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d国首批投产企业运转顺利,林天又提出新目标:“再扩招5万名本地员工,重点吸纳有部队服役经验的人员,工资在原有基础上翻倍。”这一决定不仅是为了扩大产业规模,更是想借助退伍军人的纪律性与责任感,为企业注入“稳”的底色,同时解决d国退伍军人的就业难题。
消息在d国传开后,报名现场异常火爆。在南部建材厂的招聘点,曾在d国军队服役5年的哈桑拿着退伍证排队,他激动地说:“退伍后一直没找到稳定工作,听说这里优先招军人,工资还高,要是能入职,家里的生活就有盼头了!”仅一周时间,就有超过3万名退伍军人报名,林天协调各企业优化招聘流程,优先考核军事素养与执行力,确保扩招质量。
与此同时,林天意识到,企业要长久发展,不仅需要员工有技能、有纪律,更需要形成“凝聚力”。他再次拨通沈首长的电话,提出新请求:“首长,目前d国企业员工已近10万,其中退伍军人占比超30%。我想请特种部队抽调部分人员,以‘思想教练’身份进驻企业,不仅教技能,更要帮员工树立‘团队协作’‘责任担当’的意识,让企业不仅是就业平台,更是育人阵地。”
沈首长对这一思路十分认可,但也提醒:“思想引导要尊重当地文化与价值观,不能生硬灌输。特种部队人员要提前做足功课,用案例、实践代替说教,让员工真正认同。”最终,首长批准从特种部队选拔20名有思政工作经验的骨干,组成“思想教练组”,赴d国开展工作。
“思想教练组”抵达后,没有立刻开展集中宣讲,而是先深入各企业车间,与员工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工作困惑与生活需求。在潘不江的农产品加工厂,教练张磊发现部分员工因岗位分工产生矛盾,他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组织了一场“生产线协作游戏”——让员工分组模拟产品加工全流程,体验不同岗位的重要性。游戏结束后,曾因分工争执的员工主动道歉:“以前只觉得自己的岗位累,现在才知道,少了谁都不行。”
针对退伍军人员工,教练组还开设了“纪律与协作”专项课。他们结合自身服役经历,讲解“团队配合”在实战与工作中的共通性,还组织退伍员工成立“车间纪律监督小组”,协助企业维护生产秩序、解决员工矛盾。哈桑加入小组后,不仅自己严格遵守规章,还主动帮新员工熟悉流程,很快成了车间里的“带头人”。
思想引导的效果逐渐显现——各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20%,员工矛盾发生率下降70%,不少员工还主动提出“优化生产流程”的建议。在叶家新能源配件厂,几名退伍员工结合军事训练中的“标准化操作”经验,提出改进零件检测流程的方案,让检测效率提高30%,还减少了废品率。
林天定期参加教练组的工作复盘会,看着员工们的转变,他感慨道:“思想统一了,队伍才能拧成一股绳。咱们不仅要帮d国建企业、促就业,更要帮他们培养‘能干事、肯担当’的本土人才,这才是产业合作的长远之基。”
消息传到国内,各家族老爷子纷纷点赞。潘老爷子在家族会议上说:“林天这步棋走得远——招退伍军人稳就业,派教练抓思想,既解决了眼前问题,又为长远发展铺路,比单纯投资建厂有意义得多。”
此时,d国企业员工总数已突破15万,覆盖能源、建材、农业、物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稳定”的良性循环。A国曾试图通过“高薪挖人”干扰企业运营,但面对翻倍的工资、清晰的发展路径与强烈的团队归属感,没有一名员工选择离开。
林天将最新进展汇报给沈首长时,首长欣慰地说:“从扩岗到育人,从技能到思想,你把产业合作做深做实了。d国模式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样板,后续可以在更多国家推广。”
挂了电话,林天站在d国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楼顶,看着满载货物的卡车驶向全国各地,车间里的员工们干劲十足,心中满是笃定。这场跨越国界的“共赢棋局”,早已超越了“拿下d国”的最初目标,演变成一场“以民为本、以心聚心”的长远合作。而每一步落子,都在为两国的友谊、区域的稳定与世界的和平,打下坚实的基础。