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青衣亭亭玉立,裙袂在微风中轻拂,她目光温和地注视着面前的小小人儿。
“你听明白了吗?羲和。”青衣的声音清冷柔和,如同山涧清泉。
小羲和仰着小脸,漂亮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师尊,从头到尾听得极其认真。
待青衣话音落下,他用力地点点头,奶声奶气地回答:“我听明白了,师尊。”
那认真的小模样,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青衣唇角泛起一丝欣慰的笑意:“那好,拿起你的小木刀,跟着师尊的动作来。”
“好哇!”小羲和脆生生地应道,小手立刻紧紧握住那柄对他而言分量不小的木刀刀柄。
青衣素手轻抬,掌心光华一闪,一柄寒光凛冽、灵气逼人的极品灵刀便出现在她手中,刀身流转的寒意与周遭温煦的空气形成微妙对比。
“碎星斩月,”青衣的声音带着一丝庄重,刀尖斜指地面,“此技大成圆满,有裂星斩月之威,乃是大范围歼敌的无上刀法。共有三式,师尊现在为你展示第一式。”
言罢,青衣身姿翩然一动。
她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又似惊鸿掠影,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挥劈、每一个步伐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韵律与力量,飘逸灵动却又带着斩断一切的凌厉锋芒。
刀光闪烁处,空气仿佛都被无声切开。
青衣只是先行示范,并未急于教导。
然而,小羲和天生过目不忘,那繁复精妙的招式已深深地刻印在他澄澈的脑海里。
师尊刚刚收势,小家伙就已按捺不住,依着记忆中的轨迹,迫不及待地模仿起来。
小手紧握木刀,他稚嫩地挥动着小小的手臂,脚步还有些不稳,动作显得格外生涩笨拙,如同蹒跚学步的雏鸟。
但他那粉雕玉琢的小脸上,神情却是无比的专注与认真,长长的睫毛随着每一次发力而轻轻颤动,饱满的额头上很快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全神贯注,努力复刻着师尊那惊才绝艳的风姿。
当小羲和终于靠自己磕磕绊绊、摇摇晃晃地将那第一式勉强完成一遍时,已是累得小脸通红,鼻尖挂满了晶莹的汗珠。
他微微喘着气,用手背胡乱抹了抹汗津津的额头,长长的睫毛垂了下来,带着一丝忐忑和失落,声音小小的,带着点不确定的喘息,问:“师尊…我是不是…是不是…很差劲呀?”
那委屈的小模样,像是害怕让师尊失望。
青衣见状,眸中怜爱更甚。
她俯下身,伸出纤长白皙的手指,带着一丝微凉,轻柔地点在小羲和的眉心。
一缕柔和温润的青色光晕,如同最上等的丝绸般流淌而出,瞬间没入他的额间。
小羲和只觉得一股清凉舒适的气息迅速流遍全身,方才因用力过度而产生的酸胀感如潮水般褪去,小小的身体顿时舒畅轻盈起来。
青衣收回手,温柔地注视着徒弟,声音如同春风拂过柳梢:“怎么会呢?羲和最聪明了,只看了一遍,就把师尊的动作记得一丝不差,一个招式都没落下。”
她伸出手指,轻轻刮了下小家伙的鼻尖,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补充道,“而且,羲和还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呢。我们羲和,真是棒极了。”
得到师尊的夸奖,小羲和眼中的忐忑瞬间被点亮,像落入了揉碎的星光。
他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露出一个甜甜的、带着点羞赧的笑容:“真哒?”
声音里满是雀跃。
“当然是真的。”
青衣肯定地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而细致,“不过呀,招式外形虽无差错,但精髓还需打磨。你看,这手臂的动作、腰部的力量、还有胯部腿部的配合,都需要协调发力,才能将力量贯通于刀锋。来,跟着师尊的影子,我们再细细教习一遍。”
话音未落,一个由纯粹青色光芒凝聚而成的半透明人形光晕再次出现在小羲和身侧,清晰流畅地挥出了第一招的起手式。
小羲和立刻模仿着光影的动作,小手握紧木刀,有板有眼地跟着挥出。
就在这时,青衣温暖的手掌轻轻覆上他小小的手臂,带着不容置疑的柔和力道,将他的肘部微微向上抬起了一些:“这里,再抬高一点点,力量才能顺畅。”
青色光影紧接着流畅地变化,挥出第二招。
小羲和全神贯注,同步挥出第二招。
青衣的指尖随即点在他的膝窝和腿侧,轻柔地将他的双腿间距拉开些许:“腿再分开一些,下盘要稳。”
光影变化,第三招挥出。
小羲和同步跟上。
青衣的手掌又轻轻按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带着一股温和的压力,让他重心微微下沉:“肩放松,下沉蓄力。”
光影为师,孩童为徒;一招一式,精准模仿;一调一校,细腻入微。
青衣的身影在小羲和周身轻盈移动,目光如炬,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发力瑕疵,用轻柔却有效的肢体引导和温言细语,耐心地雕琢着这块璞玉。
整整一个上午的光景,就在这专注的教与学中悄然流逝。
当青衣停下动作,光影消散时,小羲和已能完整无误、力道初显地将这“碎星斩月”的第一式演练出来了。
虽然仍显稚嫩,但招式骨架已立,神韵初具。
午后的时光,小羲和更是心无旁骛。
他小小的身影执着地重复着那第一式,目光紧紧追随着手中的小木刀。
起先,动作依旧带着明显的生涩和迟滞,挥刀间偶有踉跄;渐渐地,步伐稳了,手臂的挥舞流畅起来,衔接也自然了许多;待到夕阳的余晖染红天际时,那小小的身影挥动木刀的动作,竟已隐隐透出几分行云流水般的顺畅与自然。
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碎发,小脸红扑扑的,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专注与初窥门径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