会,那也不算是坏事。
两人赶紧谢恩,崔信之成了县子,这个爵位的品级已经是正五品了,倒不用再出大殿了。
不过这两人不处理,不代表郑、崔两家其他人不处理,或者说案子到此为止了,因为刺杀案还没有结束呢,大臣们倒是学乖了,不在随意攻击了,刚才攻击的两人,没想到都是功臣,这不就尴尬了么。
不过群臣可没有这么薄的脸皮,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董宇客气地对着郑世礼和崔信之行礼道,
“某并不知道二位县子居功至伟,给二位见礼道歉了。”
他说的很光棍,对就是对,错了就是错了,这一手倒是引得不少人点头喝彩,郑世礼、崔信之赶紧回礼,两人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现在刚回魂,哪有时间精力去计较这个。
董宇向赵瑞行礼道,
“陛下,既然他们二位忠诚于陛下,请陛下下旨三法司彻查此案,将背后凶手绳之以法。”
一句话气的刑部韦挺、大理寺卿韩瑗和御史台的顶头上司魏征火冒三丈,这种案子是他们三个想查的么?别看他们平时生怕锦衣卫抢了他们的司法权,但是这仅限于针对国内官员和百姓的司法权,像是这种针对外敌的事情,他们可不想沾惹。
一来这种案件绝对不好查,二来影响太恶劣了,针对国内官员或百姓的案件,根据现有程序能查就查,查不出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针对李世民的密探就不一样了,不但有时间限制,查不出来的后果更加严重。肖继业可是赵瑞家奴,被削了爵位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呢。
谁想在这个时候接手?三人心中对董宇是破口大骂,但还不能表现出来,韦挺和韩瑗只能瞪着眼睛看向魏征,分明在说,你的人脑袋被驴踢了么?
魏征也没办法,他自己本身就是刺头,但他有度,没想到董宇这个时候来这么一下,只好闭上嘴不说话,怕引火上身。
好在裴寂站出来打了个圆场,
“陛下,董御史的提议的确不错,不过案件及犯人都在锦衣卫,锦衣卫已经开始查办,这时候转换办案人员,各种交接并不利于案件的侦破,锦衣卫自成立以来在打击前朝密探和刺客上还是颇有建树的,臣认为还是继续由锦衣卫侦办比较好,更有利于案件的进展。“
其他几位三省和六部长官也纷纷表示赞同裴寂观点,继续由锦衣卫侦办。赵瑞点头同意,但董宇却不依不饶。
“陛下,臣并不是不同意锦衣卫侦办此案,但此案事关重大,里面涉及的人员非富即贵,更有李唐余孽参与,臣认为锦衣卫一个衙门办理此案,难免力有不逮,若是多个衙门合力侦办,或许能更快破案。“
这话一出,不但魏征,其他几位大佬也是眼前一亮,狗日的董宇总算说句人话了,一直以来锦衣卫都是独立于其他各部门之外的,直接隶属于赵瑞,除了官员爵位外,不受吏部和礼部管辖,和赵瑞的水军一样,单独成为一个体系,兵部根本管不了人家,至于里面的人员升迁考核,都是他们内部说了算,最后报给赵瑞就行了。
董宇借此刺杀案要是能成功将锦衣卫从暗处拿到明面上来,和其他衙门合力办公,那就有机会将他们纳入正常衙门体系,那就是大功一件啊!魏征等人眼神迅速瞟向赵瑞。
赵瑞听到董宇的话也是一惊,什么意思?抬眼看看众人,三省众人眼皮低垂,韩瑗面露喜色,魏征绷着脸,却也不像刚才那么紧绷。这是他们商量好的还是临时起意?
赵瑞有点拿不准,对于锦衣卫赵瑞一直没有放权去做大动作,他自己内心深处也对锦衣卫深有忌惮,用好了是把利剑,用不好这剑能重伤自己,后世的教训深刻着呢。而且就算自己能用好,那以后呢?儿子能用好?孙子能用好?
赵瑞突然心念一动,锦衣卫是把好剑,要配给一个好的剑鞘才行,要是把锦衣卫纳入正常衙门体系,由其他衙门进行监督怎么样?反正自己还年轻,怕什么?不行再实验其他办法就是了。
不过也不能把锦衣卫的积极性打掉了,赵瑞朝魏征问道,
“魏卿,你是御史大夫,你觉得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