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江陵小梁王萧铣的西王府内,檀香袅袅,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萧铣身着绣金龙纹锦袍,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威严,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左侧,陆风道长手持羽扇,一袭青衫飘飘,神色淡然;右侧,几位谋士与文臣分列而坐,皆是江陵政权的核心人物,其中以主簿虞世南最为显眼——此人饱读诗书,深谙治国理政之道,是萧铣倚重的文臣之首。
厅中央的沙盘上,标注着江南各州府的疆域,几面小旗错落摆放,正是近期萧铣计划吞并的周边小势力。萧铣指尖点在沙盘上的庐江郡,沉声道:“庐江郡地处江淮要冲,粮草丰足,且守军仅有三千,是块易取之地。虞主簿,你觉得此番出兵,当以何人为主将?”
虞世南低头沉思了一下,便起身拱手道:“大王英明,庐江郡虽小,却关乎我军日后北上的粮道安全。依臣之见,可令偏将周虎率军五千前往,此人沉稳谨慎,且熟悉庐江地形,定能一举拿下。”
陆风道长羽扇轻摇,附和道:“虞主簿所言极是。周虎虽非顶尖猛将,却善于用兵,对付庐江郡的小股势力绰绰有余。拿下庐江后,我军便可与海陵形成掎角之势,为日后扩张奠定基础。”
其余谋士纷纷点头称是,议事厅内正就出兵细节展开热议,忽闻厅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神色匆匆地闯了进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启禀大王!黄霸天将军麾下传信兵求见,说有重要军情禀报!”
“哦?”萧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与陆风、虞世南等人对视一眼。按原定计划,黄霸天攻打海陵才不过几日,即便进展顺利,也不至于如此快便有消息传来。萧铣沉声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披重甲、浑身风尘的传信兵快步走入厅内,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参见大王!”
“免礼!”萧铣抬手,语气急切,“黄将军那边战况如何?海陵是否拿下?”
传信兵脸上露出激动之色,高声回道:“启禀大王!托大王洪福,黄将军、文士弘将军、洪天灵将军三人合力,已于三日前攻克海陵城!凤鸣王李子通负隅顽抗,被黄将军一棒砸毙,就地伏法!城中守军尽数投降,海陵已完全落入我军掌控!”
“什么?!”厅内众人皆是一惊,随即脸上露出狂喜之色。萧铣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暴涨,一掌拍在桌案上,震得茶杯微微晃动:“好!好一个黄霸天!果然没让本王失望!从出发到破城,短短七日,就能斩杀李子通,拿下海陵,此等战绩,堪称神速!”
陆风道长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羽扇轻摇的速度都快了几分。黄霸天是他得意的弟子,他也没有想到,黄霸天竟能如此神速的拿下海陵。他抚须笑道:“大王,黄霸天勇冠三军,且深得贫道传授的武学真谛,拿下海陵实属必然。如今海陵已破,江淮东部便尽在我军掌握之中,此乃天大的喜事啊!”
虞世南也起身拱手道:“恭喜大王!拿下海陵,我军势力大增,不仅扩充了地盘,更掌控了海陵的漕运要道,日后粮草运输、兵力调度都将便利许多。当速速派人前往犒赏三军,并接管防务,稳定民心。”
萧铣点头称是,神色愈发振奋:“虞主簿所言极是!传我将令!”
“末将在!”厅外两名亲卫应声而入。
“第一,即刻调拨黄金千两、美酒百坛、绸缎千匹,由虞主簿亲自带队,前往海陵犒赏三军,务必让将士们感受到本王的恩宠!”萧铣语气坚定。
“第二,虞主簿抵达后,即刻接管海陵城的民政与防务,安抚城中百姓,收编投降的守军,挑选精锐补充我军兵力,老弱病残则发放口粮遣散。”
“第三,命黄霸天、文士弘两位将军整顿兵马,待防务交接完毕后,即刻率五万大军返回江陵述职;洪天灵将军留守海陵,率领三万兵力镇守,务必严守城池,防范瓦岗寨与李家军的动向。”
“第四,令周虎暂缓攻打庐江,先率军两千驰援海陵,协助洪天灵将军巩固城防,待海陵局势稳定后,再另行部署。”
虞世南躬身领命:“臣遵旨!定不辜负大王所托!”
传信兵也连忙叩首:“末将这就回去禀报黄将军,传达大王的命令!”
“去吧!”萧铣摆了摆手,传信兵起身快步离去。厅内众人脸上依旧洋溢着喜悦,纷纷向萧铣道贺,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热烈。萧铣看着沙盘上标注的海陵城,眼中满是野心:“如今海陵已破,下一步,便是整合江淮势力,待时机成熟,便挥师北上,与瓦岗寨、李家军一争高下!”
与此同时,瓦岗寨内一片忙碌景象。相州的四万大军已于昨日抵达,与兖州归来的兵马、瓦岗主力汇合,共计二十五万大军齐聚寨中,军容鼎盛,气势如虹。聚义厅内,程啸天、程咬金、徐茂公、秦琼、罗成、伍云召、伍天锡、裴元庆等核心将领齐聚一堂,正做着启程前的最后部署。
程咬金身着锁子黄金甲,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拍着桌案道:“二弟,如今兵马都已到齐,粮草、军械也已筹备妥当,家眷们也都收拾好了行囊。咱们是不是该派人给李世民那小子传个信,告知咱们何时能到太原?也好让他们提前准备接应。”
程啸天闻言,微微一笑:“大哥放心,此事我早有安排。三日前,我已派斥候快马加鞭赶往太原,告知二公子我们五日后便会启程,想必此刻,二公子那边早已收到消息,正在加紧筹备迎接事宜了。”
徐茂公羽扇轻摇,补充道:“程统领考虑周全。太原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李世民二公子用兵谨慎,定会提前清理城外道路,安排好营地与住所,确保大军抵达后能迅速安顿。我们只需按计划启程,沿途严守戒备,避免遭遇小股势力的骚扰便可。”
秦琼点头附和:“徐军师所言极是。如今窦建德已死,刘黑闼虽收拢残兵,却不敢轻易招惹我瓦岗大军;宇文成都溃败西逃,自顾不暇。沿途虽有零星反王势力,却不足为惧。末将已安排秦用率领燕云十八骑,再加上五千瓦岗铁骑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确保大军行进顺畅。”
秦用起身拱手道:“请统领放心,末将已令燕云十八骑和铁骑将士做好准备,明日一早便先行出发,探查沿途路况,清除潜在隐患。”
程咬金哈哈一笑:“有秦用兄弟和燕云十八骑开路,俺们便高枕无忧了!此番前往太原,与李家合兵一处,咱们二十五万大军再加上李家的兵马,共计四十五万,足以横扫天下反王!”
程啸天望着兴致高涨的众人说道:“各位,此次移师太原,关乎瓦岗寨的未来,也关乎天下一统的大业。沿途务必约束将士,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擅自离队,一切听从指挥。家眷们由雄阔海、罗士信两位将军护送,安置在大军中部,确保安全。”
“遵命!”众将领齐声应诺,声音震彻屋瓦。
议事结束后,众将领纷纷起身离去,各自忙碌起来。程啸天走出聚义厅,望着寨内忙碌的将士与穿梭的家眷,心中感慨万千。从瓦岗寨揭竿而起,到如今坐拥二十五万大军,即将与李家合兵,一步步朝着平定天下的目标迈进,这一路走来,历经无数厮杀与牺牲,如今终于看到了曙光。
李蓉蓉提着食盒,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夫君,忙碌了一上午,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她将食盒放在石桌上,取出里面的糕点与热茶,“方才我去看望了翠云嫂子和冰冰妹妹,她们都已收拾妥当,翠云嫂子身子不便,我已安排了两名丫鬟贴身照料,路上也会尽量放慢速度,确保她们安全。”
程啸天握住妻子的手,眼中满是暖意:“辛苦你了。此番路途遥远,委屈你和家眷们了。”
“能陪在夫君身边,与瓦岗的弟兄们一同为平定天下出力,我心中高兴还来不及,怎会觉得委屈。”李蓉蓉微微一笑,“对了,杨如意公主那边也已收拾妥当,萧皇后托我向你道谢,说多亏了你,她们母子三人才有了安稳的去处。”
程啸天点了点头:“举手之劳罢了。如今大隋已亡,她们孤儿寡母不易,能帮一把便帮一把。到了太原,我会让人给她们安排妥当的住处,确保她们的安全。”
与此同时,太原城内,李渊、李世民父子正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谋士议事。大厅内,一幅巨大的太原城防图悬挂在墙上,标注着即将安置瓦岗大军的营地位置。
“父王,程统领三日前派来的斥候告知——瓦岗大军两日后便启程,三日后可抵达城外。”李世民手持斥候带来的书信,沉声道,“儿臣已按计划,将城西的校武场扩建完毕,可容纳二十五万大军驻扎;城西的闲置宅院也已修缮妥当,足以安置程啸天、程咬金等将领及其家眷;粮草方面,已调拨十万石粮食、五万斤肉干,确保瓦岗大军抵达后能粮草充足。”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世民安排得甚是周全。瓦岗寨是我军重要的盟友,程啸天、程咬金等人皆是勇冠三军的猛将,此番合兵,对我军平定天下至关重要。待他们抵达后,务必以礼相待,不可有丝毫怠慢。”
房玄龄补充道:“大王所言极是。瓦岗军将士骁勇善战,且与我军并肩作战过多场,默契十足。合兵后,当尽快整合兵力,统一军令,方可形成合力。臣建议,待瓦岗大军安顿完毕,便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下一步征讨刘黑闼、杜伏威等反王的计划。”
杜如晦也道:“刘黑闼收拢窦建德残兵,在洺州招兵买马,实力日渐壮大,已成河北心腹之患;杜伏威在江淮一带经营多年,势力不容小觑。若不尽快出兵剿灭,日后必成大患。”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二位先生所言极是。待瓦岗大军抵达,我便与程统领、程大王商议,先集中兵力攻打刘黑闼,平定河北,再挥师南下,征讨杜伏威,逐步统一中原。”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元霸扛着擂鼓瓮金锤,兴冲冲地跑了进来,瓮声瓮气地喊道:“父王!二……二哥!程统领他们什……什么时候到?俺都等……等不及要跟他切……切磋武艺了!”
李渊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却带着笑意:“元霸,不得无礼!程统领乃是我军贵客,你岂能如此鲁莽?如今咱们当以军国大事为重。”
李元霸挠了挠头,嘿嘿一笑:“俺知道了!俺就是太……太高兴了!程统领的武艺那……那么厉害,还教了俺金……金刚诀,俺想让他看……看看,俺这段时间有……有没有进步。”
李世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程统领抵达后,定会指点你武艺。你且耐心等候,这段时间多练练金刚诀,莫要辜负了程统领的期望。”
李元霸重重点头:“俺知道了!俺这就去校……校武场练功!”说罢,扛着擂鼓瓮金锤,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厅内众人见状,皆是哈哈大笑。李渊望着李元霸的背影,感慨道:“元霸虽性情鲁莽,却天生神力,是我军不可或缺的猛将。有他与程统领、程咬金等人并肩作战,何愁天下不平?”
众人纷纷点头,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热烈,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而千里之外的江陵城内,虞世南已率领犒赏队伍启程前往海陵;太原城内,李渊、李世民父子正翘首以盼;一场席卷中原的统一之战,已然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